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信證券市值管理案例分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13:46 《董事會》
新浪提示:本文屬于研究報告欄目,僅為分析人士對一只股票的個人觀點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聞報道,新浪不保證其真實性和客觀性,一切有關該股的有效信息,以滬深交易所的公告為準,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三年成就世界第八大券商——中信證券市值管理案例分析 僅三年多的時間,中信證券的總市值增長近十倍,速度之快令同業望塵莫及。截至9月26日,中信證券市值達到407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老牌投行雷曼兄弟,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排名第八的券商 文/牛麗靜 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全流通時代后,市值成為上市公司實力的綜合體現,中國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意識逐漸增強,市值管理動作明顯增多,市值管理成功案例不斷涌現。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巧妙運用市值管理的各種策略,提高了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業績增長強勁;改善了公司價值在市場的表現,市值增幅可觀;增強了價值創造和市場表現之間的關聯度,市值反映公司價值合理、充分;保護了投資者利益,股東回報喜人。 這些上市公司通過對市值管理策略的運用進入了業績提升——市值增長——投資者權益增加的良性循環,也帶動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和諧發展的新階段。 反周期策略成就“世界第八” 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成功案例中,中信證券可謂典范,不僅市值管理意識的覺醒更加超前,而且對市值管理策略的運用更加巧妙和嫻熟,尤其是對反周期策略的運用,為其行業龍頭地位的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市值管理已經成為中信證券的綜合戰略工程,在持續的市值管理的過程中,中信證券的規模不斷壯大,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市值不斷增長。截至今年9月26日,中信證券市值已經超過美國老牌投行雷曼兄弟,成為全球市值排名第八的券商。 中信證券對反周期理論的運用體現在“低吸”和“高拋”,即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吸納股權,在市場繁榮的時候擴張股權。 2001年以后,中國股市步入長達五年多的漫漫熊途。上證綜指從2001年6月14日的最高點2245點一路跌至2005年6月6日的最低點998點。股指不斷下滑,證券行業慘淡經營,正是在這個時期,中信證券的反周期收購不斷高漲。 2003年10月,中信證券以1億元收購萬通證券30.78%的股權。之后,中信證券幾次增持,至2004年底,中信證券已持有萬通證券73.64%的股權。 2004年9月,中信證券展開要約收購廣發證券的計劃。一個月后,這場股權爭奪戰以中信證券失利告終。但是,中信證券步步為營的收購行動并沒有終止。 2005年8月,中信證券聯手建銀投資重組華夏證券,成立了中信建投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出資16.2億元持有新公司60%的股權。 2005年9月,中信證券啟動收購金通證券的計劃。一年之后,中信證券的全資子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正式成立。 借助一系列的收購行動,中信證券一舉確立了其行業龍頭地位,營業部數量從當初的45家增加到165家,總資產從2003年底的118.1億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636.3億元。 而在此期間,中國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意識仍未覺醒,市值管理處在無意識、被動和片面的狀態。但中信證券對市值管理的重視和對市值管理策略的運用顯然更具前瞻性和超前性。 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順利完成,股市由熊轉牛。隨著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中信證券的市值管理策略也發生了轉變。上證綜指從2006年8月初1500點附近一路上揚,至今年5月底,上證綜指達到歷史最高點4335.96點。這段時期,中信證券開始連續融資。 2006年,中信證券定向增發5億股。 2007年8月,中信證券二次增發3.34億股,募集資金總量約為250億元,增發價格為每股74.91元。據統計,中信證券此次的增發價格刷新了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最高發行價,融資額也創下了公開增發融資額的新紀錄。兩次再融資,中信證券用較少的股份獲得了更多的資本。 同時,中信證券計劃最快于今年年底赴香港上市,集資規模將達234億港元。如果這個目標得以實現,中信證券將成為首個在海外發行上市的券商,也是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券商。 正是通過對反周期理論的反復運用,采取“低買”和“高賣”的策略,中信證券的規模不斷擴大,資本實力大大增強,內在價值創造能力和價值實現能力大幅度提高。中信證券的總市值已從2003年底的194億元提升至2006年底的816億元。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進入千億市值上市公司的行列,僅三年多的時間,中信證券的總市值增長近十倍,速度之快令同業望塵莫及。 僅2007年初至今,中信證券股價強勁增長近3倍,市值膨脹了294億美元。