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7月01日 14:21 和訊 homeway
中報臨近,繼1999年年報受到空前冷落之后,業績重新成為熱絡的話題——大盤正值高位,是進是退,似乎都只有從業績中才能找到充足的理由。 業績與業績浪的預測,向來都是見仁見智,但是眼下的分歧卻有更進一步演化成兩類投資群體對壘的趨勢——個人投資人往往誠惶誠恐,而機構投資人卻是躊躇滿志。這令人想起1997年深科技、天津磁卡、實達電腦等一批高科技股的興起,在眾多投資人的遲疑和觀望中,“高科技”概念漸漸被認同,并且深入人心,那么樂觀一點是否也可以此類推——市場會重新招展起一面業績的大旗?業績是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僅湖北興化從絕對績優股到績差股的淪落,僅新上市即告預虧的華林輪胎,就足以成為質疑業績最為充足的理由。 有投資者說:“對我來說,中報的作用只是幫我暫時規避一下風險,我不會考慮參考它來投資。” 至于有沒有業績浪,在個人投資者中一種普遍的看法是:如果說今年有業績帶來的中報行情,那它也只是板塊輪炒中的一個驛站,是投機就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 個人投資者和部分專家列出的理由有——就目前的經濟形勢而言,有專家認為當前的增速主要依賴出口,而國內需求的增長并不顯著,這樣就不能說經濟已經走出了谷底。 就業績而言,所謂的績優,其中的水份有多大?眾所周知的是,上市公司“做業績”的現象不在少數,內幕交易也時有發生,“中關村”再好也不能讓“瓊民源”的夢魔消失。業績是世界上最薄的玻璃,輕而易舉就會破碎;中國股市能有多少的績優股?其中有較好成長前景的又能有多少?相信貨真價實的不會很多。現在大盤點位與2000點近在咫尺,績優股真的具有足夠的力量高舉指數,沖關拔寨?而且很多績優股業績此一時彼一時,連當年彩電的龍頭老大的長虹如今也是前途未卜;從示范效應來說,1996年大牛市之后,尤其是1998年以來,績優股在二級市場上就沒怎么榮耀過,百元股的神話是由億安科技這樣的股票來創造的,而像五糧液、深康佳、青島海爾這樣的好股票在二級市場上實在談不上活躍,也沒有什么上佳表現。現在股指這樣高,但有幾個投資者因為投資績優股賺到錢?從收益的角度來講,績優股缺乏示范效應;從時間上來年看,去年年報可以說是非常糟糕,有部分原因是會計制度的變更,如果現在中報業績出現一個大的升幅是在情理之中,這完全是非經營性的原因,并不能說明業績就真正有了很大的改善。離年報時間這樣近,業績出現跳躍式的增長也是不可能的,否則就是注了水,資產重組類股票大概可以例外,但這也是“以觀后效”的事——如同打強心針的資產重組也不是沒有;就預虧而言,目前2000年度中報8家公司預虧公告后,其股價絕大多數都大幅下跌。比照1999年報虧損80余家的情況,目前公布預虧公告的只是九牛一毛,中報行情夭折在績差的地雷陣中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從理性上講,績優股出好報表,是正常的事,市場效應不會大;但如果多幾個像湖北興化這樣的股票,反作用就不好說了,也許大盤倒是找著了好的由頭往下調一調;說得極端一點——既然市場可以無視1999年年報,為什么就一定得重視2000年中報?有人說持以上觀點的人是因為害怕了,是那種“十年怕井繩”的害怕。朱基總理所指出的“證券市場不規范”,作為證券市場上弱勢群體的個人投資人可以說最有切身體會,傷心的案例太多,加上大盤指數現在也高得令人擔驚受怕。不過他們所羅列的以上種種理由也的確讓覺得他們“怕得有理”。 我相信,我追求,我擁有 如果前面以個人投資者為代表的觀點運用了歸納的方法,那么很多機構投資人更多的是運用演繹的思維,良好的預期讓他們的言語中多了幾分“我相信,我追求,我擁有”的豪氣。來自華安基金管理公司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中報的業績將是1993年以來最好的一年,今年的中報行情不可小覷。 