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點,香港中環交易大廳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被媒體譽為“第四位上市鞋王”的匹克(01968.HK)董事長許景南表情有些凝重,雖然上市后持有超過匹克61%股權的許景南家族資產已逾50億港元,但此刻面對港交所電子屏的許景南心情并非只有喜悅。
匹克開盤價報3.7港元,較其招股價4.1港元低9.8%,昨日,匹克收盤報于3.4港元,跌幅17.07%。對此,許景南向CBN記者坦言,“對股票價格并不滿意。”隨即,許景南補充說,“也還好啦,我們上市不僅僅是為了融資,更重要的是看重國際化市場的資本平臺。希望借助平臺的力量提升公司品牌。”
許景南從1991年創建匹克,至今已接近20個年頭。從“福建省杰出鄉村企業家”到“第四位上市鞋王”,許景南的角色轉換正是一批泉州“晉江系”企業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這其中,包括此前已經上市的鞋類企業安踏、特步、361度,也包括一批尚未上市的鞋類企業,如勁霸、利郎、九牧等。
逐漸發展壯大的家族企業,是當地的一大特點。在港交所門口,現年54歲的許景南一把抱起自己的孫子,問大家“像不像?”他身后,站著他的大部分家族成員。其中包括長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許志華,次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許志達,妻子、非執行董事吳志高。
從家族企業到上市公司,幾輪資本運作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上海昊嘉投資公司是匹克的第一輪財務投資者,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投資公司2005年第一次給匹克提出了上市建議。然而投資的條件相當苛刻,直到公司2006年的財務報表出來后,2007年1月這筆投資才剛剛到位。
此后,是紅衫資本領投,深圳創新、優勢資本等參與的第二輪投資。根據公開資料,紅杉獲得7.8%股權。此后是江南春等個人投資者的跟投。但由于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匹克上市之路暫時擱置,江南春等投資者半路退出。
為了完成上市夢想,2009年4月,匹克繼續引入紅杉中國、建銀國際和聯想投資三家私募基金投資機構近6000萬美元的第三輪投資。紅杉資本中國區負責人沈南鵬、聯想投資創始人朱立南、建銀行政總裁胡章紅等人也同時擔任匹克公司非執行董事。
三輪投資之后,PE共占匹克公司24%的股權。
雖然發行價格不夠理想,但在現場采訪中,優勢資本合伙人吳克忠告訴CBN記者,優勢資本參與第二輪投資后,大約占2%的股份,如果現在退出,可獲利14倍。但目前并無退出打算。他說:“未來中國消費品品牌市場將有比較高的增長率,因此非常看好匹克未來的發展。”
紅杉資本、建銀國際、聯想在其IPO后持股9.03%、3.28%和4.13%;沈南鵬也告訴記者,和投資金額相比,目前溢價大約8~9倍。
許志華說,“雖然成功上市,但包括各風投在內,公司股東無一人利用IPO套現獲利。”
據匹克稱,2006~2009年匹克連續三年銷售額保持80%的增長。200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較2008年增加了近6個百分點,達到38.1%,而在2年內,匹克會把毛利率提升至行業的高位水平。希望公司幾年內發展繼續呈兩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