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港股 > 匯豐天量配股攪動香江 > 正文
從“壯士斷腕”到主動出擊,其策略已在悄悄改變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李鶴鳴
在新近出爐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誠以162億美元排名第16位,同時蟬聯華人首富寶座。過去的一年中,盡管受金融危機影響財富縮水超過百億美元,但與其他一些富翁的悲慘境況相比,及時止損的李嘉誠至少保住了自己的老本。進入3月份,李嘉誠及其名下公司又開始頻繁調動:在上海樓市有進有退,全額供股匯豐控股,發3000萬元藥品消費券……一系列動作讓市場矚目。
有業內人士認為,多年的商場搏殺中,“李超人”的每次判斷都異常準確,已經成為眾多投資者心目中的榜樣。當前正值全球經濟最困難階段,盡管李嘉誠沒有發表任何公開言論,但行動說明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實體經濟中,李嘉誠已經逐漸看好后市。
2008下半年:持盈保泰
壯士斷腕及時止損
2008年,隨著金融危機日趨惡化,亞洲各國的經濟放緩已成現實,而歐美多國先后步入衰退期。10月下旬,全球股市出現暴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同步下挫,眾多聲明赫赫的大公司紛紛倒下。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嘉誠宣布暫停旗下一切投資計劃,其控股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隨即暫停全球業務的新投資。李嘉誠當時公開表示,到2009年6月之前,將執行“持盈保泰”策略,凍結所有未落實的投資開支,并檢討全部現有投資項目。
據媒體此前披露,目前和記黃埔已采取異常保守的理財手法,在拋售了大部分股票投資后,公司估計持有超過221億美元(約1724億港元)資金,其中有多達69%、接近1190億港元是以現金存放,其余主要投資在最穩妥的政府債券上,股票投資已下降到相當小比重。和黃管理層已強調,完全沒有投資企業債券、結構性投資工具和累計期權產品。 在“高現金、低負債”的財務政策下,到2008年底李嘉誠旗下企業資產負債率僅在12%左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著名經濟學家巴曙松對李嘉誠非常推崇,他認為李嘉誠其實早在去年上半年就敏銳地嗅到國際經濟的異常氣味,迅即改變投資策略,暫停了正在實施的重大項目,確保公司資金鏈不發生斷裂。
大舉拋售京滬房產
“持盈保泰”的策略很快得到了貫徹執行,而首當其沖的就是李嘉誠旗下的內地物業和房產。來自公開數據顯示,從2008年11月起至今,李嘉誠及其旗下公司不惜以超低價大舉拋售其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物業資產。其中去年11月,李嘉誠在北京投資的首個別墅項目“譽天下”以最低5.7折的低價甩賣;而他對上海物業的拋售更加堅決和徹底,去年以來,李嘉誠先后4次拋售位于上海的靜安寺世紀商貿廣場、四季雅苑、御翠豪庭及其商鋪等住宅和商業地產,合計套現約44億元。
針對李嘉誠的一系列拋售行為,有地產業內人士表示,以上這些物業有些是已經成熟的商業地產,有些是高端的別墅住宅,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下滑,李嘉誠的拋售更多可以看作一種高位套現行為。這一方面可以規避內地房地產泡沫破裂帶來的調整周期,另一方面可以回籠大量資金,保證公司資金鏈安全。
2009年3月:主動出擊
啟動內地最大商業地產
就在市場還在對李嘉誠拋空內地房產唏噓不已時,“李超人”的出手再次匪夷所思。近期市場突然傳聞,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逆市啟動內地最大的商業地產項目——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項目。盡管長江實業內部人士對該傳聞不置可否,但工地上豎起的吊機和施工板房,打樁機發出的隆隆響聲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業內人士表示,地產項目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把握得好的話,在市場低迷時啟動的建設項目建成后正好可以趕上下一輪牛市來臨。此外,這一時期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降,投入的成本相對也會便宜。作為商場上的常勝將軍,李嘉誠的投資一貫保守和謹慎,如果他的確下決心啟動真如城市副中心項目,那一定是他先于其他人看到了市場的未來。
全力支持匯控供股
本周,因匯豐控股大比例配股融資,國際對沖基金借機發難,引發匯控股價劇烈振蕩。本周一,匯控在盤中大跌超過10%的基礎上,在尾盤集合競價時段,突遭大量資金拋售,股價在1分鐘內再次暴跌超過10%,全天跌幅逾24%,收報33港元創下近15年來新低。
由于匯控多年來股價一直堅挺,成為眾多個人投資者買股的首選,在匯控股價的暴跌下,無數港人資產大幅縮水。為穩定匯控股價和恒生股市,香港各界均出面力挺匯控融資配股,其中作為香港首富同時也是18家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李嘉誠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而李嘉誠也沒有讓世人失望,公開表示一定會包銷3億美元匯控供股,并持有匯控作長線投資。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恒生市場的權重股和人氣指標股,匯控牽一發而動全身;對李嘉誠而言,以28港元的“低價”參與供股,一方面的確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可以給廣大中小投資者樹立榜樣,從而有利于穩定投資者對港股信心,其旗下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和黃電訊等重倉股也得以繼續保持堅挺。
旗下藥企首派3000萬元消費券
同樣在本周,一直喜歡在經濟低谷期打出“讓利”牌的李嘉誠再次出招,旗下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宣布,從3月13日起在全國范圍發送600萬張總計3000萬元藥品消費券,這種企業針對單一商品派發消費券的行為在國內尚屬首次。該公司有關人士表示,此類藥品消費券與杭州等地派發的消費券不同,消費者是在自掏腰包購買藥品時,由企業派發的消費券補貼部分款項。與10元消費券只能推動10元商品銷售相比,這種方式更加可以拉動居民消費。
記者了解到,這是白云山和黃從2004年開始執行舊藥免費換新藥以來,再次向消費者發出回饋信號。針對這一創舉,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濟低谷中任何企業都無法幸免,而通過讓利搶占市場、消化庫存、回籠資金,可以在經濟低谷中更長久地生存下去。
該人士還指出,李嘉誠一生已經歷了10個經濟周期低谷,而每一次他都會在低谷期讓利給消費者,這已成為李嘉誠的一貫做法。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