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7月15日 09:56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上海、深圳兩個B股市場自設立以來,長期處于低迷狀態。證券業內外要求向境內外幣持有者開放B股市場的呼聲越高。 首先,向境內外幣持有者開放B股市場是重新激活B股市場,恢復其融資功能的需要。證券市場的主要功能是籌集資金、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分散投資風險功能。而B股一級市場幾年來一直十分冷清,1999年上海、深圳兩個B股市場僅有一家新股(東貝B股)發行上市。只有面向境內外幣資金開放B股市場,增加市場資金渠道,改善B股市場供求關系,才能使B股市場重現生機。 其次,這是發揮境內居民外幣儲蓄資金作用,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內居民除在特殊情況下(如出國公出、勞務、留學等)持有少量外幣外,外幣儲蓄存款極少,因此基本上不存在境內居民持有外幣投資問題。但隨著對外開放與對外經濟的發展,特別是90年代后期,居民外幣存款成倍增長。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字,1992年-1999年,我國居民外匯儲蓄存款年均增長28.9%。1998年初的個人外匯儲蓄額為約292億美元,到2000年5月末我國外匯儲蓄存款余額達619億美元,兩年半的時間內增長約320億元,增長幅度達1倍以上。如何利用好這一龐大資金,為我國下世紀發展做出貢獻,理應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 目前,這部分外匯儲蓄折合5000多億元人民幣,尚沒有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直接投資的渠道和方式。一邊是境內投資者手中外幣儲蓄資金渴求投資渠道;一邊是政府、企業急需資金,正千方百計吸引外商投資;同時,B股市場也正急需新的大量新資金供應。向境內投資者逐步開放B股市場,適度引入境內外幣資金,不僅有利于B股市場的發展,還有利于國家經濟發展、企業融資和投資者開展投資活動。 再次,這是實現中國證券市場與國際證券市場接軌的現實要求。目前B股市場只允許境外投資者和港、澳、臺同胞認購和買賣;相反境內投資者同樣以合法形式持有外幣,卻沒資格認購和買賣B股股票。這本身不符合市場經濟中公平、開放原則。在我國證券市場逐步對外開放的同時,理應將B股市場逐步地有條件地向內開放,為將來人民幣實現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情況下,最終實現A、B股合并、取消B股市場,建立統一的對內、對外開放的證券市場做好準備。那么,在現有政策法律、法規環境下,對向境內外幣持有者開放B股市場是否可行呢?不會影響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匯率穩定 在紙幣制度下,匯率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貨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所決定的。但外匯市場上,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國際收支平衡情況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因素。 在我國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下,由于企業必須將收入的外匯結售給外匯指定銀行,而國家對外匯指定銀行結售匯周轉外匯余額實行比例幅度管理制度,因此國家外匯儲備多少主要取決于國際收支情況。這種外匯市場機制使國家在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情況下,對匯率具有決定性的調控能力:當我國出現持續的大幅度國際收支順差時,中央銀行從外匯市場大量購入外匯,其價格為中央銀行所控制。反之,國際收支出現大幅度逆差時,由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拋售外匯,保證外匯指定銀行結售用匯,再由外匯指定銀行滿足企業進口用匯。中央銀行通過外匯儲備增減來彌補外匯市場供需缺口,得以調整市場供求關系和影響匯率,因此,外匯市場形成的市場匯率事實上只能表明央行對匯率合理水平的意見和決定。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匯儲備一直較為充裕且儲備額迅速上升。從1994年匯制改革以來到1998年,外匯儲備平均每年增加240億美元,儲備總額已從1994年年初的212億美元增至1999年底的1546億美元。而只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國家就對匯率具備完全的調控能力,當然這種調控是以市場經濟為依據并在一定的合理價格范圍內進行的。 