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0月30日電(王凱蕾、廖飛)籌備長達10年之久的創業板30日正式開始上市交易。統計數據顯示,首批上市的28家企業的平均市盈率接近60倍,明顯高于目前主板A股平均市盈率與中小企業板的平均市盈率。一些人對此提出風險警告,但也有專家認為,這只是“成長的煩惱”,對于創業板這一新生事物,各界應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呵護其健康成長。
據統計,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平均股價超過24元。宏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程文衛表示,高估值發行,已基本上透支了未來2至3年的成長空間。業內人士透露,基于存在炒作空間的判斷,投資者、發行人、保薦機構都傾向于推高價格,上市之后則仍有動力去繼續推高股價,由此使得股票價格離公司價值漸行漸遠,風險積聚。
超募資金如今也成為各上市公司“幸福的煩惱”。據了解,首發28家公司原預計募資67.36億元,而實際募集資金高達14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平均每家超募約2.8億元。
五礦證券總裁助理劉釗指出:“上市公司超募率高企源于創業板的新股申購踴躍而導致的高市盈率。中國股市‘新股不敗’的慣性思維助推了創業板的高市盈率,事實上如今的股票發行定價是由券商定價,而作為承銷人的券商當然希望價格越高越好,股民對新股的非理性追捧造就了高市盈率發行股票的現實條件。”
“對于首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而言,一級市場市盈率越高,二級市場轉嫁的風險越大。超額募集的資金對上市公司來說既是福音,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投資壓力。”廣發證券投行綜合管理部總經理蔡鐵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