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成投資者盈利 但七成未跑贏大盤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5日 13:48 和訊網-紅周刊
這一年 我們共同經歷 ——《紅周刊》“2007 年度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編者按:2007 年對于中國的證券投資者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5•30”印花稅引發的恐慌,初登 5000 點的欣喜與迷惑,本輪牛市峰值 6124.04 點的感慨與彷徨,和目前正在經歷的、看似漫長無期的調整……歷史記錄不斷被改寫的 2007 年,無疑是需要記錄和思考的,而在大牛市中沉浮的投資者們在 2007 年過得好嗎? 哪一個板塊讓他們賺錢最多? 做股民還是做基民更幸福? …… 當 2007 年即將離我們遠去的時候,《紅周刊》 以增頁改版為契機, 推出《2007 年度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問卷調查》, 和投資者一同審視過去的得失,展望 2008 年的投資格局,并借此機會對其中的特色股民群體進行了白描。 本次調查從 2007 年 10 月 12日起 ,以問卷形式在 《紅周刊 》雜志和官方網站共同發布,截至 2007 年1 月 30 日 , 共收到讀者發回的問卷 5010 份,有效問卷 4859 份,問卷有效率為 97%。 中青年職員漸成投資主力 從此次調查樣本結構來看 ,個人投資者以 30 歲到 50 歲的中青年群體為主 , 約占調查總數的 70%。其次,年齡在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總人數的 21%。 從入市時間統計看 , 股齡在 9年以上的老股民居多, 占 比 為34%, 股齡在 4 年到 8 年區間的股民數量占比為 31%,其次是開戶不滿一年的新股民, 比例為 20%(見圖 1)。 可見在此次主要針對《紅周刊》讀者的調查中,閱讀《紅周刊》的讀者以資深股民為主, 入市 4 年以上的讀者比重達到 65%,他們基本經歷了一輪完整的牛熊轉換。 在歸納的 9 類職業分布中 ,公司/企業職員較為活躍, 約占調查總數的 41% ; 其次是離退休人員占21%,而事業單位人士占 16%。 隨著行情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上班族按捺不住投資的熱情,加入到炒股陣營。 此次調查結果還顯示, 個人投資者總體文化素質較高,大專或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投資者占總數的76%。 藍籌+中長線成投資主流 此次調查顯示, 投資股票資金規模在 10 萬元以下的投資者約占調查總數的 40% , 而資金規模在100 萬元以下的約占總數的 93%(見圖 2) 從股票資金規模占家庭全部金融資產比例來看,有 52%的投資者動用了 40%以上的家庭金融資產投資股市 ,但仍有 15%的投資者動用了 80%以上的金融資產用于股票投資, 而且其中半數皆為股齡在9 年以上的資深股民 。 由此看來投資者經驗越豐富, 動用的家庭金融資產也越多, 在股票投資上也越發激進大膽。 此次調查顯示 ,有 38%的投資者經常同時持股在 3 只以下, 持股在 3 只到 10 只區間的人數占比為58%(見圖 3)。 以大部分人的投資規模不足 100 萬元的資金狀況看,這一持股比例還是略顯分散。從平均持股周期來看,近五成的投資者選擇了 1 個月至 6 個月 ,比重最大, 其次是 1 周至 1 個月區間占比為 22%。 受調查的樣本中,平均持股一周以下的投資者占比僅3%,可見中長線已經成為投資者最為青睞的投資方式。 在股市上獲利最多的板塊種類選項中 (可多選 )(見圖 4),選擇在大盤藍籌股獲利的比例達到 71%,而在垃圾股上獲利的人數占比僅為9%。 看來 2007 年上半年雖然市場盛行過一波垃圾股行情,但事后證明這僅是垃圾股短暫的春天。 出現“九贏一虧”新格局 在對投資者全年收益的統計中,有近 9 成投資者實現盈利,其中近兩成的投資者實現盈利達到100%以上, 收益在 200%以上的投資者的比例為 6%, 完全改變了以往股市中 “7 虧 2 平 1 賺 ”的格局 。這種大家都賺錢的局面當然離不開2007 年不斷突破歷史高點的大牛市環境。 當然,與大盤截至 2007 年11 月 30 日上證指數較年初上漲近 80%的漲幅相比, 有 7 成左右的投資者未能跑贏大盤。對相關數據統計分析發現,投資者的盈利水平與股齡以及持股周期均呈現正相關性。 在全年投資收益超過 100%的人群中 , 有近 6 成是股齡為 9 年以上的資深股民 ,在投資方式上基本以中長線為主,其主要的獲利板塊也集中在大盤藍籌股和中小盤成長股上。 而在近 1 成的虧損股民中 , 該部分群體中有 5成以上的都是入市 1 年以內的新股民, 看來投資經驗對于能否獲取好的收益率還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投資依據方面 (可多選)(見圖 5),71%的投資者以基本面研究為主,54%的投資者青睞技術分析 ,33%的投資者仍然跟風操作, 以股評推薦和親友介紹作為投資依據。