事實上,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到現在,人民幣匯率一直相對穩定。1994年全國銀行間外匯市場建立。1994年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兌人民幣市場匯價為8.70,此價格是頭一天全國18家外匯調劑市場產生的美元加權平均價。自此,人民幣匯率是由供求關系決定、在外匯市場產生并由中國人民銀行每日公布。從1994年到1999年底,美元匯價走勢呈緩坡型下降,人民幣基準匯率由8.70左右逐步下降至8.28。其間,95年5月15日美元加權平均價為8.2716,為94年銀行間外匯市場運行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最低價位。其后,美元匯價相對穩定,匯價基本在8.27至8.33的區間內波動。即使,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乃至全球金融動蕩的1997年和1998年,人民幣匯價仍巋然不動。1999年,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總體呈現供大于求格局,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今年前幾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迅速回升,國際收支形勢進一步趨好;而周邊國家經濟復蘇,使原有的人民幣貶值壓力變為升值壓力,為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以目前15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做保障,我國政府承諾2000年保持人民幣穩定是完全有把握的,預計今年人民幣匯價將維持平穩的區間運行格局。 通過分析影響我國外匯儲備及匯率的形成機制和主要影響因素可以明確,國內外幣存款由銀行儲蓄流入資本市場不會對外匯儲備及匯率產生直接或重大的影響。實際上,國內居民的外幣存款從銀行儲蓄中流出并投入境內資本證券市場后,除由于上市公司或發債企業發行股票或債券將一部分資金引入生產領域外,絕大部分資金經過交換仍將以投資者的名義通過證券商存入銀行系統中,這樣甚至對國內外匯市場的影響也十分有限,并且這種影響以證券一級市場發行量大小為限。與現行外匯管理體制并不沖突 我國的外匯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幣不完全自由兌換,即僅實現了經常項目下有控制的自由兌換,在資本項目尚不能自由兌換。 我國現行的外匯管理主要制度包括: 1、強制結售匯制度。絕大多數國內企業的經常項目外匯收入,應當按照國務院關于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的規定賣給外匯指定銀行或者經批準在外匯指定銀行開立外匯帳戶。境內機構的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外匯指定銀行開立外匯帳戶;賣給外匯指定銀行的,須經外匯管理機關批準。這樣就使原來分散在企業帳戶里的大量外匯都集中到外匯指定銀行手中。 2、嚴格控制資本項目下的外匯輸出。境內機構在資本項目下的向境外投資、貸款項目、引進外資項目,都需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嚴格審批,并由外匯管理機關審查其外匯資金來源。 3、實行外匯指定銀行制度。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須經外匯管理機構批準。 4、中央銀行對各外匯指定銀行的結售匯周轉外匯余額實行比例幅度管理。外匯指定銀行應按國家有關規定交存外匯存款準備金,遵守外匯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其結算周轉外匯,實行比例幅度管理。也就是說,當銀行持有的結售匯周轉外匯超過其高限比例時,必須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將超額的外匯售與其他外匯指定銀行或中央銀行,絕大多數外匯最終售與中央銀行。 5、居住在境內的中國公民持有的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等形式的外匯資產,未經外匯管理機構批準不得攜帶和郵寄出境。 6、屬于個人所有的外匯,可以自行持有,也可以存入銀行或者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個人外匯儲蓄存款,實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7、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根據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主要外幣的匯率。 