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繼中信證券(600030.SH)之后,又一家國內大型券商將赴港上市。4月26日,海通證券(600837.SH)復牌,并公告了其擬赴港融資百億的計劃。
“這是繼收購香港大福證券之后,海通證券邁出國際化的又一步。”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李聰指出。不過市場對其融資目的還是心存疑慮。
赴港融資目的不明?
“海通證券還是需要給投資者一個更為明確的解釋,赴港融資百億的用途到底是什么?”東方證券券商行業分析師王鳴飛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一方面海通證券賬上現金還是很充裕,另一方面,市場對海通證券的資金利用率也有擔心。
據海通證券在復牌公告中所言,此次赴港融資H 股股票所募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通過補充資本金,用于境內外業務投資,主要包括:對海通開元投資有限公司增資;對海通期貨有限公司增資;增加運營資本,用于進一步發展融資融券、證券承銷、創新業務等;在海外擇機設立或收購證券相關機構,發展證券相關業務。
本次發行的H 股股數不超過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13%(超額配售權行使前),并授予簿記管理人不超過上述發行H 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權。根據國泰君安分析師梁靜的計算,本次發行不超過10.7億股(加超額配售權為12.3億股),發行額約130億元~150億元。
此前不久,券商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也發布了赴港上市的公告,其H股發行規模將不超過11億股,按照當前A股價格計算,其融資規模約在150億元左右。
不過和海通證券較為模糊的募集資金投向相比,中信證券的資金用途則明確得多。根據中信證券的公告,資金將全部補充資本金,用于海外業務平臺的構建,其中包括建立或擇機收購海外研究、銷售及交易網絡;發展資本性中介業務,包括大宗經紀業務等。
從同一天公布的一季度報報告看,海通證券似乎并不缺錢,其賬面現金高達240億元。有趣的是,2007年年底,海通證券也曾經有過一次巨額融資,募集資金超過250億元,當時同樣并未明確資金運用。
“從其后幾年的財報看,這筆巨資始終趴在銀行里面,海通證券似乎圈了一筆錢之后就不知道怎么用了。”一位匿名的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資金運用渠道不暢,遲遲見不到收益,令市場對海通的投資能力和融資目的心存疑慮。
投資或緩慢見效
根據海通證券的說明,這筆融資已經部分用于權益類證券投資、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投資海通開元投資公司、增資海通香港公司、資產管理業務、信息技術建設、增資海通期貨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及承銷準備金等。
“對證券公司的發展,要從長遠來看,不能只看一時。”海通證券董秘金曉斌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回應,公司各項業務的開拓和發展,確實需要大筆資金。
海通證券一位內部人士也向記者承認,有些投入確實沒有那么快見效,如對海通期貨的增資,就是一個緩慢見效的過程。而此前對香港大福證券并購之后,整合也需要時間,不是很快就能見到效益。再比如直投業務,也需要時間才能兌現收益,“我們估計,明后年很多浮盈將能兌現,到時候就會很大程度增厚業績”。
2009年11月海通證券宣布,透過全資子公司海通香港收購大福證券約52.86%的股份,總作價約18.22億港元,作為首次內地企業收購香港上市券商案例,此舉當時被看做海通國際化計劃的第一步,長遠則希望將業務擴充至全球。
“我們赴港融資不光是為了打造品牌,國內確實也需要補充流動資本。”海通證券副總裁吉宇光告訴本報記者。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李聰指出,相比同業,海通證券存在估值折價的核心原因,在于資金運用渠道不暢導致ROE(凈資產收益率)偏低,公司未來ROE 提升主要取決于閑余資金的運用進度。
此前市場有傳言,海通證券將和麥格理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欲加快進軍國際市場步伐。“這次募集資金用途中也提到,會擇機在海外設立或收購證券相關機構,因此不排除消息的真實性。”一位券商分析師認為,國際化是海通的戰略性布局。
但是針對該傳聞,金曉斌對本報記者明確予以了否認,認為純屬謠傳,“復牌公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傭金下降威脅業績
市場對海通證券赴港上市計劃反應消極,或許和對其短期業績的擔憂有關。
根據華泰聯合證券的測算,H股發行之后,海通證券的每股盈利將較發行前攤薄約14.9%。
海通證券一季報顯示,2011年1季度海通證券營業收入26.7億元、凈利潤1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17%,其中自營投資收益快速增長,同比增加142%,環比增加100%。
但與此相對,經紀傭金同比和環比分別降低4%和27%。
而同日公布的年報顯示,海通證券2010年營業收入97.7億元、凈利潤36.9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7%和19%,經紀傭金同比減少22.5%,但承銷和自營同比增長141%和11%。
“傭金率大幅下滑是威脅券商盈利能力的主要風險,海通證券也不例外。”王鳴飛指出:“未來公司傭金率下降趨勢能否有效止住仍取決于監管政策及公司投顧能力的提升。”
此外,收購及整合大福證券導致海通證券2010 年全年費用居高不下,成為影響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年報顯示,2010年其業務及管理費同比增長21%,費率由上年的37%抬升到46%。
實際上,縱觀已經出齊的券商2010年年報可以發現,經紀業務下滑成為年報業績的主要殺手,15家券商中多達13家2010年的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均為負數,僅有中信證券及宏源證券取得正增長。
在傭金大戰的背景下,去年傭金費率整體水平下滑超過20%,如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27.68%、-20.64%、-26.15%。
截至2010 年年底,海通證券的融資融券余額達到21 億元,市場份額第一。在不考慮轉融通和標的券擴大的背景下,王鳴飛預計融資融券業務對公司2011 年收入的影響幅度將達到4.5%。同時依靠控股的直投公司海通開元及參股的中比基金,公司今年直投業務有望進入收獲期,可兌現浮贏達到8 億元左右。
“海通證券的亮點在創新業務,他的融資融券和直投發展很快,值得期待。”王鳴飛指出,這也是未來盈利因素中,抗衡傭金收入下滑的重要砝碼。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