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業股份后股權時代企業發展采訪札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4日 09:21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回望篇):沉淀的靜與動 劉宇平 東北工學院有色金屬冶煉專業82年畢業生高良賓曾說,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葫蘆島這個海濱小城的脫俗之美。上大學后,才知道了鋅廠那幾根聳入云天的大煙窗和彌漫在海天
后來,他真的來了,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同他當年理想意境的轉換,他和這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乃至亞洲冶煉行業的“航母”式企業一道,在航行了幾十年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段淺灘和困境,又注定在其發展道路上制造一個明亮的拐點,這個拐點與制約鋅業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近年發展幾大因素之間的距離,是否應該就是鋅業股份從沉淀到升華之間的距離。我相信他已看到這段距離。 …… ———摘自記者手記 如果有哪一個幸運的鋅業股份投資者恰巧在那一天造訪葫蘆島鋅廠,再如果他(她)正好在那個時刻推開集團公司會議室的大門,并被滿場雷鳴般的掌聲淹沒,他(她)肯定不會立刻意識到,他(她)手里的股票已經隨著公司高層領導的調整而要發生質的升值。 2005年10月25日,金秋艷陽。 2005年10月25日,鋅業股份五層辦公大樓中共傳出十余次掌聲,新任董事長高良賓在第一次召開的黨政聯合辦公會上發表了施政演講。 2005年10月25日,鋅業股份和集團公司縱橫十幾平方公里的廠區,便開始處于一種久違的亢奮之中…… 驚 蜇 我相信這樣的觀點:中國證券資本市場走向規范并健康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中國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必須出現的一種浴火重生式的再生過程。這需要一種撞擊,更需要一種勇氣,抑或一種感悟。 鋅業股份,這個昔日中國冶金行業的“鋅老大”,在中國證券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最熾熱的時刻,正在做著其歷史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一次自我燃燒式的重生。從2005年10月公司整個領導班子調整之日起,公司就呈現出全面的“驚蜇”狀態。 而這時,中國資本市場的股權分置改革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運動正在掀起第一輪高潮。這是巧合,也是必然,鋅業股份的運轉齒輪已理所當然納入中國資本市場重大變革的軌跡之中。 兩個月后,在2006年新年鐘聲敲響之前,國際鋅市場LME期鋅價格已漲至1907美元/噸,較2004年同期上漲53.4%。跨過元旦后,LME期鋅價格仍在繼續攀升,一度躍過2400美元/噸的大關,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在這個價格高度面前,企業發展的本能強烈地刺激并催生鋅業股份的各種機能,高良賓和他身后兩萬多冶金人一樣,興奮而緊張地快速整合企業龐大繁復的鏈條和程序,快速收集、過濾各種行業最新信號,快速、果決、甚至痛苦地抉擇著、糾正著歷史慣性的偏差。高良賓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在機遇面前,鋅業股份必須快速恢復活力,增加動力。必須實現新的跨躍式發展,并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以鋅為主導產品的產業鏈條的各項改革,不然,我們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我們的投資者。 擁有70余年厚重冶金歷史的鋅業股份當然已清楚地看到,2005年以來,國際國內有色金屬價格一路狂飆式地飛漲,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相繼關閉一些鋅冶煉企業并壓縮了生產能力后,處于工業化中期,鋅消費增長需求旺盛的中國,必然成為鋅進口國,他們意識到,未來幾年,國際鋅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他們也認識到,要想重新實現回歸,首先要做的就是最大化占有原料資源,迅速提高產能。 