按彭博社的統計,截至9月26日,中信證券市值達到407億美元(美元對人民幣匯價按7.5計算),已經超過美國老牌投行雷曼兄弟,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排名第八的券商。中信證券市值比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高出88.4億美元,超過貝爾斯登244億美元。 中信奇跡的啟示 中信證券的市值管理在中國A股上市公司中具有示范效應,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值得其他上市公司借鑒。 首先,中信證券市值管理案例證明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學者認為,市值等于股本乘股價,市值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管理股價,但是股價是市場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市值可以不管、沒必要管、也沒有辦法管。但是,中信證券的案例說明上市公司有必要進行市值管理,管與不管大不一樣。 第二,上市公司有沒有真正意識到市值管理的重要性,體現在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是“真管”還是“假管”。中信證券的市值管理不是喊口號,而是腳踏實地地執行。 “真管”是上市公司根據市場環境、公司現狀和發展戰略,確立市值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各個層面,包括經營班子、公司治理、資本運作、投資者關系管理等方面統一認識,進行組織建設和資源配置。”真管”還體現在上市公司長期持續地進行市值管理。 “假管”則是形式上的市值管理,或者只是喊口號,根本沒有實際行動,或者只是一時興起,短時間的管理,或者形式上有市值管理的制度,但是沒有執行。 第三,市值管理需要上市公司積極、主動的管理。市值管理不等于危機公關,不等于滅火,有事才管,沒事就不管。 最近,某上市公司欲增發股票,但是市場近期出現了調整,其公司股價也跌破了之前預期的增發價,使其增發行動不能順利進行。這時,公司管理層才想到向專業人士咨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被動管的典型。如果這家公司具有主動的市值管理意識,并從制度上進行保障,就能對增發價的預期有更為準確的判斷。 “主動管”可以防止危機事件的發生,而“被動管”則是臨時抱佛腳,屬于亡羊補牢,即使能補救,也不會有好的效果。這與消防異曲同工。如果事先具備充分的消防意識,從制度、人員、裝置等方面建立了消防體系,就可以更好地預防火災的發生。即使有火災發生,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更低的成本將損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最后,市值管理要重科學、輕感覺。市值的背后是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管理團隊、治理結構、投資者關系等影響公司價值的多個因素和環節。因此,市值管理是一項綜合戰略工程。 市值管理的科學性還體現在,從技術層面,市值管理講究策略、時機、對象、方式和機制。因此,如果不講究策略、不突出對象、不選擇時機、規章制度不規范,就屬于偽科學的市值管理,市值管理的效果肯定不好,市值管理的目標肯定達不到。 中信證券對市值管理策略的運用,是其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執行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市值管理需要上市公司具有對行業發展周期準確的判斷能力。其次,果斷的決策能力也是市值管理目標得已實現的必要條件。在準確判斷的前提下,上市公司決策層要敢于拍板。如果沒有果斷的決策。最后,決策要能迅速、有效地落實到行動上。否則,決策就是空中樓閣。 市值管理:既要科學,也要藝術 市值管理不僅包括投資者關系管理,更不能局限在信息披露的層面。它是涵蓋公司經營戰略、團隊建設、治理結構的改善、規章制度的健全等多個層面的。 中信證券市值管理的案例說明,市值管理不僅需要科學,也需要藝術。但是如果違反了事物發展內在規律和市場規則,就算不上真正的藝術。只有在正確和有效運用基礎上的市值管理,才能稱其為藝術。 因此,科學的市值管理應基于公司內在價值的提升達到市場表現最大化的目的,不能濫施財技,盲目追求市值最大化,做出操縱股價、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 一個市值管理水平高的上市公司,不僅會努力提升公司內在價值,同時其內在價值也能被市場充分地反映。即使在弱有效市場,公司的內在價值和市場表現出現背離,上市公司也會選擇正確的策略增強二者之間的關聯度。對于投資者來說,這些上市公司就是品質的保證,可以使投資者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白馬”。 那些在市值管理方面欠缺藝術,甚至沒有市值管理意識的上市公司,可能具有較好的價值創造能力,但是不注重其價值實現,對于內在價值被市場嚴重低估計的狀況采取漠視的態度。作為一家公眾公司,這是對股東不負責任的表現。因此,這部分上市公司應增強市值管理意識,提高市值管理能力。對于投資者來說,這些上市公司可謂“黑馬”,具有相對較大的投資價值。 另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運用財技進行市值管理的能力較強,但市場表現遠遠超出其內在價值,不利于公司的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因此,這部分上市公司應提高價值創造能力,同時謹慎運用市值管理技巧。對于投資者來說,這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相對較小,可能存在較大的風險。 只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具有科學性、藝術性和可持續性,才能迅速提升中國上市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和價值實現能力,為投資者創造更多的財富。為此,中國資本市場才能步入和諧發展的軌道,建立起新的股東利益至上的股權文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