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石煉化的利益是誰的利益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0:48 每日經濟新聞
作為中石化集團旗下主要煉油公司,S石煉化(下稱“石煉化”,000783)正在走出一波業績與股價完全悖反的行情。 一系列的財務報告所披露的數據令人擔憂。2006年三季報顯示,與上年度期末相比,公司總資產、股東權益、每股凈資產、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每股收益等主要財務指標處于勢不可擋地急速墜落過程中:股東權益(不含少數股東權益)從上年度期末的893181598元急降至-672589650元,降幅為-175.30%;每股凈資產從上年度期末的0.77元降至報告期的-0.58元,降幅為-175.32%;現金流量金額在報告期為-795294644,從年初到報告期末為-940859451.00,比上年同期減少-448.73%,減幅驚人。每股收益自然也呈負數,報告期為-0.57元,與上年同期比,降幅為-45.08%。公司十分“盡責”,接連發表預虧報告:繼8月16日發布今年1-9月份預虧公告后,于10月24日再發2006年度業績預虧公告。 虧損的理由是一貫的,即年初以來原油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到位。對于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創本年度新低而公司業績卻越來越糟糕的情況,公司有其自己的解釋。公司董秘在10月2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俄羅斯原油供應商尤科斯石油公司破產,公司全年加工原油量預計減少近40萬噸,目前尚無調配方案。另外,三季報顯示受前期庫存及原油計價期影響,以及原油價格下降帶來的產品價格下跌壓力,預計四季度仍將虧損。 僅從業績上來看,似乎一再印證這是一個根本不值得投資的公司。但吊詭的是,就是這樣一個自毀形象連連發布紅色警報的公司,卻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石煉化的股票價格從年初開始進入上升通道,從1.5元左右一直升至8元左右。 投資者的狂熱未必無理性,業績數據每況愈下的公司未必真是衰如朽木。 中石化一直在尋覓以一種在他們看來最優的方式整合石煉化,或賣殼,或回購,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但地球人都不知道的是,如果賣殼,中石化會以什么價格回購石煉化股份擁有的全部煉油資產,買殼方又會將什么類型的資產以什么樣的價格置入上市公司?須知,中石化也許盤算的是,石煉化連年虧損,其擁有的煉油資產就不值什么錢,過往對旗下的上市公司的整合中,小股東、相關的監管機構不都是萬馬齊喑,讓中石化在捍衛國家利益的大旗下順利過關了嗎?小股民的如意算盤是,石煉化本就是一個按中國證監會的要求三分開、獨立運作、獨立核算的獨立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連年增長,主營業務連年虧損的政策性虧損公司,是中石化讓他虧的,是成品油定價機制讓他虧的。石煉化虧了,中石化不怕,他有財政部的補貼;石煉化虧了,石煉化的管理層不怕,因為中石化考核的是他們的煉油量,我們小股東不能也不會不明不白地同虧。 但過往的故事告訴我們,那些國有類的大鱷,對其屬下的公司,用之時視其為獨立上市公司,不用時棄之如敝屣,甚至在國家利益旗號下要挾監管部門和小股民。對此,公眾應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石煉化的一系列經營行為與其業績的指向相反,似乎大股東對公司極有信心,給市場追捧提供了足夠的理由。公司新建100萬噸汽柴油加氫精制裝置完工投產,設計原油加工能力由350萬噸/年擴容至500萬噸/年;公司斥資1596萬元投建的高壓醇解法生物柴油綠色加工工藝中試裝置已完成。這說明公司真正的掌控者對未來市場前景看好。公司的巨虧或者是暫時現象,或者根本就是煙幕彈。 公司董秘提出的虧損理由同樣令人生疑。原油價格下降帶來的成品油價格下跌壓力目前還停留于經營者的想像之中,發改委屢次表態透露出的是相反的信息。尤科斯公司破產早有信息,公司未能早作準備,并且以公司存貨之充裕,應不至于受太大影響。截止第三季度期末為存貨為1255697442元,第一季度期末為942122007元,多出31357543500元,其中大部分由母公司中石化供給,子公司的虧損成為母公司的贏利!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的下跌卻是實實在在的利好。石煉化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無論油價升也好跌也好,公司穩賠不賺,且越賠越多。 從以上分析可知,公司雖然看好市場前景,卻同時希望股價下跌,這才是公司屢屢報虧且虧損額越來越大的主因。怎樣的公司會如此行事? 石煉化的殼資源出售幾乎呼之欲出。石煉化的股權結構集中而簡單:總股本115444.43萬股,第一大股東中石化獨家持有79.73%的法人股,中石化對石煉化一言九鼎。 中石化私有化浪潮涌動已久,勢在必行。到目前為止,中石化用賣殼方式整合了湖北興化、中國鳳凰,用現金回購方式回購了齊魯石化、石油大明、揚子石化和中原油氣,在香港市場以現金方式吸收合并了北京燕化和鎮海煉化。在上述交易中,為了達到減少交易成本的目的,都用過打壓股價的利器,如利潤巨額報虧,以及對存貨跌價準備等完成計提等常規做法。這樣做的好處是換了個干凈的殼資源,將煉油資產最后來個大挪移,正符合急需借干凈、廉價之殼上市的企業所需。 殼資源之所以值錢,無非是事實上的行政審準人為造成的殼資源短缺所致;無非是大股東可以獨自操控資產定價,私授控制權與屬意的下家。石煉化這樣的企業,已完成市場發展初期的融資階段性任務,本來是所費不多所得甚多,現在適時退出,一舉擺脫股改對價糾葛,還平白可得一筆賣殼費,可謂一舉數得。 于是,我們看到出售殼資源的過程中貍貓換太子的好戲。在這出戲碼中,唯一真正受到損害的是流通股股東的利益,他們在煉油企業扭虧的前夕被摒棄為利益的局外者。這種操控有違資本市場所有投資者權利平等的鐵律,與證券監管部門再三強調的一視同仁保護中小投資者的表態唱對臺戲,也是對于《公司法》《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公然對抗。 與流通股股東為敵,正說明類似石煉化這樣的上市公司缺乏獨立的公司品格,從誕生之日開始,他們就是母公司的附屬物。這從2005年12月國家財政部給予中石化集團100億人民幣政策性補償,由母公司分配給石煉化2.34億元人民幣就可見一斑。這些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存在先天不足,由此也影響到上市之后的獨立價值判斷,缺乏獨立性的后果就是對母公司的訓誡亦步亦趨,唯控股股東利益馬首是瞻。公司上市之后本應具有公共性,其利益不僅與控股股東,也與流通股股東緊緊捆綁在一起,這是促使投資者認為此類上市公司具有獨立品格的根本理由。在更深廣的意義上說,這些脫胎于集團母公司的子、孫公司的獨立性與資本市場的公平性密切相關。 很不幸,現在我們看到了相反的一幕,這些公司從上市到回購或者出售,命運完全操控于控股股東。現在,他們終于要回歸于母體了。控股股東的利益必然是上市公司的利益皈依嗎?當中石化等母公司的利益與普通投資者出現明顯悖反時,市場有怎樣的機制可以平衡明顯的股價操控行為以維持公平態勢?進一步說,在國資公共財政體系尚未理順之時,中石化這樣央企的利益果真是全體國民的利益嗎?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