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航
9月25日,首批10家創業板公司成功IPO,盡管其發行市盈率較高、數量較少,交易規則并非完全意義的創業板模式,但創業板股票的成功發行與上市步伐已拉開帷幕。從創業板對A股主板市場的影響來看,筆者認為創業板將對A股市場產生深刻影響,而非一些市場人士認為的“影響不大”。
首先,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的競爭加大。從資本市場發展來看,代表民營經濟的創業板經過10年多爭論與準備才出臺,而代表國有經濟的主板在上市、再融資、重組救贖等方面享受多年較好的政策扶持,但可以肯定的是代表民營經濟的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中是不可忽視的崛起力量。創業板此次的開閘,不僅說明中小企業在上市融資和產業發展上可以實現跨越,同時將加大未來與同類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這也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與現實的。因此筆者認為創業板的開設將加大與主板國有企業特別是同類型企業的競爭格局,進而使得一些業績極差、產品技術落后的上市公司出現經營困難和市場淘汰。
其次,創業板將使得A股主板“殼資源”降價或者退潮。從中國目前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的企業來看,規模非常龐大。以往一些地方政府通過這樣或那樣的形式,使得一些業績極差、面臨退市的上市企業通過重組而勉強存活,以保存“殼資源”。通過此次創業板的推出,主板市場一些“殼資源”面臨退潮的可能,而上市條件越寬松,這種影響將越明顯。
最后,從市場效應上加大主板國際化估值回歸。從此次創業板IPO來看,盡管與國際市場創業板有很大不同,但直接退市制度卻非常相似。從國際創業板市場發展歷程來看,由于創業板公司經營處于不穩定周期,其所形成的退市風險與價格回落是非常之大的。從首批10家創業板公司招股的價格來看,毫無意外地沿襲了A股市場高價發行的傳統,10家公司平均發行價的市盈率高達55.26倍,其中,發行價市盈率最高的南風股份達到71.53倍。而對比國際創業板歷史來看,風險與收益共存。據中國證券業協會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末,全球有創業板市場有一半被“關停并轉”,這充分說明許多國家開設的創業板并不成功。
從創業板市場效應來看,成長好的企業繼續表現,而較差的公司則可能面臨退市或無交易狀態,中國登陸美國的大部分創業板公司主要以CDR或ADR形式發行與上市,因此攤薄后其股價并不高。創業板上市企業既是高成長又是高風險企業,企業經營可能大起大落,一旦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將誘發股價的大幅波動。回首往事,在網絡泡沫破滅時,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度輝煌的中國三大國內門戶網站的股價經歷了股價下跌超過90%的慘狀,而網易更是曾面臨退市的尷尬。因此創業板的市場效應將對主板特別是多年政策市比較明顯的主板形成心理預期性的影響較大,從擁有創業板市場的國際證券市場來看,創業板推出后,大多數主板市場PE多年維持在15倍左右之間,趨于穩定業績波動與估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