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胡潔國泰君安“曲線救國”的上市之夢終于向前邁了實質性的一步。22日,其全資附屬公司國泰君安國際(01788.HK)在香港舉行投資者推介會,發行4.1億股,90%為國際配售,10%為香港公開發售,招股價在3.88港元至5.63港元之間,集資規模約為15.9億港元至23.1億港元。
當天于港島香格里拉酒店的推介會,云集了200余名投資者。根據初步招股文件,集資款項的40%將用于發展壯大孖展(保證金)融資業務,30%用作償還貸款,10%用于外匯財富管理等業務,10%用于擴大直接投資業務,余額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此次招股還引入兩家國際投行瑞銀和匯豐作為賬簿管理人。
由于技術原因,國泰君安國際將公開招股日期推遲至6月25日,并計劃于7月8日在主板掛牌;每手將以1000股買賣,入場費預計為5686.8港元。
事實上,早在4年前的2006年,成立于1995年的國泰君安(香港)便計劃在港上市,但由于稅收和股息問題及隨后的“高管門”事件,上市一度擱淺。據悉,今年3月8日成立的國泰君安國際是總部位于上海的母公司國泰君安海外業務的平臺,成立目的主要為上市。通過國泰君安(香港),國泰君安國際間接全資持有國泰君安(香港)證券六家子公司以及50%的國泰君安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權。
此前,根據香港聯交所公告,國泰君安(香港)于6月11日順利通過香港聯交所聆訓,成為在香港IPO的第一家中資券商;國泰君安(香港)隨后將正式更名為國泰君安(國際)。
資料顯示,國君香港注冊資本410萬美元,原為君安證券在西薩摩亞國注冊,在香港經營的全資子公司,君安和國泰證券合并之后,注冊地改為香港。旗下擁有國泰君安(香港)證券、國泰君安(香港)期貨、國泰君安財務等7家子公司。其在香港主要開展包括證券經紀、企業融資、資產管理、期貨經紀及證券投資顧問等業務。
近日,國泰君安國際行政總裁閻峰曾表示,公司逾半收入來自經紀業務,未來除了會維護目前的網上交易系統外,還將增加投資以做大融資融券。國泰君安(香港)近三年實現業績盈余,2009年稅后利潤在3億元左右。
他還透露,母公司經紀業務的活躍客戶達到350萬戶,當中部分是來自國泰君安國際。
不過若參照國泰君安的2009-2013年發展戰略目標,爭取在2009-2010年實現公司整體上市,顯然已經有所落后。母公司要實現A股上市,還需要解決復雜的“匯金系”股權問題。此前,證監會已經將匯金系券商達標“一參一控”的最后期限放寬至201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