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興業上市股價有望高企 外資股東3年收益1000%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10:26 經濟觀察報
外資戰略股東3年收益1000% 本報記者 藍姝 廣州報道 2月5日,興業銀行正式在A股市場亮相,幾家券商的研究報告都對其上市后表現報以樂觀,預計興業銀行上市后的合理價格將達到24-27元。 這個數字對于3年前以2.7元每股購買興業銀行9.99億股的三位外資戰略投資者恒生銀行、IFC、新加坡直接政府投資來說,意味著240-270億的股權收益。 興業銀行,這家“一次性引入外資戰略投資者最多”的中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其登陸A股時意味著帶給外資戰略投資者每年高達300%以上的回報。 2003年底,恒生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資公司(GIC)三家外資戰略投資進入興業銀行的境外戰略投資者陣營,這宗交易創下國內商業銀行一次性引入外資股東家數最多、入股比例最高的紀錄。三家戰略投資者合計持股24.98%,其中恒生銀行比例更是高達15.98%。三家戰略投資者當時購買的價格是2.7元/股。 事實上,早在上市前,外資股東就已經從興業身上嘗到了甜頭,興業銀行15.98%的股權就為恒生銀行帶來了3.58億港元的盈利貢獻。 恒生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柯清輝在其走馬上任之初就表示,中國業務成為恒生收入的重要來源,恒生計劃5年內,將內地業務占稅前利潤的比率增加至10%,這只包括恒生銀行本身的分支機構及其在興業銀行的股權所帶來的利潤。柯的預期是內地盈利貢獻每三年翻一番。而現在,恒生在興業身上的股權增值回報已經遠在他的預期之上。 興業銀行IPO申請通過證監會發審會審核當天,受此利好刺激,恒生銀行(0011.HK)股價兩日連續上漲,創近一年半以來的股價新高。 此前,柯清輝在談到興業銀行的股權問題時多次表示條件成熟時要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增持。 按照興業銀行與外資戰略投資者達成的入股協議規定:興業以IPO或以其他公開方式發行股票,外資股東沒有反攤薄權;若私募,外資擁有反攤薄權,但不得超過監管規定的比例上限。 興業銀行行長李仁杰表示,在IPO過程中,包括恒生銀行在內的許多原有股東都表達了希望增持股份的愿望,“為了讓廣大的中小投資者有更多的機會,所以此次IPO原有股東一概沒有安排增持”,但李表示原有股東可以在網上申購及在二級市場上增持。 在二級市場增持與參加網上申購成為恒生銀行們應對股權攤薄、進一步增持興業的兩種路徑。 恒生銀行擁有1億美元的QFII投資額度,目前,記者從主承銷商中金、興業銀行幾方打聽,并沒有得到恒生銀行參與網上申購的相應信息。 盡管恒生一直宣布要在時機成熟時對興業進行增持,同時在入股協議時恒生做下了排他性承諾——除興業外在業務上不與第三家合作。目前,市場已經發出銀行股價值高估的警告,在高達10倍的收益面前,恒生是繼續前行還是激流套現?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