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新浪點點通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6月30日 12:46 中國經濟時報
上市公司可能破產或退市,在以前沒有投資者會為之擔心。但今年以來情況發生較大變化!捌飘a與退市”在今年絕非只是雷聲大而已,沒準一場暴風雨將突然襲來 上市公司該不該破產與退市,成為今年以來證券市場上的熱門話題。6月23日起,滬深證交所取消PT股票交易5%的跌幅限制。當日10只PT股票9跌1漲,最大跌幅達27.5%。偏愛炒績差股重組概念的投資者意識到,連續三年虧損公司退出的日子似乎不再遙遠了。 上市公司可能破產或退市,在以前沒有投資者會為之擔心。但今年以來情況發生較大變化。先是年初舉行的全國證券期貨金融工作會議上,管理層明確把研究連續三年虧損公司的退出機制列入今年的十五大工作中。接著,鄭州百文在3月下旬收到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向法院遞交的鄭州百文破產還債的申請書。鄭州百文雖然尚未正式進入破產法律程序,該公司仍在積極尋求重組等解決方法,但截至去年底資產重組委員會定下的工作期限的結束日———6月20日,重組一事還未有結果。鄭州百文在上周五刊出的公告中稱,如果有關方面達不成協議,公司破產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鄭州百文遠未擺脫可能破產的泥潭,而PT股票不設跌停的新政策的推行,使投資者預感到“破產與退市”在今年絕非只是雷聲大而已,沒準一場暴風雨將突然襲來。盤點滬深兩市中虧損累累的績差股,存在破產或退市風險的又豈止鄭州百文一家。到4月底滬深兩市年報公布結束時,共有農墾商社、商業網點、粵金曼等12家上市公司資不抵債。從理論上講,資不抵債的上市公司都存在破產或退市的可能。 創下滬深兩市每股虧損和資不低債兩項之最的農墾商社,去年每股虧損6.17元,每股凈資產-7.73元。這家被會計師出具拒絕發表意見的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受巨額負債形成的財務費用和四項計提的影響,去年凈虧損4.02億元。到1999年底,公司負債總額高達12.05億元,財務費用7988萬元,以PT交易形式在滬市實行股票特別轉讓的農墾商社,究竟還有無繼續存在的必要?明眼人都清楚農墾商社已成為一個吞噬社會財富的“黑洞”,僅每年耗去的財務費用就夠驚人的。 被債務人形容為“植物人”的雙鹿電器,經資產重組后仍未起死回生。據統計,按目前消耗財務費用的速度,該公司在今年中期也將加入資不抵債的行列。“白貓”吞“雙鹿”至今未能消化巨額債務,可見,資產重組并非一劑拯救虧損上市公司的良藥。今年剛跌進PT行列的水仙電器同樣面臨資產重組難度極大的問題,該公司董事長宋偉民本周三在股東大會上甚至向與會股東呼吁,希望大家能夠積極推薦愿意重組水仙電器的公司。據介紹,自1998年以來,水仙電器接觸了12家境內外企業,但因該公司的債務負擔過于沉重,談判均以失敗告終。 既然重組的魔方轉不動,那么,上市公司就不得不面臨破產或退市。但說實話,相信上市公司會破產的人并不多。鄭州百文在3月29日公告有破產風險后,其股價連續5個交易日的換手率均在10%左右,表明敢于在二級市場上買有破產之險公司的股票的人還真不少。 在理論界,對上市公司該不該破產的話題,同樣有著較大的爭議,作為《破產法》的主要起草者,曹思源教授認為,破產制度本身沒有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區分,一家兩家上市公司破產,并不是市場的難堪。相反,說破不破,到后來一大堆沒有價值的股票仍然在交易,才是市場的難堪。曹思源稱,“上市公司不會破產”的習慣思維,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與非上市公司的區分,一家兩家上市公司破產,并不是市場的難堪。相反,說破不破,到后來一大堆沒有價值的股票仍然在交易,才是市場的難堪。曹思源稱,“上市公司不會破產”的習慣思維,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對待上市公司破產的問題,應該采取慎重的態度。上市公司一旦破產,必然給中小股東帶來損失。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破產若處理不當,可能對證券市場乃至整個社會產生嚴重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上市公司頻臨破產主要是人為因素,其中存在企業經營者腐敗、大股東違規行為。如果這類上市公司破產的話,豈不是把風險轉嫁給了無辜的中小股東。 知名學者曹鳳歧教授認為,國外上市公司最后進入破產程序的案例也不是太多,往往采取資產重組方式解決問題。另外,國外更多的是機構投資者,其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 破產與退市,對我國證券市場來說,首先需要建立虧損上市公司的退出機制。退出的上市公司并不等于馬上就會破產,但退市同樣意味著中小股東將面臨一定的損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建立退市機制已成必然趨勢,關鍵在于何時推出及如何建立。 虧損上市公司退出的標準如何界定?業內較一致的觀點是,資不抵債和連續三年以上虧損應作為退市的主要標準。資不抵債的上市公司,嚴格意義上已不具備股票的投資價值。在香港,聯交所明確規定公司若資不抵債,其股票應暫停交易,并進入退市程序。若在我國規定資不抵債、且在一定時間期限內仍不能扭轉局面的上市公司進入退市程序,應該較容易被投資者接受。從現有的12家資不抵債的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都已難以擺脫困境,讓這些公司在適當的時候退出絕不冤枉。 一些市場人士提出,退出機制的建立,一要有一個寬限期,以免中小投資者因措手不及而蒙受損失;二可考慮設立場外交易,為退出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另辟蹊徑。據說,發達國家證券市場上不達標的上市公司,在被責令其一定期限內整改不成功后,可以轉到場外市場交易。在美國,從紐約證交所退出的上市公司,到場外公告板市場或“粉紙”上進行交易。 破產與退市的阻力,隨著證券市場市場化步伐的加快,必然會因市場承受力的增強而漸漸消除。虧損上市公司的破產與退市,相信為期已不再遙遠。對投資者來說,應該敬而遠之虧損股。□本報記者張煒
|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