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監督國企內控?
屈麗麗
編者按:近幾年,戴姆勒公司的一些載重車和特種車大量銷往中國,投入到中國西部塔克拉瑪干地區的石油勘探開采工作上。這也直接解釋了為什么兩家石油公司與汽車公司會產生如此大的訂單。這些訂單中,是否會有以及有多少訂單與賄賂相關?中石油、中石化案也再次暴露國企內控的嚴峻性,此話題討論多年,仍是擺在企業面前難以回避且無法解決的重大問題。
距離美國控制組件公司(CCI)帶來中國國企的國際賄賂夢魘僅一年,隨著戴姆勒席卷22國賄賂案在美國爆出,中國的大型國有企業再次身陷其中,而一度給中國帶來信心與榮耀的中石油、中石化也再次進入了受賄者名單。
4月1日,美國司法部根據美國《反海外腐敗法》(FCPA)指控戴姆勒“為獲得海外合同而舞弊及篡改賬本”案,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地區法庭正式開庭。
根據法庭公開的文件,兩家戴姆勒子公司被控有罪,并被判處1.85億美元的罰金。同時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地區法院法官理查德·利昂最終決定延遲對其母公司戴姆勒AG的起訴,轉由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獨立(檢察)官員路易斯·弗里監督公司今后三年的合規工作。
“但該案的后續影響將遠沒有結束,尤其是有關中國企業在跨境交易中面臨的合規問題正在集中暴露,這頗值得警惕!眮碜悦绹痉ú康囊晃还賳T評價指出。
而根據美國司法部披露的信息顯示,近年來美國司法部加強人力及技術配備,將國際反腐的目標直指中國、俄羅斯、印度、土耳其等潛規則盛行的國家。
根據FCPA的規定,中國國企的員工也被定義為“政府官員”,隨著朗訊案、西門子案、CCI案、戴姆勒案一再觸及中國國企,占中國經濟重要成分的國有企業已經暴露在FCPA的反腐范疇之內。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大量國企的采購并沒有被作為‘政府采購’的規范對象受到《政府采購法》、《招標投標法》的制約,國企采購的隨意性及其制度空白在上述國際環境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闭少弻<夜冗|海告訴記者。
美司法部指控的戴姆勒在華行賄路徑
根據美國司法部門的文件顯示,針對戴姆勒的一系列商業賄賂行為,賄賂主體直指四家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俄羅斯公司,戴姆勒出口和貿易融資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中國有限公司。
其中,戴姆勒-克萊斯勒中國有限公司(DCCL),是一家設在北京,由戴姆勒全資控制的附屬公司,它也是管理戴姆勒在華商業關系的成本中心,幫助戴姆勒選擇和管理在華的合資公司,并幫助管理戴姆勒在華的外派雇員。
根據上述信息,“盡管DCCL本身并沒有直接賣給中國任何車輛,但是DCCL的雇員幫助戴姆勒在德國的各個分支機構向中國的政府客戶銷售車輛!
而被指控的受賄行為集中在三家中國國有企業身上,即中石化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中石油的兩家子公司“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和“長慶石油勘探公司”。
根據美國司法部提供的信息,在2000年到2005年間,DCCL的雇員或者(和)戴姆勒的雇員通過DCCL以“傭金”的形式共進行了至少417萬歐元的不正當支付,這些“不正當的支付”包括為政府官員及其親屬提供的旅游及利益性饋贈,并與其對華政府客戶的1.12億歐元銷售訂單直接相關。
“這些銷售,是在DCCL雇員的幫助下,通過各種各樣的中介機構,由戴姆勒在德國的分支機構直接完成的。”
“與此同時,為了完成給中國政府官員的不正當支付,戴姆勒和DCCL很典型地夸大了賣給中國政府的車輛銷售價格,同時在戴姆勒的財務賬簿的借方賬戶上超付結算,包括在借方賬戶上設置‘專門傭金賬戶’。”
“由于缺少針對在華商務車銷售的必要審查及財務控制,DCCL的銷售及市場部在沒有任何檢查的情況下,輕輕松松從公司賬戶中轉移了至少23萬歐元,直接支付到了受賄人妻子的離岸銀行賬戶內!
“總之,戴姆勒與DCCL共向中國政府官員非正常支付了將近260萬歐元,以幫助獲得價值接近7156萬歐元的銷售額!
“在2001年到2004年間,DCCL和戴姆勒在中國政府官員的指導下,提供了總計不少于18.8萬歐元的費用到一個屬于第三方的美國銀行賬戶上,并由此獲得了553萬歐元的中國訂單!
“在1998年到2005年間,DCCL和戴姆勒還提供了至少26.8萬歐元旅游費用,主要為那些國有企業的雇員,其目的就是獲得這些國企的訂單!
“一些代理機構一方面作為DCCL和戴姆勒與中國客戶的服務中介,另一方面,在合同談判過程中,很典型地會代表中國客戶要求代表團旅游提前進行!
“隨后,DCCL和戴姆勒會評價旅行成本并相應地增加車輛的購置價格。一些合同還將這些旅行以‘工廠考察’的名義寫了進去,盡管這些旅行主要去的都是旅游目的地!
