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正文
 

半年報行情關注三類個股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3日 10:38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江蘇天鼎 秦洪

  隨著時間的推移,A股市場進入到了中期業績披露周期。由于目前二級市場股價走勢與業績關聯度越來越大,中期業績的披露必定會帶來二級市場股價的重新排序,也顯示出其中投資機會。

  挖掘業績冷門股

  在以往業績披露階段,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即凡是業績出乎市場預料的個股往往會得到資金的青睞,從而使得二級市場股價反復走高,成為熱門股。如在今年一季報披露期間,G株冶(資訊 行情 論壇)冷不丁地發布公告稱1至2月每股收益達到0.129元,而2005年全年也不過只有0.172元,且當時股價只有3.5元左右。如此一來,就吸引了新增資金拉高建倉,最終成就了G株冶的黑馬之旅。

  目前已經披露半年報的家數還少,尚未有爆出冷門的個股。但在業績預報過程中,卻有這樣的冷門股。比如說G東寶,業績一直平平,但公司卻發布公告稱業績將大增50%,出乎市場預料,也引起了相關行業分析師的注意。其重組人胰島素銷售放量的樂觀信息迅速引起了機構資金的興趣,股價節節盤升,昨日一度漲停。由此再一次說明了爆出業績冷門的個股往往就是牛股。因此,在半年報披露階段,可密切跟蹤這些半年報業績冷門股,或者退而求其次,追蹤那些中期業績預喜階段爆出冷門的個股,比如說G置信、G東寶、G榕泰(資訊 行情 論壇)等。

  尋找持續成長股

  不過,把握業績冷門股畢竟難度較大,而那些在業績報告信息中透露出有望可持續性成長的個股則較好把握。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兩大關鍵信息,一是未來展望段中是否有新的項目竣工投產。因為對于目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來說,新的項目竣工往往能夠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尤其是電力、公路、港口、水務以及擁有壟斷優勢的上市公司。因為就目前來看,這些新資產往往均能夠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所以,新項目的投產往往意味著2006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全年能夠獲得穩定的業績增長空間,也就擁有了可持續成長的動力。這可能也是G寶能源在公布半年報后股價走勢堅挺的原因,因為G寶能源在2006年半年報展望段中有將投資新電力項目的信息,值得繼續跟蹤。

  二是半年報信息中是否透露出銷售放量的趨勢。這一點至關重要,也是半年報信息中含金量最高的信息,因為部分上市公司的主導產品市場一直處在培育過程中,一般銷售規模低,盈利能力低。但一旦市場趨于成熟,銷售放量,那么,凈利潤的增長速度將超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數據,從而步入高成長階段。比如說G老窖(資訊 行情 論壇)一直培育的國酒1573這一高檔酒終于在去年開始出現銷售放量,助推該股再度跨入高成長股行列。而就目前信息來看,G置信的非晶變壓器、G東寶的重組人胰島素、西藏藥業(資訊 行情 論壇)的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G聯創的LED、G莫高的葡萄酒、G通葡酒的葡萄酒、G華光高級別的循化床鍋爐等就值得繼續跟蹤,看能否在中報信息中顯示出銷售放量的趨勢。

  值得指出的是,銷售放量也適用于地產、工程承包、大型工程機械等項目型的上市公司中。因為這些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項目竣工獲得凈利潤,如果能夠發現預收賬款或訂單爆增,那么,也就意味著此類公司的銷售處于放量趨勢中,有望在2006年下半年或2007年轉化為利潤,從而放大可持續性增長的預期。

  關注意外“地雷股”

  有意思的是,在以往經驗中,半年報披露階段的機會不僅僅體現在業績冷門股、可持續性增長潛力股等個股身上,而且還體現在“地雷股”引爆后所帶來的投資機會,比如說G川化因2004年的污染事故而使得當年的一季度季報、半年報均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股價也隨之暴跌。但由于主體資產尚在,隨著污染事故的順利解決,主體資產的恢復生產,盈利能力也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股價理論上也要積極跟上。由此可見,前期業績“地雷”引爆后導致的股價暴跌,其實也就為價值型的投資者提供了低吸的投資機會。而G金宇因假疫苗事件引發的股價暴跌也是如此。

  正因為如此,在2006年半年報業績披露過程中,如果有個股因業績“地雷”而暴跌,那么,投資者要引起高度關注。如引起業績下滑的因素是意外,則不會改變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股價急跌將帶來投資機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