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中國證監會3月31日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不難想象,證監會在創業板發行監管方面還將適時頒布相關配套規則,而深圳證券交易所還將頒布《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創業板股票交易特別規定》等相關業務規則。我希望專家給解讀一下,這些消息對市場意味著什么?如果是機遇,投資者該如何把握?
總的來說,我相信這些辦法或規則的陸續推出,可能會在主板市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創業板概念炒作熱潮。
所謂創業板概念是指創業板推出之后能給上市公司的業績帶來實質性提升的股票。此類股票主要是指參股創投公司的上市公司股票,券商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創業板推出帶來的好處。
創業板推出會直接增厚券商股的每股收益。創業板具有上市公司規模小、數量多的特點,在創業板推出初期,監管層可能會集中推出一批上市企業以避免數量少而被市場過度炒作,因此,券商的投行業務會得到很好的擴張。不過筆者認為,由于目前國內中小券商在主板市場的投行業務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在創業板市場的承銷、保薦等投行業務上,上市券商將會面臨中小型券商的激烈競爭。另外,由于創業板上市給企業帶來的融資規模比較小,因此,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會更加注重壓縮承銷、保薦方面的發行費用,而上市大型券商的人力資源成本較高,在與中小型券商競爭中反而可能會處于劣勢。另外,上市券商的股本規模較大,在創業板IPO方面獲得少量的投行業務對其每股收益增厚有限。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創業板推出對上市券商能夠帶來一定的利好,但是利好程度有限。
參股創投公司的上市公司才是創業板推出之后的最大受益者。創投公司投資的項目一旦在創業板上市,就會帶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投資收益。但是創投、風投是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類似百度、無錫尚德太陽能等公司的上市給創投、風投股東帶來了上百倍的收益,但是并非創投公司的所有項目都能實現收益,事實上,創投公司投資的很大一部分項目是虧損的。因此,面對眾多參股創投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有必要作出謹慎選擇。
投資者首先要了解上市公司參股的創投公司的經營狀況,對它們的規模、目前儲備項目的數量和質量、歷史的經營業績等等進行比較,只有優質的創投公司才能給參股上市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其中創投公司儲備項目的數量和質量是投資者需要著重了解的,因為創投公司的項目要符合創業板上市的硬性財務指標才能上市,例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就對到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的存續時間、凈利潤、營業收入及增長率等指標給出了明確規定。目前國內具備一定規模的創投公司不在少數,并且部分創投公司投資的項目已經在中小企業板甚至主板上市并獲得一定的收益,例如浙江天堂硅谷投資的項目萊寶高科于2007年1月成功在中小企業板上市,參股該創投公司的錢江水利、民豐特紙和金鷹股份等上市公司的股票當時就受到了資金的大肆追捧,實際漲幅遠超過當時的指數。
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參股的創投公司充分了解之后,還需要了解上市公司參股創投公司給自身的經營業績、每股收益能帶來多大的提升。這涉及上市公司參股創投公司的比例、上市公司自身的股本規模,上市公司目前的每股收益情況。對于一些股本規模小、自身業績平平的上市公司來說,參股創投公司帶來的業績改善預期要遠遠超過一些股本規模大的上市公司,而且股本規模小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吸引資金炒作。還是以萊寶高科上市的案例來說,東方集團對浙江天堂硅谷的持股比例要多于民豐特紙、金鷹股份,但是漲幅卻遠小于后者。
(齊魯證券 黃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