根據進一步的信息顯示,在這場賄賂陰謀中,被證實的提供不正當支付的代表機構主要有以下幾家:一家機電公司(M.F. Mechanical & Electrical)、一家名為Shores International的得克薩斯公司、一家名為Lily Energy Services的得克薩斯公司; 一家名為King Jack的加利福尼亞公司, 和一家中國的A代表公司。
兩大國企的受賄尷尬
在美國司法部的指控信息中,以下內容直指中石油和中石化:
“15.59萬歐元用于向中石油下屬的BGP及中石化的管理層提供娛樂費用。支付總計接近5.64萬歐元進入一個復合式銀行的賬戶,而該賬戶屬于與BGP有關的政府官員的親屬。”
“向BGP有關的政府官員的親屬提供接近1.48萬歐元,以獲得BGP商務車的訂單。”
“以市場調查費用的名義,向BGP的一位政府官員之子在Stuttgart銀行的賬戶轉入3萬歐元。”
“偽裝成咨詢費用,向在中石化工作的一位政府官員的妻子提供5.7萬歐元!
……
截止到記者發稿日,中石油與中石化均已對此案做出公開回應,3月29日,中石化國際事業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檀大水表示,戴姆勒公司行賄事件中涉及到的中石化員工僅杜某一人。而杜某因受賄一案,早已于2006年9月被判刑。
在同一天中石油召開的“2009年度業績路演會”上,中石油財務總監周明春也向媒體表示,目前公司已成立由紀檢部門帶頭的調查小組,已著手在公司內部展開調查。
然而,這樣的回應并未減輕賄賂案給兩大國企帶來的尷尬,而隨著案件的深入展開,兩大國企如何應對來自于國際上的名譽損失,甚至是切實的利益損害,正在成為一件不容回避的挑戰。
在國際上研究FCPA的前沿專家,巴特勒大學商法助理教授Mike Koehler看來,“中石油是中國最大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油田服務提供商之一,更是一家享譽全球的工程建設承包商,它的足跡遍布70多個國家,并在紐約及多家證券交易所上市。”
“而中石化是一家勘探并開采石油和天然氣,并提煉銷售石化產品的大型公司,它也在國內外證券市場包括上海、香港、紐約及倫敦上市。”
不只如此,在2009年出爐的世界500強中,中石化排名第16位,中石油排名25位,而在中國500強中,中石化、中石油更是位列冠亞軍。
可以想見,有著如此廣泛的國際觸角的中國大型國企,在不斷掀起的國際反腐旋渦中如何自處已經成為一項不容忽視的課題。而中石油、中石化所公開表示建立的統一采購平臺能否起到最終的防御作用?
根據2006年3月28日中國重型車網披露的信息顯示:戴姆勒公司的Actros和Atego是兩款非常成功、用途極廣的載重車。目前,已有相當數量的這類車和1000多輛全地域烏尼莫克(UNIMOG)特種車相繼銷往中國,投入到中國西部塔克拉瑪干地區進行石油勘探開采工作以及其他基礎建設行業。
這一信息是與戴姆勒賄賂案中指控的“2001~2005年”極其接近的一個時間點,而這一信息也直接解釋了為什么石油公司與汽車公司會產生如此大的訂單背景。只是在這些訂單中,是否會有以及會有多少訂單與賄賂相關,似乎值得有關部門及早動手進行調查。
更重要的是,消防隊式的調查處理永遠不如事先的風險預警對企業更為有利,這也使得戴姆勒賄賂案將中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再次推上前臺。
國企內控規范亟待推行
事實上,早在2008年7月1日,包括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下稱“基本規范”)。當時規定,基本規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并鼓勵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業執行,并被稱為“中國式的薩班斯法案”。
然而,由于時機不成熟,規范的正式施行被一再延遲,直到今天仍未能出爐具體的實施日期。德勤企業風險管理服務合伙人謝安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據與相關政府部門的接觸,內控規范很可能會在近期推出,”然而內部控制的諸多實踐問題依然考驗著中國的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
根據德勤最新披露的《2010年全面風險管理建設熱點問題調查報告》顯示,“盡管超過6成的被調查企業將通過風險管理實現企業的價值增加作為其希望達到的主要目的,但是由于內控工作缺乏足夠的人才及經驗支持,尤其是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及管理責任的不明確,導致風控工作雖然討論多年,但仍是擺在企業面前難以回避的重大問題。”而中國的頭號大型國企中石油、中石化再次卷入國際賄賂門,即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
“與此同時,中國國企每次卷入國際賄賂門,往往都是先行由國外爆出,國內才被動調查,要改變這一局面,在國企內部設置專項的風險解決方案,比如涉及國際反腐的風險解決方式開始顯得必要。”
而一位央企老總概括的解決方案或許更為精辟,“從公司治理以及組織架構層面明確風險管理的組織職能和職責定位,業務發展到哪里,風險管理的崗位就應該建設到哪里!
戴姆勒被美國司法部指控的一個原因是其居然有不受任何監控的財務賬戶,那么,中石油、中石化不慎被卷入的背后,是否也有缺少風控的空白地帶?
資料
值得關注的巧合
2005年,就在美國戴姆勒-克萊斯勒的聯姻陷入虧損危機時,戴-克公司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東北亞地區的市場銷售卻在直線上揚,戴姆勒-克萊斯勒東北亞地區的轎車銷量與2004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5%:戴姆勒-克萊斯勒在東北亞地區銷售了58245輛轎車,2004年同期則銷售了50644輛轎車。到2006年,銷售增長更是達到37%。
也正是從2004年開始,由于涉及秘密賬戶的調查,戴姆勒開始進入美國證監會與司法部的視野,2006年即因賄賂丑聞面臨6.4億美元罰款。
2009年,戴姆勒-克萊斯勒姻緣已盡,克萊斯勒在美國被出售。而剛剛完成重組的戴姆勒股份公司就開始登上了美國FCPA法案的被告席。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