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破發成了新股上市的最大特色。不過,這一局面伴隨著比亞迪的上市而得到改觀。
6月30日上市的比亞迪無疑成了市場的幸運兒。該股上市當天,高開高走,當天以22元開盤,較發行價高開4元,最后以25.45元收盤,漲幅達41.39%,換手率達87.96%。比亞迪上市首日的表現,讓市場頗為稱奇。
而更奇的是,進入7月后的前5個交易日,該股仍然節節高升。其中,7月1日、4日均盤中早早漲停。而7月6日的最高價達到35.55元,按此計算,該股5個交易日的最大漲幅達到了97.5%,接近于翻倍。
但這實在不是一個令筆者所愿意看到的“奇跡”。這個“奇跡”的出現,無疑狠狠地抽打了“新股破發好事論”者一記響亮的耳光。
今年以來,新股破發“噼叭噼叭”著響,新股發行也出現了發行市盈率走低的現象。本來,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很正常的,是行情低迷情況下的必然結果。實際上,這種情況在股市中已不只一次兩次地出現了。每逢行情低迷時,高價發行的新股就破發,發行市盈率也因此而走低;一旦行情轉暖,高價發行又會卷土重來。但就是這樣一個股市里常見的現象,卻被某些市場人士,甚至是管理層的人士上升到了“新股破發是好事”的高度,不僅認為新股破發是市場成熟、投資者成熟的表現;而且還認為是新股市場化發行制度成功的標志。但在經歷了前期新股破發潮之后出現的比亞迪爆炒事件,無疑要讓“好事論”者閉嘴了。
比亞迪的爆炒表明,盡管股市經歷了此前大范圍的新股破發,但市場并沒有成熟起來,投資者也并沒有成熟起來。因為比亞迪的爆炒明顯只是一種投機炒作。對于比亞迪來說,其18元的發行價并不低。
一來,2008年9月,比亞迪向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增發時,發行價只有8港元,發行價明顯低于A股發行價;二來,6月29日,即比亞迪上市前一天,其H股的二級市場價格也只有23.80港元(折成人民幣為19.81元)。更重要的是,比亞迪上市前一天,該公司公布的一季報顯示,該公司一季度的利潤同比下滑84.35%。也正因如此,市場對比亞迪的炒作顯然是無理性的,是A股市場不成熟,投資者不成熟的表現。
而且,比亞迪的爆炒顯然也不能證明新股市場化發行制度的成功。某些人之所以認為新股破發是新股市場化發行制度的成功,是因為新股破發遏制了二級市場的炒作,從而使得新股發行價格逐步走向合理。但比亞迪不僅沒有破發,而且還受到二級市場的爆炒。這顯然是新股市場化發行失敗的例證。因為按照“好事論”者的觀點,比亞迪即便不破發,也不應該有太大的獲利空間,這才是新股市場化發行制度成功的標志。但比亞迪上市后的表現顯然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