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潘石屹直面上市質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15:49 《新財經》

潘石屹直面上市質疑

  文/本刊記者 王曉慧

  SOHO中國上市了,面對媒體,潘石屹回答了對SOHO中國上市前后的眾多質疑

  10月8日,“十·一”黃金周結束的第一天,SOHO中國(0410. HK)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首個交易日收盤報收9.55港元,比上市價8.3港元上漲了15.06%。

  質疑一:

  何以選擇低調上市

  潘石屹是個愛炒作的人,更是個會炒作的人,他所出售的樓盤會因為“潘石屹”三個字而省去高額的廣告費。盡管如此,SOHO中國上市之前,面對眾多評論甚至誤讀,潘石屹一直保持低調。這顯然不是老潘的風格。

  《新財經》:今年年初采訪您的時候,曾提到了上市的問題。您給了我四個字的回復:“無可奉告”,當時是出于什么考慮?

  潘石屹:這是香港聯交所的規定。企業上市之前有一個靜默期,靜默期間不能對媒體透露任何關于上市的信息。

  《新財經》:但很多企業都會借上市之機進行炒作,這似乎已經成為市場潛規則。

  潘石屹:這是不符合規定的。

  《新財經》:那么,2002年,SOHO中國的高調宣傳豈不是沒有符合規則?(SOHO中國早在2002年就打算在美國和香港同時上市,但潘石屹當時的高調反而使SOHO中國上市計劃最終流產)

  潘石屹:上一次還不是因為沒遵守靜默期規定的問題。關鍵是2002、2003年整個證券市場比較低迷。同時,發生了一些對證券市場有影響的事件:第一是美國的安然事件;第二是美國準備打伊拉克,我記得美國是在2003年3月開始攻打伊拉克。當時,我們準備在香港和美國同時上市,但安然事件及伊拉克戰爭影響了上市進程。第三,2003年的“非典”對北京經濟影響很大,選擇這個時候上市,時機不好。不過,我們還是嚴格遵守了靜默期的規則。

  《新財經》:從年初到9月底,這段靜默期的確很長。靜默期間會有很多聲音被誤讀,您是怎樣處理的?

  潘石屹:靜默期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

  我們是2007年1月8日開會開始籌備上市的,10月8日掛牌。也就是說,在9月29日之前不允許對外談及任何與上市有關的話題。很多媒體報道說SOHO中國上市要募集4億美元,也有說5億美元的,還有說6億美元的。其實,他們說的都不對,但我也不能站出來反駁,這樣就相當于承認有上市這回事了。

  實際上,直到9月9日才確定價格區間,資金額度也隨之確定下來。最后的價格于北京時間2007年9月29日凌晨在舊金山定下來。實際上,SOHO中國募集的資金超過128億港元。

  質疑二:

  SOHO中國不符合上市條件

  對于一個房地產企業來說,土地儲備是備受資本市場看重的一個要素。但是,SOHO中國僅僅擁有10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量,公司業績能達到上市標準,SOHO中國是如何做到的?

  《新財經》:SOHO中國的土地儲備一直不多,您是如何考慮的?

  潘石屹:擁有很多土地儲備固然好,可是把土地變成錢,需要很長的過程。這其中涉及管理、設計、銷售等各個環節。其實,我感覺到,一些地圈多了的地產公司最后都失敗了。20世紀90年代初,我曾在海南島圈過地,還不是虧得一塌糊涂。土地儲備多了,對公司的資金周轉速度和使用效率是非常不利的。現在還有一個法律規定,兩年不開發的土地要無償收回。所以,圈地圈多了,房地產公司的風險就很大。

  《新財經》:我覺得,也許您和那家開發商都走了一個極端,過多地圈地和過少地儲備土地都會產生不同的風險。SOHO中國在香港上市,土地儲備問題是否也困擾了您?

  潘石屹:沒錯,我們在香港路演的時候,感覺壓力很大。香港對土地儲備這個因素非常敏感,所以,他們對SOHO中國在土地儲備方面的問題問得比較多。

  香港的土地不多,價格很高。比如,在中環的土地價格貴一點,在天水圍、新界的土地便宜一點,但價格差距不會特別大。內地與香港不太一樣,北京城里與昌平區的土地價格差別非常大,所以,香港人更看重土地儲備。

  質疑三:

  財務公開例證地產暴利

  房地產開發商的成本一直是老百姓比較關注的焦點問題,更是多次引發開發商和經濟學家之間口水戰的根源。

  《新財經》:商品房的成本一直是開發商回避的話題,包括任志強在內,對此都是緘語默口。SOHO上市后財務就要對外公開,這方面您有什么想法?

  潘石屹:成本公開是必然的,我們的利潤率本來就高。全國房地產的平均利潤率在經濟普查后是7.7%。利潤率高是市場的一個信號,說明市場缺這樣的產品。

  《新財經》:上市以后,SOHO中國還會延續之前的商業模式嗎?對未來是不是有新的規劃?

  潘石屹:我覺得已有的商業模式不會變,SOHO中國的商業模式已經運作了幾年,應該是非常成功的。SOHO中國在過去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缺錢。記得當年北京市有兩塊地,一塊是汽車摩托車廠,另一塊是第一機床廠。最后因為缺錢,只拿了第一機床廠這塊地,所以,才有了今天的CCTV新址。如果在十年前有資金支持的話,SOHO中國會發展得更快。

  《新財經》:既然缺錢,加之現在A股市場這么火暴,有沒有考慮回歸A股?

  潘石屹:這牽扯到一個政策問題,目前,國內還不允許外國人購買中國的房子,而SOHO中國又是在香港上市,產品市場與股票市場是完全錯位的。如果能回歸A股市場的話,SOHO中國的產品市場和股票市場就能結合了。

  《新財經》:在SOHO中國的招股說明書中,您把部分股份轉讓給了您的夫人,這背后是否涉及商業運作?

  潘石屹:沒有什么商業目的,就是一個家庭的安排。SOHO中國是紅籌股,是離岸公司。張欣是香港人身份,所以,SOHO中國一開始就在境外和境內分別注冊了公司。并不是因為要上市了才將國內的公司挪到國外去。

  老潘眼里的公眾公司

  SOHO中國上市后,一向我行我素的潘石屹也要改變自己的風格,他對公眾公司有了自己的認識。

  《新財經》:SOHO中國上市,是不是也影響到您個人風格的改變?

  潘石屹:風格要改變得適合公眾公司,尤其是對媒體態度的變化。對我個人而言,原來媒體愛怎么說就怎么說,我根本不理。現在律師反復告訴我,媒體說得不對的,是對小股東利益的侵害,你就要反駁。必要時還要出一些澄清公告,事實是什么就是什么。

  《新財經》:SOHO中國成為公眾公司后,您的心態有了怎樣的變化?

  潘石屹:我心里面最大的變化是:原來賺錢多少是我自己的事,我需要負責任的就是5800多個客戶,現在需要負責的是50多萬股民。

  《新財經》:除了您個人的風格有所改變之外,SOHO中國上市前后是否也有所改變?

  潘石屹:公眾公司應該接受嚴格的監管,從稅務、法律等各個方面。尤其像高盛這樣的投資銀行,上市公司有沒有不合法的東西它都能查出來,而且所有的調查完全是背著企業完成的。作為全球保薦人,他要把一個公司推薦給全世界的投資者,是要負責任的。

  有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SOHO中國籌備上市期間,美國方面有人向高盛提出:在中國有本書叫《批判潘石屹》,你們調查過嗎?高盛當時非常緊張,并去買了一本書,發現作者是潘石屹,最后才放心。

【 進入股吧 】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