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7月18日公告定增方案并于20日復牌,擬以不低于17.62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4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億元,用于收購湘電集團軍工相關資產、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系列化研究及產業化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等項目。
投資要點
定增方案正式表明公司全面確立軍民融合戰略。公司新董事長柳秀導原為江麓集團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為湖南省優秀專家,中國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并先后多次獲得國防軍工建設和服務方面的獎章和獎項。柳董事長上任以來,在繼承公司現有軍工業務基礎上,依托兵器集團所積累的深厚軍工資源優勢,明確提出大力發展軍工業務,之前設立軍工產業管理辦公室即是鋪墊,此次定增公開表明公司軍民融合戰略的確立,以抓住我國海軍大發展機會和順應經濟轉型大趨勢。大股東軍工資產和資質注入,將減少關聯交易提高經營效率。公司大股東湘電集團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擔負軍品的研制,此次定增大股東將以軍工資產(作價2.06億元)+現金(預計5.65億元)的方式認購不低于發行股票總量的30.85%,定增完成意味著公司將獲得軍工業務資質(湘電集團擁有一類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二級保密資格單位證書),使軍工業務的工程研發、配套、采購、勞務全部在上市公司進行,大幅減少公司與大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與經營效率。近20億元投入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系列化研究及產業化項目前景廣闊,軍民融合項目典范。公司擬投資19.5億元用于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系列化研究及產業化項目,主要用于為我國軍用艦船提供以電力為主要動力的驅動系統(全電推進系統)。全電推進是艦船動力技術的一次重大變革,相較傳統機械動力系統具有節能、低噪音、占用空間少以及適應艦船自身高隱身性能和新型高效能武器裝備對電能需求大的優點,是全球海軍艦船下一步發展的主要趨勢。公司大股東湘電集團是我國艦船電力推進成套設備生產廠家,其前身湘潭電機廠自“一五”期間被列入國家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以來,一直承擔中國軍用艦船電機、電控及大容量斷路器成套設備的制造任務;經過近60年的創新發展,湘電集團在軍工產業方面已形成了完備的艦船發電、配電、變電及推進等軍用動力系統設備研制生產體系,為船舶全電推進產業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司全電推進項目建設期2年,計劃于2018年建成并投產,達產后預計可年產各類電機及控制元器件76臺(套),產值20.89億元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為12.6%。除開軍用需求外,船舶全電推進系統正在民用船舶市場得到推廣,預計未來民船市場規模將遠超軍用艦艇市場。
較早布局轉型,以電機為核心的“數一數二”業務特征體現。公司所有業務布局均以電機為核心,走相關多元化道路,在多領域處于行業龍頭地位。在傳統大電機領域,公司是四大電機中唯一的輔機制造企業,雖受火電投資下滑影響,但傳統電機中高效節能電機替代正高速增長,公司已穩居高效節能電機龍頭。在電傳動領域,公司重型礦車和城市軌道交通牽引系統一直是國內龍頭,此次定增正式宣告進軍船舶全電推進領域,電動汽車電機電控方面公司子公司湘電萊特是電動汽車用非晶電機國內唯一可批量化生產的企業。在清潔能源領域,公司風電走永磁直驅技術路線,產品的高發電效率和低維護成本已獲得業內認可,訂單大幅增長,據公司年報和官網,公司2013年和2014年風機出貨量分別約500臺和600臺,而到2015年6月底我們統計公司官網2015年年內運輸發貨量已在1100臺左右,在海上風電領域公司5MW風機是第一家獲得商業化訂單的公司,有望成為海上風電龍頭;核電領域公司子公司湘電長泵生產的CAP1400循泵、CAP1400廠用水泵已順利通過國家級鑒定,據悉南非計劃投資830億美元的核電站即將在本月啟動招標程序,很大可能采用我國三代核電CAP1400技術;光熱發電領域主要配合集團,湘電集團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通過收購美國斯特林生物質發電技術公司和碟式斯特林光熱發電技術公司,湘電集團完成了斯特林技術的整合和優化,已擁有38KW、25KW和15KW三種型號的碟式光熱發電系統的研發和批量化生產能力,其中38KW碟式斯特林光熱發電系統為全球單機規模最大,走在國際前列,并且更突出的是,湘電的光熱發電是7*24小時發電的設備,其可持續發電解決方案是利用天然氣、生物質等其它外部熱源進行補燃,實現24小時發電,通過整體試驗數據分析,湘電集團生產的斯特林發動機完全可以滿足光熱電站長達25~30年的商業化運行周期需要,在碟式斯特林發電系統的全部設備實現國產化后,規模化碟式斯特林光熱發電項目的均化度電成本有望降至0.68元/KWh以內,雖然現在光熱發電不在上市公司內,但如果光熱發電市場啟動,發電機的制造將由上市公司承擔,我國原計劃十二五末光熱發電裝機達到100萬千瓦,按每KW裝機1-3萬元計,市場規模在100-300億元,我們認為光熱發電正處于啟動的前夜。
總的來看,公司轉型局面已順利打開,國企改革穩步推進,短期看高效電機和風電業務貢獻,中期看軍工與核電業務貢獻,長期看光熱發電和電動汽車電機電控貢獻,風光核一體清潔能源龍頭和電傳動平臺雛形初現,繼續維持“推薦”評級。公司在風電、高效電機、核電用泵、船舶全電推進系統、非晶電機電控、電氣牽引系統等多領域保持國內領先地位,歸核化戰略下“數一數二”業務特征體現,是較早順應經濟轉型升級大趨勢的企業,風光核一體清潔能源龍頭和電傳動平臺雛形初現,國企改革正穩步推進,經營效率拐點已現。暫不考慮此次定增,根據公司風電最新交貨進度,我們調整公司收入預期為2015-2016年分別為97.99億元、125.4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82億元和6.29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51元、0.85元,考慮公司業務布局圍繞新能源和高端裝備制造,我們認為可給予公司2016年每股收益35倍PE估值為29.75元,繼續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定增還需省國資委[微博]、國防科工局和證監會[微博]審批通過;復牌短期跟隨大盤補跌風險。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