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香港上市的三大看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0日 18:48 證券時報 | |||||||||
西南證券 周興政 日前有海外媒體報道稱,中國銀行在香港上市計劃已經獲得國務院批準,并可能最早于本周內向香港交易所提出初步申請。據悉,中國銀行將通過IPO向市場發售占擴大后股本8%的新股,籌集資金600億港元。雖然中國銀行的上市計劃仍需獲中國證監會的最終批準,但筆者相信難度并不會很大。
對H股市場的沖擊值得關注 中國銀行IPO上市引發市場無窮猜測,對于H股市場以及整個香港中資股板塊而言,筆者之見,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首先,中國銀行可能仿效已經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0939),以全流通H股形式在港上市。中國銀行將成為繼建行之后第二家在港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的事實可能已無變數,不過,相比之下,更值得關注的卻是中國銀行極有可能仿效建行全流通的做法。 雖在建行之后,東風汽車(0489)、廈門港務(3378)等H股上市公司并無再度進行全流通,但在H股市場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逐步提上日程的情況下,市場本身不應更多地再行制造類似問題,因此,幾乎沒有任何理由不支持中國銀行以平等待遇采取建行的上市模式。更為重要的是,全流通的上市模式更有利于內地銀行企業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應該說,這種模式對市場各方而言,是一種多贏策略。 其次,銀行股將在未來H股市場中將占據主導地位。按照目前資料估計,中國銀行上市之后全流通H股市值將達7500億港元,這意味著中國銀行至少將超過建行市值規模,成為香港第三大市值股份。如果中國銀行上市之后受到追捧并獲不菲漲幅,中移動(0941)作為香港第二大重磅股的地位也將受到沖擊。 可以預見,未來銀行股在H股市場的優勢將更加明顯。中國銀行上市之后,三家銀行企業的H股總市值將達1.5萬億港元左右,即便H股指數未來引入單只股份的流通調整系數和15%的市值比重上限,屆時銀行類H股在H股指數中的比重也將大大超過石化類。因此,銀行類H股在H股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將得以完全確立。 第三,H股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將大大增加。事實上,銀行股在H股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并非是一個值得樂觀的好消息。諸多原材料、能源、公用以及制造加工行業的H股公司被外資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內地政府的有力支持,比如近期中石化(0386)、上海石化(0338)等H股公司獲得巨額財政補貼可以例證。相比之下,內地銀行企業上市之后獲得政府支持的力度可能相對較小。雖然過去10年中,內地政府為降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負擔提供巨大的財務支持。不過,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曾經于2004年9月份表示,“中國央行將不再為幫助國有商業銀行減輕壞賬負擔提供任何額外的金融援助”。 估值水平應略低于香港藍籌股 由此可見,和其它行業H股相比,銀行股風險因素更值得關注。而于香港銀行藍籌股相比,無論從盈利紀錄,或從業務穩健性看,內地銀行企業的情況都明顯遜色。因此,包括中國銀行在內,內地銀行企業于香港上市的估值水平應該略低于香港藍籌股。 近期,兩只銀行類H股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3328)的股價雙雙大幅上漲。不過,其漲勢的穩健性差別甚大。建設銀行市盈率僅在12倍左右,相對于香港銀行藍籌股逾15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而言,該股目前處于較為合理價位。如果香港股市沒有出現重大逆轉,中國銀行上市的市盈率也應該在11-12倍左右。 相比之下,交通銀行股價存在明顯偏高之嫌。以2004年盈利計算,其市盈率已經超過70倍。按照香港證券商的平均預期,交通銀行2005年全年純利為88.13億港元,每股盈利0.2094港元,派息0.0481港元。以現價計算,該股目前的市盈率和股息率分別為19.5倍和1.2,估值水平遠較香港藍籌股為高。 同業競爭、股本重組等有待解決 同時,中國銀行上市的估值還可以其在港上市的子公司中銀香港(2388)為參照。2002年7月,中銀香港在香港上市,為33只藍籌成分股之一。中國銀行目前持有中銀香港65.97%的股權。此前曾有傳言稱,中國銀行可能通過中銀香港整體上市。不過,目前來看,這種形式上市的可能性并不大。中國銀行若單獨以H股形式在港上市,同業競爭以及股本重組等方面的問題如何解決,將引起關注。 據悉,中銀香港2004年盈利總比增長逾50%,這種盈利增幅可能令即將上市的中國銀行難以比擬,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銀行估值水平相對偏低的重要原因。按照中國銀行披露2004年財報,年度凈利潤僅與2003年持平,營業收入結構也顯示出內地銀行業盈利模式的相對匱乏,這可能將對其發展前景起到重要制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