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游戲玩得歡 年報“高送轉”滿天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3:38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新浪提示:本文屬于研究報告欄目,僅為分析人士對一只股票的個人觀點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聞報道,新浪不保證其真實性和客觀性,一切有關該股的有效信息,以滬深交易所的公告為準,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近期市場的持續下跌并未妨礙上市公司年報高送轉的熱情,每10股送10股,每10股送5股轉增5股……伴隨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年報同時出爐的,是此起彼伏的“高送轉”消息。當投資者拿著往年的送轉尺子衡量今年的年報時,猛然發現,今年高送轉公司的數量和比例都明顯增多。上市公司為何如此慷慨大方?高送轉真是天上掉餡餅嗎? 高送轉揭秘?做大市值推高股價 先讓我們來看看上市公司積極高送轉 背后的真實動因,正所謂風險與機遇并存,只是,很多上市公司是將機遇留給了自己,將風險轉嫁給了市場和投資者: 動因一: 建設成本最低的“形象工程” 時至今日,盡管流動性過剩的討論仍不絕于耳,然而事實上,來自宏觀層面的緊縮貨幣政策、通貨膨脹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壓縮利潤空間等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業通過銀行渠道融資的困難和成本,資金瓶頸成為企業擴大業務面臨的一大難題。這樣一來,對上市公司而言,將未分配利潤最大限度地留在公司成為最現實也是最明智的選擇,高送轉作為分配方式成為最好的選擇。 眾所周知,所謂送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發放股票作為紅利,送股后,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并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股價也相應降低,而所謂轉增股本是資本公積金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并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結果與送股相似。很明顯,送股、轉增都只是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內部各項目間的調整,事實上公司的“真金白銀”沒有減少一分錢。在股市上,上市公司不花一分錢,卻塑造了“積極上進”的良好形象,何樂不為呢? 動因二: 擴股為再融資做鋪墊 細讀高送轉公司年報,我們不難發現,今年的高送轉方案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高送轉往往還伴隨著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例如,泛海建設(000046)向大股東泛海建設控股有限公司發行3.8億股A股,以購買相關的房地產資產,而泛海建設此次推出10送6轉4派0.667元的分配預案;推出每10股轉增10股并派現金0.7元的保利地產(600048)也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3億元公司債;中小板的寧波華翔(002048)本次推出了10轉增8派1.1的分配預案,與此相時的,是寧波華翔非公開發行4000萬A股的融資計劃。此外,安泰集團(600408)、國脈科技(002093)等高送轉公司也都提出了再融資方案。分析人士認為,對于有再融資意愿的上市公司而言,高送轉能夠擴大股本,除權之后,股價降低,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就相應提高,這就為再融資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有利條件。因為,滬深股市存在著一種“低價股溢價”效應,低價股往往意味著不久的將來會有較大的市場漲幅。 動因三: 股東利益趨向一致 做大市值 股權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所有股東同股同權,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隔閡得以消除,在利益一致的背景下,昔日的大股東從一心“掏空”上市公司,搖身變成了積極“注資”上市公司。目前,對管理層采用市值考核及股權激勵機制等與市值密切相關的考核方式,成為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的選擇。這樣一來,上市公司選擇高送轉,便有了維護股價做大市值的動力。加之滬深股市歷來都有高送轉后填權的慣例,投資人買這些題材股的心態,無論是在高送轉之前炒預期,或者是在高送轉之后做填權行情,對推高上市公司股價、做大市值,都是大有幫助的。 目前A股市場內憂外患,去年上半年單邊上漲的牛市行情早已遠去,面對弱勢畢現的市場,很多上市公司都非常清楚,或許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高送轉是他們維護股價做大市值的最有效的”強心劑”,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動因四: 兩大資本聯手限售股高價套現 數據顯示,2008年全年將有800億股本、價值1.6萬億的各類限售股解禁流通,涉及的上市公司近千家,1.6萬億的資金需求,是2007年中國股市融資總額的2倍。可以說,限售股解禁將是08年市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規模達萬億的流通股一旦卷入市場的牛熊博弈之中,對做多的一方無異于是一次慘烈的絕殺;更重要的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眼光是不一樣的,對于金融資本而言,二、三十倍的市盈率是比較便宜的,而對產業資本而言,十幾倍的市盈率或許已經非常滿意了。因為那可能是需要他們辛辛苦苦做十年才能賺來的錢,畢竟,經過上市公司多年的分紅回報,對很多大小非限售股來說,他們的持股成本接近于零甚至已經是負數了,一旦解禁,他們拋售兌現的欲望是可想而知的。