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璐,丁玉萍
自5月初向兩地監管機構相繼遞交上市申請后,農行加快了A+H上市進程,目標指向7月掛牌。但近期不斷震蕩、整體下挫的境內、外股市行情,對農行上市時間窗口形成極大考量。
5月17日收盤,滬指重挫136點,創下本年度最大跌幅,港股亦泄下430點,市場狀況對融資行為極為不利。
箭在弦上,農行高層馬不停蹄。
5月上旬以來,農行高層多次率隊奔赴香港、新加坡等地,向H股機構投資者進行預路演,外界稱“效果不錯”。“幾乎所有機構投資者對農行都有興趣,現在只是價格問題。”香港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向主權基金招手
上周,農行副行長潘功勝悄然抵達香港,這被視為是農行IPO的預路演。香港方面有消息指出,農行高層近日約見了多家香港本地的大型基金及知名富豪,希望得到支持,其中包括長江實業(00001.HK)主席李嘉誠、新鴻基地產(00016.HK)郭氏兄弟,以及恒基兆業(00012.HK)主席李兆基等人。
上周四,農行管理層啟程前往東南亞開展推介活動。有消息人士透露,此行可能為其香港的IPO引入基礎投資者,而接觸對象則可能包括新加坡的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及淡馬錫。
5月17日,香港一位接近承銷商的投行人士也向本報表示, 農行承銷商一直與各種有潛力的投資者保持溝通,其中包括一些主權基金。農行與這些主權基金已見過面,并協商可能的交易價格與投資規模。
此外,有香港媒體報道,在中央的穿針引線下,中國投資公司(CIC)已初步同意認購農行股份,但目前仍未落實招股價、估值等細節,所以金額仍是未知數。不過5月17日,中投方面一位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暫時還沒有聽說中投要認購農行股份。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在上市時,都引入了境外戰略投資者,而且在去年初都遭遇過外資戰略投資者減持所帶來的市場風險及輿論紛爭。其中,工行引入了高盛、運通和安聯三家境外戰略投資者,中行引入了瑞銀、李嘉誠基金、蘇格蘭皇家銀行,建行引入了美國銀行。
農行并未偱此舊路。潘功勝此前表示,農行在本次IPO前除了全國社保基金之外,將不再引入其他戰略投資者。一位接近農行的知情人士透露,這意味著農行將選擇在IPO同時引入戰投,實現同股同價,以避免重蹈三大行的覆轍。
社保基金對農行的投資承諾額度為150億元。農行有關人士近日透露,這筆資金已于4月份到賬。
關于融資規模,農行方面表示,沒有具體數額,只有規模空間,且并沒有外界傳言的“2000億元人民幣”這么高。即便如此,農行超過工行創下內地銀行最大單IPO記錄,幾無懸念。
兩倍PB太貴?
一位香港投行人士分析,雖然近期市場承壓,7、8月仍是農行較為平穩的IPO時間窗口。出于穩定性考慮,農行最佳發行時機在第三季度。
他指出,近日港股震蕩主要是受歐元下跌、歐債危機及外圍股市的影響,與內地幾家大銀行上市與再融資關系不大,而且主要受影響的是資源類股份,這種局面不一定會持續到六七月份,“目前市場處于短期震蕩,中長期而言對農行投資者反而是較好的買入時機”。
與上市時間窗口相比,IPO定價對于農行而言,更是成敗關鍵。
憑著“最后一家上市的國有大行”的身份,市場普遍估計,農行期望的定價可能欲向工行、建行當年上市時的兩倍市凈率看齊,估值空間預計為1.8-2倍市凈率。
亦有機構持不同看法。
香港一位投行人士認為,農行的估值應以工、中、建三大行為參考,不會低于整體三大行的估值,“不過兩倍的PB(市凈率)價格有些高”。
另一位香港方面的基金經理也指出,除非農行定價便宜一些,否則以農行的資產質量來看,對于是否投資持保留態度。
內地一位券商分析師測算,截至2010年5月17日,工、中、建、交四家銀行市凈率(PB)分別為1.85、1.71、1.82、1.70倍;市盈率(PE)分別為8.97、10.07、8.79、8.21。除城商行以外的11家上市銀行PB、PE均值分別為1.81和9.82。
目前,境外預路演工作已告一段落,IPO箭在弦上,農行戰略重點開始轉向境內。
農行A股承銷商機構人士透露,農行最近將與幾家A股承銷商的分析師團隊頻繁會面溝通,以便其為農行研究報告做好充分準備。
按照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的說法,“主要看價格,2倍的PB價格偏高,網下申購會掂量掂量。”
此前農行有關人士也對本報表示,為減少對股市的沖擊,其發行方案亦借鑒建行、工行的做法,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俗稱綠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