每經記者 李嬌鳳 發自北京
昨日(6月7日),據網易報道,國美體育眾高管、中層“紛紛離職”。對于離職的原因,多位原高管、中層的說法是個人原因,但外界猜測與國美體育目前面臨的經營困境有關。
原國美體育品牌總監張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對于國美體育,我目前暫不方便接受任何采訪,對于媒體的報道,也不做評價。”不過,張黎表示,目前他已經離開國美體育。至于離開的原因,張黎依然說是個人原因,原總經理李巖也被證實已離職。
雖然張黎不愿對目前國美體育的情況作出評價,但據報道,國美體育萬泉河店一天的銷售額不到2萬元,而光月租都要2萬元左右,因此一直承受著虧損的局面,“如果一天銷售不到2萬元,一年就要虧損幾百萬元、上千萬元了。”一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說。這或許是國美體育多位中高層離職的真正原因。
另外,國美體育董事長黃秀虹曾在年初宣布,國美體育計劃2011年底前在北京新開27家店,全年銷售目標為10億元,5年內計劃在全國建百家門店,把國美體育逐步打造成與國美電器同具影響力的大型專業連鎖企業。然而據公開資料,在去年5月和10月于北京開了兩家門店后,國美體育至今并未有新門店開業。
對此,體育營銷專家馬崗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事實上國美2005年就準備進入體育用品行業,但由于一些原因沒有做成,到了2009年底開始籌備,2010年才成功開店,“導致進入的時間有點晚了,我認為體育用品行業最好的5年是2005年到2010年,如果國美2005年就開始做的話,就趕上了黃金發展期”。
“此外,國美體育對體育用品的理解、應用和管理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在第一個門店的盈利模式還沒有總結歸納出來的時候,就開了第二個店,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可能壓力會比較大。”馬崗分析說,并且在最開始的時候,國美體育可能打算依托國美電器現有的門店優勢,開設店中店,但目前并未看到相關的店面。
此前,李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國美體育主要依賴經銷和代銷兩種方式與體育品牌商合作,通過買賣價差來盈利,且預計店鋪收支平衡時間不會超過兩年。然而,馬崗指出,國美體育在商品資源方面并沒有優勢,以現在的銷售規模來說,它處于弱勢的地位。
馬崗還表示,想要得到好的業績需要一定的過程,不可能馬上就實現盈利。“這次國美體育中高層的離職跟近期李寧三位高管離職很相似,這也不一定是件壞事,把老的模式徹底去掉,新的模式才能進來。”
不過,馬崗認為,目前國美體育要解決盈利的問題,困難還是比較大的。目前體育用品行業競爭比較激烈,未來5年將進入搏殺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