當然,正所謂不賺白不賺,如果在他們拋售之前,上市公司能再為他們做一次貢獻――通過高送轉,進一步推高股價,無疑是最好最爽的。 動因五: 機構借“高送轉”出貨 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轉方案,機構往往是促成的“幕后推手”之一。這一點,在前幾年“做莊”盛行的市場中,早已是屢見不鮮,隨著市場的規范,“做莊”已越來越難,這是沒有疑問的。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時至今日,機構對上市公司分配預案的影響仍不容小覷。一位資深券商高管就曾坦言,上市公司的很多高送轉方案都是在機構的要求下出臺的,機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吸引散戶參與,使股票有更好的市場表現,借以全身而退,完成勝利大逃亡,留下不明就里的中小投資者在高位“站崗放哨”。建倉――拉高股價――高送轉傳言吸引散戶――兌現出貨,一個陳舊卻又屢試不爽的炒作方式。 高送轉泛濫 沒準會成陷阱 從目前情況看,大比例擴股已經不是業績高增長、高凈資產“雙高”上市公司的專利了,試想一下,當高送轉不再稀缺,它還能像以往那樣花枝招展吸引人嗎?當高送轉成為常態,那些低送轉薄分紅甚至一毛不拔的公司會誘發新的做空動能嗎? 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高送轉”的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凈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而市場對高送轉的”迷戀"由來已久,這是中國特色的股市文化,存在著很多誤區,更隱藏著不少“陷阱”。就其本質而言,高送轉不過是一個數字游戲,并且是一個危險的數字游戲,投資者值得警惕。 從以往市場的經驗來看,盡管每一輪牛市中,投資主題可能出現更替,但每輪牛市,高送轉的個股將演繹搶權、除權、填權的火熱行情,似乎已是“亙古不變”的規律。當年的四川長虹、深發展就是在搶權、填權的反復走高中完成牛市周期的。表面看來,由于高送轉幾乎對所有的人都有利,容易得到各方的支持,然而,撥開上市公司高送轉背后的迷霧,我們驚訝地發現,其實,高送轉對上市公司來說,是不花錢的“餡餅”,對中小投資者來說,則更多的是“陷阱”。 歷史不能說明一切,但歷史可以引以為鑒,讓我們看看幾只著名的“高送轉”股的歷史宿命: 深發展是靠高送轉完成擴張的典型。1996年深發展推出“10送10”的分配方案,由此走出了一輪蔚為壯觀的搶權、填權行情,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股價上升了300%以上。其后眾多上市公司推出了類似的高送轉方案,而股民對這類股票的追捧也近乎狂熱,以至于有莊家放言“做莊太容易,只要十送十”。東方電子、四環生物等個股的歷史,無不是中小散戶的血淚史,這些股票在股本高速擴張的同時,業績卻節節敗退。另外一只“神奇”的股票當屬中體產業,該股每次股價大幅拉升之后,必有高送轉消息相伴,讓人不得不感嘆消息與炒家之間的配合之默契。然而,最后的結局怎樣呢?無非是中小散戶高位套牢,莊家勝利出逃,類似的心酸故事可謂俯拾皆是。當然,也有蘇寧電器這類股價翻10倍的高成長公司,但必須明確的是,其根本原因是公司的高成長性而非高送轉題材。 結論:不要迷戀高送轉 認清成長性的實質 高送轉揭秘?數據說話 78家公司高送轉 比例飆升三倍 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已公布2007年年報的上市公司共計366家,其中238家公司公布了07年分配預案分配預案。 已公布年報的公司中,分配預案有高送轉計劃的公司不在少數,每10股送轉超過5股的上市公司共計78家,占已公布年報的21%。其中,每10股送轉10股的有38家,占已公布年報公司的10%。截止目前,07年的高送轉公司已超過2006年全年水平,經統計,2006年近1400家公司年報分配時每10股送轉超過5股的僅75家,比例約5%。也就是說,目前高送轉公司占比急升了三倍以上。 計劃高送轉的上市公司無疑都是業績表現較佳的公司,其中“送轉王”當屬馳宏鋅鍺,以“每10股送5股轉增5股派20元(含稅)”的分配方案高居送轉榜首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產龍頭保利地產和金地集團每10股送轉高達10股,招商地產每10股送轉也達5股。 高送轉揭秘?數字游戲 “兒童思維”助力高送轉炒作 為什么高送轉這樣一場并不復雜的數字游戲會吸引這么多參與者? 西瓜吃兩塊還是吃一塊 究其根源,是一種“幼稚可愛”的“兒童思維”在作怪,這種思維可以用如下的小故事詮釋:年幼時,鄰居家買了個大西瓜,因人多每人只分到一塊。但家中的小男孩一定要吃兩塊,關鍵時刻父親來了個“腦筋急轉彎”,把這塊西瓜拿進廚房切為兩塊,這才滿足了小男孩的要求。 不難看出,我們的A股市場股價定位和炒作的邏輯顯然走入了一個自相矛盾的死胡同,我們似乎在股市上再次看到了鄰家小男孩的身影――他只關心西瓜的塊數而忘記了西瓜的大小。 關鍵看個股成長性 撥開高送轉背后的迷霧,對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盲目參與高送轉題材的瘋狂炒作是一種危險的數字游戲。 建議投資者最好不要把高送轉題材當成重大利好,至多視為一般性利好,以短線參與為主,長線投資則關鍵看具體公司推出高送轉之后,其業績的增長能否跟得上股本的擴張速度,并以此作為選股的依據,如果該上市公司確實具有高成長性或其他實質性利好題材,才可考慮進行長線介入。畢竟,高送轉后需要上市公司的業績持續成長予以配合,否則股價走勢就有曇花一現的可能。 記者感言 投資理念仍需培育 事實上,在海外成熟市場,市場主流的價值投資理念是不鼓勵高送轉的,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在于長期持有公司股權以獲取分紅收益。高送轉代替分紅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是不利的。但在我國,由于中國特色的股市文化,由于市場多年以來形成的慣性思維,投資者一直都將高送轉看成了股價上漲的理由。這種情況只能說明我們的市場仍然不夠成熟,價值投資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但是,無論投資者是以短線思維還是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對于那些缺乏業績成長作為支撐的高送轉類股票,都是應該堅決回避的。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