我國在1996年11月實現了外匯管理制度的重大變革:宣布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八條款,即“接受第八條款義務的基金組織成員國承諾,在沒有得到基金組織同意的情況下,不對經常性國際交易中的支付和轉移實行限制,不實行歧視性的貨幣安排或多個貨幣制度。”,從而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的。在相應的諸多實施規定變革中,對居民與非居民購匯、非居民人民幣收入的轉移等方面政策都相應地放松了限制。 通過與以上外匯管理體制的內容對照分析,可以得出基本結論:向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市場,與目前的外匯管理體制并不沖突,也不會影響后者的存在和執行。目前我國的外匯管理體制核心內容在于資本項目下人民幣不能自由對換,而境內居民已有的外匯儲蓄從貨幣市場(銀行儲蓄)進行資本市場,根本不會打破人民幣與外幣間不可任意兌換的這一核心制度,而只是為外匯儲蓄打開了一片新的投資天地,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外資和利用外資。有利于A股市場長遠發展 實踐證明,沒有投資者和資金面的擴充,B股市場就無法實現新的發展。截止2000年6月20日,滬、深兩市B股總流通市值僅410億元人民幣,折合近50億美元。而這樣的市場規模相對于600億美元的國內外匯儲蓄顯得小了些。對內開放B股市場的初期,必將對市場供求關系產生重大的影響,使市場向擴大和活躍方向發展,這正是實施這一新舉措的意義所在。從另一方面看,目前600億美元儲蓄資金中真正有進入證券市場意愿的還只有一小部分,其進入市場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同時,由于市場本身也具備一定的通過價格調節供求平衡的功能,譬如香港股票市場作為一個國際性開放市場,全世界的游資可以自由進出,但在正常情況下其市場的波動也是有限的,因此管理層完全有能力通過B股投資基金等方式,逐步向境內外匯開放B股市場,盡量使這一變動造成的影響平緩些,防止市場過于劇烈地蕩而造成負面影響。 向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市場,對于A股市場總的來講是利大于弊。部分外匯儲蓄資金注入B股市場,刺激B股市場回升,不僅不會分流A股市場的資金,還會增加對境外資金的吸引力,減輕A股市場的籌資和上市壓力,縮小A、B價格差距,減小A、B股并軌時對A股股價的壓力。隨著B股市場的重新活躍,規模適度擴大,將進一步支持A股市場發展,有利于中國證券市場的長遠發展。 總之,為B股市場重新定位已是大勢所趨。而擴大投資者范圍,對境內外幣持有者開放B股市場,應是一種現實可行的選擇。設立B股投資基金作為過渡措施 在不違反我國現有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證券管理部門可通過設立B股投資基金的方式逐步實現間接向境內外幣持有者開放B股市場。 第一種方式是組建中外合作B股投資基金。中國證監會已將此項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相信在不久將有實質性進展。B股投資基金可以有選擇地吸收境內外的外匯資本進行入B股市場。由于,境內券商和機構投資者外匯資金有限且受到限制較多,該種基金試點初期可能以境外機構出資為主,境內券商或機構出資為輔,采用私募方式設立,由中外合作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并委托境內托管人進行托管,要求一定比例的基金資金(如60%以上)投向中國B股市場,允許部分資金投向H股、紅籌股,作為調劑。 第二種方式是設立直接由境內投資者認購的外匯B股投資基金,間接向境內持有外幣投資者開放B股市場。近年來,我國境內投資者持有的外匯量迅速增加,具備相當大的投資潛力。應在中外合作B股投資基金試點取得經驗后,嘗試設立對境內投資者公開募集設立的契約型B股投資基金。其設立和運作模式可仿照目前在滬、深交易所發行并上市的證券投資基金,但其不同之處在于:基金由中、外證券機構作為發起人,由中、外證券機構合作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作為該基金的管理人。可在滬、深兩證券交易所可在目前已有的A股帳戶和基金帳戶外,開辦B股基金帳戶,僅用于認購和交易B股基金,境內法人和個人投資者只要合法擁有外匯(美元、港元)即可申請開立B股基金帳戶,并投資B股基金。中外合作B股投資基金經公開募集設立后,即可在B股市場上市交易。可規定中外合作B股投資基金資金的一定比例(如80%以上)投資于B股市場。從而循序漸進將一部分境內外匯資本引入證券市場。 通過以上兩種方式,能夠在不修改B股市場現有規定限制的情況下解決境內投資者個人外匯儲蓄資金進入證券市場的途徑問題,將明顯增加B股市場的資金量,改善B股市場的供求現狀,為B股市場健康發展提供新動力,為最終B股市場直接向境內投資者開放和A、B股并軌鋪平道路。(東北證券 畢子男)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