進一步的調查分析顯示, 跟風操作這部分人群的實際收益并不理想,有近兩成虧損,其中半數投資者的 2007 年收益率都在 30%以下。 在獲取股市投資信息的渠道方面 (可多選 ),有 84%的投資者主要通過報刊雜志 ,57%的投資者通過網絡,51%的投資者通過電視節目 ,獲取信息來源的方式比較多樣化。 半數股民投向基金“懷抱” 在接受調查的 4859 位投資者中 ,50%的投資者購買過開放式基金。在以股民為主要讀者對象的《紅周刊》讀者群體中,能有半數股民也去投資基金, 可見這一兩年公募基金的優秀表現, 并由此營造的財富效應, 已經吸引了大多數投資者的眼球。 不過, 從購買基金的時間上看 ,這些 “老股民 ”多數還是 “新基民”, 只有 7%的基民投資時間在 3年以上(圖 6)。 有 73%的開放式基金投資者為一年以內的新基民,其中 29%的股民成為基民的時間,是在“5•30”大跌之后。 看來上半年以題材股、 垃圾股上漲為主的那波行情,最終還是教育了部分股民,繼而轉向以藍籌股投資為主的公募基金。在這種性質資金的推動下,也成就了 6 月以后大盤藍籌股的迅速推升。從對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規模上看 , 投資規模主要集中于 10 萬以下 ,占投資者總數的 71% ,在家庭全部金融資產的占比也不算太大。有 57%的投資者動用了 20%以下的家庭金融資產投資基金, 只有不到 3%的投資者動用了 80%以上的金融資產用于投資開放式基金。 顯然, 在以股民為主體的投資者隊伍中,基金對其吸引力雖然有所上升,但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未來發展空間也比較大。 在購買的基金類型方面 (可多選)(見圖 7),選擇股票型基金的比例最多占比為 88%,混合型基金其次,比例為 45%。 作為新生事物,面向全球股票市場進行布局投資的QDII 雖然出師不利,4 只 QDII 全部跌破 1 元凈值, 但仍然受到投資者青睞,贏得近 2 成人氣。 同時, 持有基金的數量為 3 只以下的比例占 5 成以上、 同時持有3~10 只基金的比例約占 4 成。 看來基民已普遍認識到不應單純押寶在一只基金上, 根據個人的投資風格選擇不同的基金組合, 成為基金投資者的新主張。 隨著基金需要長期投資的理念漸入人心 ,41%的個人投資者傾向于中長期持有基金, 持有基金 1 到2 年區間的基民數量占到 30%,持有基金 2 年以上的也有 10%,但仍有 17%的基民持有周期不超過 6個月。尤其是隨著市場步入調整,調查反饋的問卷中, 這一比例有逐漸上升趨勢。 從持有基金的收益情況來看,整體盈利水平比股民略高。 有 92%的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實現盈利,只有 8%的基民虧損。 其中,基民收益高達 100%以上的占 11% 。 《紅周刊》進一步的統計分析發現,同時持有基金超過 3 只以上的基民中盈利覆蓋率為 99%, 遠高于整體水平,近七成盈利超過 100%的投資者也都持有 3 只以上的基金。 可見基金的投資組合既能有效地分散風險,也可穩定提升盈利能力。而在虧損的基民樣本中, 開戶時間晚、 持有周期短是其虧損的主要原因。 統計顯示, 虧損的基民當中 ,60%的基民投資開放式基金的時間在 “5•30”之后 ,64%的基民持有周期不到 6 個月。 由于目前絕大多數股票型基金凈值已經回落到 8月份水平, 這使得在近 3 個月建倉的基民深套其中, 也打破了這一兩年來基金穩定盈利的 六成投資者看高 8000 點 不管是股民還是基民, 大多數投資者賺錢的現實情況, 使大家對即將到來的 2008 年都有所期待。 在對 2008 年上證指數的判斷上,62%的投資者仍然強烈看多,認為 2008 年應該突破 8000 點關口(見圖 7)。 僅有 4%的投資者看空后市 , 認為 2008 年指數應該在 5000點以下震蕩。 8%的股民則表示對于后市走向判斷比較模糊,說不清楚。 在針對影響 2008 年股市大事的選項中 (可多選 ),按比重從大到小依次是 在 2008 年最可能獲利的板塊(可多選 )中 ,2007 年讓投資者獲利最多的藍籌股并沒有受到進一步的青睞 ,71%的股民反而把票投給了資產注入板塊, 其次才是大盤藍籌股 (69%)、中小盤成長股 (55%),另外, 選擇垃圾股和權證的比例分別為 6%和 5%。 而對于 2008 年的期望投資收益, 投資者的預期收益顯然還是高于 2007 年的實際收益(見附表)。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 , 投資者2008 年的期望收益與其 2007 年的實際收益存在正相關性。 2007 年收益在 30%以下的投資人群中,有半成股民看淡 2008 年的盈利,僅期望維持在 2007 年的收益水平。 在這么多投資者的殷殷期待下(六成股民看高 8000 點、 并希望有30%以上的收益率),2008 年的證券市場能夠呈現出偉大“錢”程嗎? 如果反向法則成立的話, 我們或許要對 2008 年能否繼續大牛市的步伐保持高度警醒。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