機構投資人普遍對宏觀面非常樂觀,他們認為目前中國股市處在一個向好的過程之中,因為第一,從世界股市來看,香港也好,美國也好,各國各地區的股市雖然都會有一些波折,但是整體上來說還是在不斷地向好。第二,從功利性來看,國企改革需要中國股市欣欣向榮。第三,從我國的經濟情況而言,用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的話來說,今年以來經濟亮點增多,如果其勢頭不減,將演變成中國經濟增長的“拐點”;他們特別指出今年市場環境與往年相比有一個重大變化——機構投資人的大量涌入,中國股市的投資主體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它應該給市場帶來新的理念,比如對藍籌股的關注。機構投資人將有相當比例的資金投資于流動性較好、盤子中大以上且業績優良的個股。一旦這種市場的主導理念確立,績優股將重新得到人們的青睞。當初基金的勢力不大,剛開始還曾將基金持股板塊叫作死亡板塊,但現在情況已完全不同,人們對基金投資的股票雖然不能說完全認同,但至少是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從立法的角度來看,法規不斷健全,PT跌幅不設下限以及近來老基金的集體跳水,可以說給投機者上了最為生動的一課。以安全、風險、收益三者作指標,績優股應該說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從操作的可行性來說,大部分藍籌股還未經大幅炒作,低市場率高成長理應成為對場外資金的最大誘惑。 從資金面而言,目前此番起于今年5月中旬的行情,至今已持續一個多月,指數上升了200余點,要全面啟動績優股,誠然需要增量資金進入才能來真正完成熱點的轉換,但可以肯定的說,市場是不缺乏資金的,缺的只是資金介入的時機。在各個板塊都有所表現之后,需要作為市場靈魂板塊的績優板塊站出來確認行情的屬性。資金醞釀選擇績優板應該說勢在必然;眼下大盤的走勢最大特點是股指一直都是在縮量的狀態下屢創新高,一路有驚無險。應該說這其中有惜售心理的原因。因為中國股票怎么講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再過幾年來看,現在的近千家公司真的是不多。從供求來說長遠來看應該是供小于求,扔了籌碼就很難再撿起來。因此基金有一定規模的鎖倉不說,莊家也在漸漸變成長莊。這種情況下績優股業績優良、穩定增長的特性也就顯得尤其難得——買一只績優股做足做夠了,一定會收入不菲;股指到了高位以來,投資者心態不穩,在尺寸之間的漲跌中患得患失,往往捂不住股,能賺錢的并不多,這也可以從反面給投資者影響:長線投資還是生財之道,那么績優的概念也能慢慢成為理念;從機遇上看,中報業績向來不容忽視。如1999年的幾只大牛股,深錦興(億安科技)、燃氣股份、阿城鋼鐵(科利華)、南通機床、歐亞農業(英豪科教)、中儲股份等,其中期業績都有較大增長。其中阿城鋼鐵、南通機床、中儲股份中期業績還超過了1998年全年的業績。 從預虧情況來看,目前預虧公司主要分布在農業、自行車、石化、汽車、機械、日化等行業中,全部是傳統經濟行業,再結合1999年年報的情況,可以斷定一些高速成長的新興產業,比如信息產業、生物醫藥行業等不大可能令人失望,而這些行業恰恰是績優股的搖籃,而且這些行業也極具號召力。并且隨著信息披露制的完善,中報披露中踩地雷的現象會有所減少。 他們特別指出,所謂的績優股不是單純看表面的業績。機構投資人比之于個人投資者,一是有時間優勢,二是有人才優勢。判斷一個企業是不是真正經營良好,有不錯的成長性,機構投資人一定會作實地調研,并且作科學的分析。尤其要指出的是,績優與高成長并不矛盾。 有人說機構投資人的種種分析都是對自身利益的維護,但是如果只論結果的話,對業績的追捧的確會讓這個市場走得更加穩健。(摘自證券市場周刊)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