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行溢價交易顯示投資者對銀行股看法有改變
近期,一些熱門股票的大宗交易折價率相對以前有所收窄,甚至出現溢價。市場人士分析,在市場環境向好的情況下,借道大宗交易平臺成為近期機構投資者樂于采用的形式,而折價率的不同反映出賣家對于熱門股的走向判斷。
交通銀行19日出現在大宗交易平臺,成交價格為6.01元,成交金額為11351萬元,成交量為1888.73萬股,其交易價格超過收盤股價5.93元,出現溢價情形。這和3月初出現的金融股大幅折價12%以上的交易形成對比,顯示投資者對銀行股的看法有所改變。
宏達股份、西飛國際也頻繁出現在大宗交易平臺,不過這兩家公司的折價率相對較小,約為5%。
德豪潤達已連續兩日每天出現5筆交易單。19日其大宗交易的成交股價為7元,而該公司收盤飆升至7.81元,大宗交易價格和收盤價相比,折價率有10%左右。業內人士分析,在股價連續創出新高的情況下,通過密集的大宗交易,股東能夠實現減持或者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大宗交易市場近日的活躍體現出市場心態的分歧。在一些藍籌股的大宗交易上,有些是機構換倉,有些是由于投資者的分歧較大而產生。而在一些熱門股票上,存在股東借機減持行為。
某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折價率受行情影響較大,熊市中大宗交易折價率擴大。2008年2月之前的各月份(存在交易的月份)平均折價率為2.18%,2008年2月以來,A股由牛轉熊之后的平均折價率為5.80%。今年3月上旬,曾經出現金融股折價12%以上的多筆大宗交易,但近期這種情況明顯改變,折價率的變化或可反映市場投資心態的變化。(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