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提示:本文屬于研究報告欄目,僅為分析人士對一只股票的個人觀點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聞報道,新浪不保證其真實性和客觀性,一切有關該股的有效信息,以滬深交易所的公告為準,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郭楠/文
一季度以來,石化行業在經歷了2008年四季度的低谷后,石化產品價格開始反彈,煉廠開工率及煉油毛利雙升,主要油氣上市公司股價也隨之上漲,國內石化行業已經開始復蘇。
石化行業二季度明顯反彈,中國原油產量5月份同比有所下降,國內成品油需求持續好轉,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成品油庫存持續下降。油價的高漲并長期上行的趨勢以及對下半年石油需求將回升的預期,將增厚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等石化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并將推升行業估值水平。
油價高漲并將長期上行
水晶球獎石油化工行業第一名中信證券分析師殷孝東認為,雖然原油價格上漲的背后有金融等非基本面因素影響,但在全球經濟向好的背景下,油價長期上行的趨勢是確定的。
他對石油價格的判斷是,2009年WTI(即West Texas Intermediate,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是具有代表性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原油期貨均價60美元/桶,全年的最高點將出現在二三季度,高點可能在80美元/桶附近,美元匯率的走勢會左右短期的油價走勢,而隨著經濟的恢復油價將逐步走高,2010年原油均價將在65-75美元/桶的區間。
而水晶球獎第二名招商證券分析師裘孝峰對油價的判斷更為樂觀。他預期下半年原油價格均價為70美元/桶,其間可能出現比80美元/桶更高的油價,2009 年全年均價為60 美元,2010 年全年均價為75 美元。
經濟復蘇、庫存下降和流動性是分析師們判斷油價走勢的基本考慮因素。下半年原油價格處于較高水平,基本面支撐來自供求關系的改善導致的庫存下降,即期合約和遠期合約的價差將大大縮小。從金融層面來看,流動性充裕和美元貶值都助推油價。而隨著石油需求逐步回升,OPEC通過連續的削減產量控制供給,下半年石油庫存會經歷一個正常化的過程。
與此同時,隨著經濟逐步復蘇,對美元的避險需求弱化。而美聯儲執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通過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包括國債在內的中長期債券等措施,繼續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這將加大未來全球通貨膨脹的風險,使得美元的信任度被降低。這兩個因素都推動美元走弱,而美元貶值會推動油價上漲。
下半年石油需求將回升
目前,全球經濟的復蘇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將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價格上漲導致的供應增加并不足為懼,需求面的重新下滑才更讓人擔心。
2009年是1985年之后全球石油需求下降最大的一年。國際能源署預期,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260萬桶/天,其中,石油需求下降最厲害是在2009年上半年。
從主要經濟體的石油需求增速變化來看,中國和印度從4月份以后需求開始出現好轉,而日本、歐洲和美國的石油需求基本上也已經穩住,不再惡化。
裘孝峰判斷,石油需求下半年將有所回升,一是主要經濟體已經出現復蘇跡象,逐步復蘇的經濟會帶動石油的消費;二是季節性因素會推高三四季度的石油需求。從季節性來看,全球石油需求一般是一季度高,二季度低,三四季度又逐步走高。
同時,下半年石油庫存還會經歷一個正常化的過程。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蘇,石油的需求會逐步回升,同時OPEC通過連續的削減產量,控制供給。結合來看,下半年石油庫存會經歷一個正常化的過程,過高的石油庫存尤其是原油庫存,會逐步回落到一個正常區間。
殷孝東提出,石化行業已觸底,未來行業的走向取決于供和需兩個方面,在本輪的周期中,由于短期供給的過剩,需求的恢復高度和速度顯得尤為重要。當需求增加將產能過剩的缺口補上之后,行業將重新進入周期的景氣上升通道。從長期來看,全行業供需緊平衡的基本態勢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
石化行業新階段
殷孝東認為,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的明確化有利于石油石化行業,特別是煉油加工企業,比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上海石化等。在整個石油產業鏈中,原油價格的定價和石化產品的定價已經率先市場化,只有煉油環節的定價始終在政府管制范圍之內,盈利能力受到影響。
盡管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的出臺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定價市場化,政府在特殊的行業情況和經濟背景下,仍然有可能調整價格,但和以往的定價方法及政府定價相比,仍然邁出了一大步。
具體來看,當國際市場某種原油某一天或某幾天價格變化較大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會調整,但是當國際市場相關油種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國家可能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在目前國內原油進口依存度達到50%的背景下,成品油定價的變化不僅可以促進國內能源效率的提高,對煉油行業的長遠發展也將帶來好處。成品油價格將反應國際原油市場的變動和生產企業的加工成本。
成品油調價機制提升行業估值水平。截至5月,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由去年同期凈虧損449億元轉為盈利448億元,主要得益于新成品油定價機制的順利實施,利于煉油企業獲得穩定利潤,增厚業績,使得目前煉油業務已成為兩大公司業績的主要貢獻板塊。
同時,在油價上漲的背景下,石油類資產的配置吸引力提升。根據中信證券對在石油價格(WTI)在40美元-90美元/桶期間,對石油開采類和煉油類公司做的業績敏感性測試。以中石化為例(見表2),可以看出在油價上升至60美元/桶以后,對公司的業績敏感度增強,成品油價格調整給公司帶來的正效應開始增加。
特別是在80美元/桶的油價上,公司業績進入最佳區間。若油價繼續上升,對中國石化的邊際貢獻減弱,對中國石油繼續正貢獻。所以在油價小于60美元/桶,優先選擇中石化,當油價大于80美元/桶,優先選擇中石油。
裘孝峰的測算也是如此,在油價比較低的時候,中國石化的業績高過中國石油,而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往上走,中國石油的業績表現出更大的彈性。而且,在原油價格上行的時候,成品油價格不動的情況下,中國石化業績受損比中國石油大。此外,中國石化的原油物流鏈時間比較長,能夠承受較長時間的調價滯后。
此外,石化行業還有規律可循。殷孝東從2002年-2008年歷史石化周期來分析,發現行業有三個特點。一是產品價格走勢基本與行業預期一致,隨著行業景氣復蘇,各類產品價格與原料的價差擴大的依次順序是:基礎原材料>成品油>合成纖維>合成塑料。
二是油公司盈利跟隨油價,最佳盈利時期在油價高點之后出現,煉油和化工企業盈利高點出現在油價高點之前。
三是在油價和行業景氣低迷時,市場給予油公司和煉油企業的估值相對較高,隨著油價和景氣指數上升,由于盈利提高,估值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