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能人們的無風險投資游戲 突擊入股創業板富了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 18:35  上海青年報

  招股前進入,上市后拋出。伴隨著創業板的日益臨近,內地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和“奇才”、“能人”熱衷于這種極低風險,甚至可以說是無風險的投資方式。統計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21日已公布名單的29家創業板擬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存在個別股東“突擊”入股的現象,比例高達37.93%。

  本報首席記者 薄繼東 實習生 蔡英玉

  今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這意味著創業板的推出已經鐵板釘釘。可就在“地球人”都知曉了創業板即將推出的消息之后,仍有不少神通廣大的投資人“突擊”成為擬上市公司的發起人。

  其中最為典型的做法是,保薦人(主承銷商)拉上自己的“親親眷眷”——或是保薦人持股的公司,或是保薦人的親密“客戶”,或干脆是自己全資控股的直投公司。本報已經報道的就有青島特銳德、北京鼎漢和武漢中元等。也有一些“空降”的投資者不明來歷,從公開資料上難以判斷其與發行人之間的關系。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毫無背景的普通投資者是不可能在IPO的前夜“突擊”成為擬上市公司的發起人股東的。右表匯總了11家創業板擬上市公司今年的“突擊”入股情況,其中大多數是在3月31日證監會敲定要推創業板之后。

  快評

  風險投資無風險

  風險投資之所以被稱為風險投資,就是因為其投資行為具有極高的風險性;企業之所以需要風險投資,是因為它能給創業初期的公司帶來資金上的幫助。

  而在招股前“突擊”入股,以遠低于發行價的價格拿上一兩年就拋出的行為幾乎沒有投資風險,不僅背離了風險投資的初衷,對企業來說也沒有任何幫助。盡管證監會為證券公司的“直投”業務放了7%的口子,但決不是為了讓保薦人在保薦創業板擬上市公司的時候多賺些“外快”,券商們應當加強律己,取信于廣大投資者。

  案例1——西南證券:保薦不忘舊情

  本報訊 首席記者 薄繼東 實習生 蔡英玉 寧智平、李保良、谷博、李孝良……他們為“撈錢”而來。今日即將創業板“上會”的北京華誼嘉信整合營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太多的鮮為人知的幕后故事。作為一家私人控股的公司,北京華誼何以在創業板上市前夕甘愿讓別人來分享其多年創業的“果實”呢?這一看似不合邏輯的故事又是如何成真的呢?

  北京華誼的預披露資料顯示,就在幾個月前,該公司接連出現了兩次“緊急”增資擴股。前一次發生于2009年4月26日,博信投資向北京華誼增資82萬元,同時劉偉、李孝良分別受讓原宋春靜持有的北京華誼97.5萬元和9.75萬元的出資。后一次更是發生在2009年6月16日,寧智平、李保良、谷博三人分別向北京華誼增資900萬元、600萬元和500萬元,折股213.9872萬股、142.6582萬股和118.8818萬股,占增資后公司總股本的5.52%、3.68%和3.07%。

  鑒于劉偉一直是北京華誼的實際控制人,博信投資又曾經是劉偉實際控制的公司,這里忽略兩者的增資動機,重點來研究一下寧智平、李保良、谷博和李孝良四人,尤其是前三者的“來歷”。6月16日時,中國證監會已經鐵板釘釘地告訴大家,創業板即將于數月后正式推出。可就在這最后關頭,“與發行人其他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管人員、保薦代表人、保薦機構不存在關聯關系”的寧智平、李保良、谷博三人,卻能神乎其神地加盟創業者的隊伍,等著盡情享受資本市場的回報。

  寧智平、李保良、谷博,何方神圣?竟能在北京華誼IPO前夕,以遠低于一級市場發行價的價格(4.21元)入股。這樣的事情,對于普通的散戶投資者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我做夢也在想,哪天我也能夠像寧智平等人一樣,在某上市公司的上市前夜突擊入股,然后賺它個盆滿缽滿。”已在證券市場跌打滾爬了十余年的陳先生表達了自己的羨慕之情。

  預披露資料介紹說,寧智平現年44歲,博士學歷,2006年5月至今工作于深圳市國有資產管理研究會,任秘書長;李保良本科學歷,2001年至今在藝術創作中心擔任制片人,拍攝過多部影片、電視劇、廣告等;谷博本科學歷,2007年至今,工作于深圳市天策創業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伙),任總裁助理。

  從簡歷看,寧智平等三人雖不簡單,但是好像還沒有達到能夠呼風喚雨的程度。記者進一步的調查,揭開了冰山一角。深圳中小板有一家上市公司叫沃爾核材(002130),寧智平是該公司的獨立董事,西南證券則是該公司IPO的保薦人(主承銷商)。而這一次,差不多也是同樣的搭配——西南證券擔任北京華誼IPO的保薦人(主承銷商),寧智平成為北京華誼的發起人。

  案例2——海通證券:好處給自己人

  本報訊 首席記者 薄繼東 實習生 蔡英玉 歷經千辛萬苦,隸屬同一券商的職能全然不同的兩撥完全“獨立”的人馬,不約而同地找到了同一家創業板擬上市公司……這樣出神入化的故事,你相信嗎?擔任浙江銀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IPO保薦人(主承銷商)的海通證券,就向人們訴說了這樣一則“傳奇”。被保薦公司浙江銀江的首發申請,明日將在創業板發審會“上會”。

  公開資料顯示,海通證券是創業板第五批擬上市公司浙江銀江的保薦人;而海通證券的全資子公司海通開元,在2009年3月28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的前三天,受讓了浙江銀江合計150萬股股份,占增資后公司總股本的2.50%,成為并列第七大股東。

  出讓方是兩名自然人股東張巖和楊增榮,兩人以每股5元的價格向海通開元各自轉讓了75萬股。減持股份后,張巖和楊增榮依然是浙江銀江的第五和第六大股東,持股229.30萬股和207.00萬股,占比為3.8217%和3.45%。根據浙江銀江的預披露資料,兩者減持股份的理由是“出于自身財務安排”考慮。

  面對一邊做著上市保薦人,一邊“安插”自己公司入股的行為,海通證券顯得滿不在乎,強調不違反證監會的規定。“第一,海通開元的持股比例沒有達到證監會規定的7%的‘紅線’;第二,海通開元的持股并非新增部分,受讓的是老股東的股份,而且是溢價的。”昨日,海通證券董秘金曉斌這樣答復記者。

  海通證券本次浙江銀江IPO項目的第一保薦代表人肖磊更是對記者說,海通證券的投行部門與從事直投業務的海通開元是獨立的“兩條線”,不存在誰介紹了誰的問題,兩名自然人股東是出于上市風險的考慮出讓股份的。

  說起投資風險,專業從事證券業務的海通證券,自然比張巖和楊增榮兩人更懂得“原始股”的價值。目前,甚至有市場人士喊出了創業板上市公司30元發行的口號。果真如此的話,海通開元5元的入股價簡直堪稱“地板價”。試想,要不是有特殊的渠道,誰能有機會趕上這等好事?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