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瑩
2011年,香港IPO市場舉步維艱。
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1月底,港交所全年新上市公司為81家,較去年底的106家下跌23.6%。截至2011年12月15日,港股市場今年來通過IPO形式集資總額為2511.5億港元,較去年底跌44.04%。
其中,內地企業IPO集資額較去年底下降61%。截至12月15日,主板上市公司市值已較去年底大幅縮水19%,至17.02萬億。
“往后企業IPO單筆集資金額將難以創新高。”安永審計合伙人賴耘峰認為,近幾年,許多行業龍頭企業已陸續在港交所掛牌,未來赴港IPO的會逐漸向二三線企業發展。
IPO受阻因企業質素下降?
今年已有不少公司推遲在港發行計劃,即便成功上市,發行價也往往在定價下限。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至少有9家公司的發行被迫延至年后,其中包括中大礦業、三一重工、徐工機械、小南國集團、中國有色礦業、中海綠舟、太平洋制罐,還有上市進程一再推遲的光大銀行(微博)和海通證券(微博)。
富昌證券(微博)研究部總監連敬涵告訴本報,除了受歐債問題影響,來港上市企業的質素下降亦是IPO集資總額減少,進程舉步維艱的原因。他補充,比如光大銀行和海通證券,對于投資者而言,港股市場能找到比它們質素更好的企業,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些企業的IPO。
今年上市的公司中,不少發行價在定價下限。港交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H股IPO融資金額最高的5家公司分別是嘉能可國際(805.HK),Prada S.p.A(1913.HK),上海醫藥(2607.HK),周大福(微博)(1929.HK)及中信證券(6030.HK)。其中,周大福珠寶以招股價下限15港元定價,IPO定價位于招股區間15至21港元的底部;中信證券招股價為13.3港元,H股募資132億港元,比最多150億港元的原計劃縮水了近10%;Prada S.p.A 最終以收窄招股價范圍后的下限39.5港元定價,集資額167.19億港元,在香港公開發售股份也僅錄得半數認購。
截至12月21日,有 65家企業在港股主板市場掛牌(只計有集資的新股)。其中,35家于首日跌破招股價或領升幅,至今只有約10家公司股價高于發行價。
“目前,近兩年上市的企業的股價大部分低于招股價。”交銀國際龍騰核心增長基金經理馮時暖認為,港股已無法讓投資者相信,新上市企業的股價有上升潛力。
安永:2012年港股籌資額或續降
流年不利的港股IPO市場,讓不少業內人士對來年不再寄予厚望。
安永近日發布報告稱,預計2012年香港主板市場IPO籌資總額為2500億港元,上市公司主要來自零售及消費品業。截至2011年12月15日,港交所主板IPO市場集資總額為2511.48億美元。
安永華南地區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解釋,預期IPO籌資額減少,是因為明年上半年歐債問題未必完全解決,市場估值未回合理水平,故企業或押后上市計劃。
國家政策緊縮,對融資需求迫切的內地企業來說,融資渠道是否只受限于IPO?
“歐債危機的未明朗化令香港融資市場受阻。”連敬涵認為,發“點心債”(即離岸人民幣債券)和IPO是內地企業來港融資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政府對發債平臺的監管強度和信息透明度要求不及上市公司,除大型國企或已上市的企業外,歐債危機下,私營企業發債將難獲避險情緒高漲的投資者信任。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12月24日稱,今年84家在香港發點心債的機構中,除中國財政部、內地金融機構和一些香港本地的企業外,剩下28家均為跨國企業及海外金融機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