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果
盡管在回歸A股前夜發布了同比大幅下降的一季度業績,但市場資金卻似乎有意“無視”這一利空——截至昨日收盤,比亞迪A(002594)股價連續大漲三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到了40%。與此同時,比亞迪H股在近幾日亦是“漲”聲不斷。
然而,在比亞迪連續上漲背后,市場對其的質疑亦越來越多:一家一季度凈利潤下滑的汽車公司,未來業績發力點在哪里?記者發現,盡管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業務是比亞迪未來發展的主要看點,但是在上述業務對上市公司利潤貢獻極低的情況下,這部分業務的潛在價值已經將漸漸透支。
業績大幅下降
據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自2002年收購秦川汽車進入汽車制造行業,2008-2010年比亞迪汽車銷售收入從92.7億增長到226.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6.3%。業務覆蓋電動汽車及燃油汽車、二次充電電池、手機部件及組裝三大業務,是國內最大的充電電池生產企業和國內第六大汽車整車生產企業。
在其回歸A股上市前夜,其披露的2011年一季報與去年同期相比卻出現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總利潤3.78億元,同比下滑80.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7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4.35%。
其招股說明書中稱,業績主要是受汽車業務業績下滑同時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上升影響所致;與2010年第四季度相比,2011年第一季度業績出現恢復性增長,主要是由于受汽車業務回升影響,銷售促銷折讓活動力度放緩、銷售結構變化以及成本下降使得汽車業務毛利增加。
興業證券行業分析師李綱領表示,受制于汽車行業景氣回落,公司產品細分市場競爭激烈和產品策略性降價,未來兩年傳統汽車業務的收入增速可能出現負增長,毛利率或因降價和成本上升有2-3個點的下滑。
美銀美林在6月30日將比亞迪2011年、2012年銷售預測減20%、26%至53萬、59.1萬輛。毛利率假設則由下調5.9個、5.3個百分點至 14.3%、14.8%。美銀美林稱,由于小型轎車補貼取消,比亞迪新S6SUV新車型延遲推出,以及其F3車型在激烈競爭中失去動力,故早前預期公司的銷售及利潤率V型反彈并無發生。
事實上,目前比亞迪的股價已經遠遠偏離了券商給其的估值區間:國金證券認為比亞迪合理價格區間為17.0-21.3元;平安證券認為其合理價值區間為18.2元-20.02元;興業證券認為其未來6個月的目標價格區間為13.97-17.36元。
新能源依然是“潛力”
上市以來,一路狂飆的比亞迪似乎并未受上述利空消息的影響,但公開信息現實,并未有機構登上交易榜。“盡管是游資炒作,但其用的都是自己的錢,肯定是對比亞迪有過仔細研究的”,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新能源業務的發展潛力,是支撐比亞迪上漲的最大動力。”
據悉,目前市場有關比亞迪的利好消息,大多出自其新能源項目上。如日前備受關注的張北國家風光儲輸儲能電池招標結果出爐,比亞迪在該項目上中標。該項目是 2009年4月由國家科技部、財政部、能源局和國家電網公司研究決定啟動的大型新能源項目,項目估算總投資在200億元以上。該項目一期工程位于張北縣,由河北省發改委于2009年底核準通過,是國網力推的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首批示范項目。計劃建設風電100兆瓦、光伏發電50兆瓦、儲能20兆瓦,總投資約33億元,由國網旗下的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具體實施。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比亞迪奪得磷酸鐵鋰系統最大一個標段6MW*6H,較之此前在國網、南網試運行的0.1MW大許多;此舉表明儲能市場正式啟動,比亞迪的技術已得到認可。
金元證券行業分析師陳光明表示,比亞迪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太陽能電池是公司二次電池業務的重要增長點。公司在太陽能電池業務上已經建立了從多晶硅到硅片、電池片、電池模組的垂直整合模式。公司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居世界先進水平,轉換成本較同業具備優勢。
此外,記者獲悉,北京即將出臺的購置新能源汽車不用搖號政策,最大的受益者亦為比亞迪,其混合動力車不在該政策范圍內,比亞迪方面預計F3DM款即可充油又可插電式電動車將會熱銷,將為每個購車家庭免費安裝充電樁,補貼約在8萬元左右,補貼完的價格約為8.98萬元,充一晚上不空調可行駛100公里,外觀與 F3一致。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三年來比亞迪電動車F3DM總銷量僅為365輛,2010年純電動車比亞迪E6的銷量也只有53輛。
業績貢獻尚未實現
畫餅卻未必能充饑。盡管上述利好消息給予了比亞迪在股票市場的狂飆,但是具體到財務報表中,其新能源項目的收益卻遲遲不見增長。截至2010年,銷售365 輛F3DM實現的銷售收入294萬元;銷售53輛E6的實現收入僅1337.6萬元,對比其在傳統汽車業務上的收入,目前新能源汽車對其業績的貢獻可謂 “九牛一毛”。
湘財證券行業分析師劉飛燁表示,傳統汽車業務仍然是公司未來兩年的主要利潤來源,而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以及二次充電電池業務中的非動力電池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勞動力成本加大,毛利率持續下滑,未來兩年年占公司的營業收入的比重將逐年降低。
“新能源汽車業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亮點,但受國家產業政策、配套設施、以及技術本身影響加大,業績貢獻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劉飛燁認為,“電動公交以及電動轎車等新能源業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以及未來營業收入增長的亮點所在。公司在動力鋰電池等新能源汽車技術上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在國家政策扶持的背景下,具有搶先占領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先天條件。但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與標準制定落后預期、動力鋰電池本身具有的技術難題、以及配套設施的完善、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經濟性等接受程度都將成為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不確定因素”。
“新能源汽車目前仍處于技術研發階段,距離規模化投產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期間還需要持續大量燒錢。”華泰聯合證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