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0月20日,香港的中信泰富公司曝出新聞,為降低西澳洲鐵礦項目面對的貨幣風險,其財務董事在董事會主席榮智健不知情的情況下,越權簽訂外匯杠桿交易合同,實際已虧損8.07億港元。隨著澳元對美元持續下跌,仍在生效的杠桿式外匯合約按公平價定值的虧損為147億港元。
與此同時,花旗集團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按目前外匯價格計算,中信泰富的杠桿式外匯買賣合約虧損約為150億港元,但若澳元兌美元跌至2001年約0.5的低水平,虧損有可能高達260億港元。
曝出新聞的第二天,中信泰富的股價隨即狂跌,一天之內的市值已經從318.4億港元,跌至不足143億港元。如果和中信泰富的聲明虧損預估相比較,這家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了。
中信泰富是北京的中國中信集團公司透過中信(香港)集團持有的一家綜合性公司,旗下還有兩家同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優質子公司——大昌行和中信1616。旗下業務主要包括在中國的特鋼制造、物業發展及投資、發電、航空、香港海底隧道、信息業和汽車及消費品的批發和分銷等行業。這家公司2007年盈利達到108.43億港元。在今年上半年如此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下,盈利依然高達43.77億港元。
新聞曝光后,榮智健發表的聲明中交代了巨虧的背景——“中信泰富目前正在澳大利亞建一個鐵礦石項目,為了支付從澳大利亞和歐洲購買的設備和原材料,我們需要澳元和歐元。而為了鎖定美元開支的成本,我們集團簽訂了一些外匯合約。但是,這些外匯合約的簽訂,沒有經過合理的授權,而且這些合約中潛在的最大風險,沒有被正確地估計到。”
導致這次巨虧的金融衍生品是Accumulator(累計股票期權),一般由私人銀行出售給高端客戶。這種產品可以和外匯或者股票掛鉤,通常合約為期約一年,最低投資額為100萬美元(或800萬港元)。投資人在牛市時可以以折扣價買股票或者外匯賺錢,但在熊市時也必須按協議價格買入,因此風險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