2006年3月6日,當我采訪完高良賓之后,站在鋅廠一整幅快速律動的生產實景之中時,我知道了什么時候叫熱火朝天,什么叫大任在肩。 這天正是農歷的“驚蜇”,我觸摸到了中國上市公司質量復興的一個局部熱度。 資源鏈 資源,還是資源,沒有哪個時刻,鋅業股份關于對鋅、銅原料占有的欲望會如此強烈和貪婪。他們的胃口在變大,且必須變大,在公司復興升華的整個戰略布局中,重塑資源鏈,徹底解決過去原燃料供應緊張、產能萎縮的瓶頸問題乃是關鍵。 在好的市場背景下,公司必須贏得更大的效益。 而重塑資源鏈,必先解決資金鏈。兩個鏈條是公司賴以生存的生命線。 高良賓明白,鋅業股份高管層也清楚,鋅業股份的重新崛起,必須完成其經營思維和對行業認識的升華與飛躍,完成對資源控制的認識和轉化,這種轉化應該是從過去的靜態到現時期的動態,由被動到主動。高良賓說,這是現代冶金企業在發展中必須完成的一道作業,在資源時代,過去那種“冶煉企業是爺爺,礦山是孫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曾經無比輝煌過的葫蘆島鋅廠,創造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建設史上的奇跡,20世紀90年代,通過實施轟轟烈烈的“三廠一改造”,一躍成為亞洲最大的有色金屬冶煉基地,從規模到效益都處于中國有色金屬行業中的霸主地位。雖然由鋅廠以募集方式在92年設立的鋅業股份在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使公司獲得較快發展,但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所造成的慣性,使公司纏上了沉重的債務,體制與機制等矛盾問題,2002年以來,在眾多歷史包袱的壓迫下,鋅業股份的發展已步履艱難。特別是進入2005年后,公司所面臨的市場和企業的兩大形勢,可謂冰火兩重天。一面是鋅價飛漲、銅價飛漲,一面是因原料、燃料供應緊張,產能被迫壓縮,再壓縮,甚至賺不到錢。 在鋅業股份,處于公司發展的十字路口與轉折關頭,“關鍵先生”高良賓帶領處于燥動中的公司走了關鍵的一步棋:要通過兩三年時間,集中力量把鋅業主營鏈條做大做強,實現良性循環。這就意味著必須最大限度開足馬力,加大生產來搶占市場。而開足馬力生產首先要解決的是原料的庫存與供應。 在采訪鋅業股份解決原燃料這個環節當中,我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上市公司或一個普通企業,提升運營與發展質量,是否應首先站在更高的層次看企業內部環節上的關鍵問題,是否應設定更大的行業景深來擴大經營的視野。可喜的是鋅業股份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這種提升,所以后面的局面自然生動起來。 結果與過程都非常精彩。在高良賓一手策劃并導演下,鋅業股份大開大合地完成了對原料資源的“搶占”運作。他們用新的管理模式向礦山們傳遞著公司全新的發展理念,迅速有效地建立了能適應市場變化的營銷機制。把原料緊張、資金短缺這兩大制約公司發展的因素,消除在對計劃經濟營銷模式徹底改造的革命之中。變過去對礦山鋅礦資源需求的被動,為現今主動戰略出擊戰略性占有的主動。 這應該是鋅業股份最具生命力和變革力的表征:從陸路到水路,在有限的資金運作出最大資源調動的大背景下,一車車一船船鋅精礦、銅精礦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運進廠里。同時針對國內礦資源僧多粥少的局面,鋅業股份的采購之手堅決地伸向了國際市場,多渠道建立穩固的原料供應基地,徹底打破昔日的原料制約生產發展的瓶頸,公司實現了庫存從3000噸到20000噸的巨大飛躍。資源鏈和資金鏈“活”了,生產和效益立刻立竿見影,據公司權威部門數據統計,從高良賓上任后僅一個月,公司可開動的設備全部高速運轉起來,當月便提高有色金屬產量4000多噸,僅2006年1-2月份當月的產能和利潤,就超過去年同期的100%。數字不能說明全部,但數字肯定代表著一種狀態和意義。在資本市場呼喚上市公司提高公司質量,并大力推行股權分置改革,為廣大投資者建立穩固的利益之源、利益基礎的大背景中,數字所代表的更應是公司健康發展的價值內涵。 早春二月,高良賓和鋅業股份向投資者交遞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證券時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