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風險投資領域不必擴大到一般性高成長企業
創業板等待了十年,“中國風險投資之父”成思危也反復思考了十年。
日前成思危在深圳總結了十年來的四點經驗教訓。業界人士表示,這對未來創業板的推出有重要意義。
成思危說,風險投資不是一個簡單的給錢,而是跟創新者共同去創業;在創業板推出之際,其再次強調,“不能讓風險投資家應承擔的風險轉嫁給廣大公眾投資者”。
要敢投風險大的項目
第一點,成思危說,必須堅持風險投資的基本理念———風險投資的特點是高風險的、組合的、長期的、權益性的和專業的投資。
“從國內的風險投資企業看,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如投資人要求績效等),往往不敢投一些看來很有希望但風險又比較大的項目,而這些項目往往被境外的風險投資家慧眼看中,給以支持,最后境外上市。所以我認為風險投資家首先要有敢于冒險的精神和本領。”成思危指出,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其高風險性。
此外,“絕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筐里”。風險投資主要是利用成功項目取得高回報來抵償失敗項目的損失并取得收益,風險投資的項目在國外看來都是“成三敗七”,如果從風險投資篩選的建議書看,能夠篩選到的是萬分之八。在這種情況下必定需要項目群,利用項目群。
風險投資不僅要向創新者提供資金,其管理者還要提供所積累的學識、經驗及廣泛的社會聯系,盡力幫助創新者取得成功。所以風險投資不是一個簡單的給錢,而是跟創新者共同去創業。
重點在信息、生物技術
成思危說,第二點經驗教訓是要明確風險投資的重點領域和重點階段,在我國發展風險投資的目的絕不僅僅是提供一種直接投資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激發創新活力,實現高技術的產業化。因此,我國風險投資的重點領域應當是高技術領域。
曾經國內有過爭論,有人認為風險投資什么賺錢快就投什么,比如說最近北京的奧運會,投中低檔的連鎖酒店是很好的項目。“我認為一般來說我們不反對,但重點必須要明確,如果風險投資不能夠為實現創新型國家貢獻力量的話就不行。”
在高新技術領域里,從國外來看風險投資的重點是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風險投資應該重點支持這兩個方面,當然還可以包括新材料、環保技術、節能技術等。
有人認為應當把風險投資的領域擴大到一般的高成長性企業、中小型企業或民營企業,我認為這種主張實際上會使我國有限的風險投資失去重點,資金分散使用,削弱支持科技創新的力度。
風險不能轉嫁公眾投資者
成思危指出,第三點經驗教訓就是,必須為風險投資的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主要是制定并實施有利于促進風險投資發展的法律法規。
最后一點就是,不能讓風險投資家應該承擔的風險轉嫁給廣大的公眾投資者,拓寬風險投資的蛻資渠道。中小企業板的推出取得了成功,而現在創業板的推出條件已經成熟,應該抓緊時機,迅速推出,這樣必然會為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當然,推出的時候一是要注意還是要有一定的門檻、一定的條件,防止魚龍混雜;二是注意不要一窩蜂,要逐步穩步推進。當然,我也認為根據制度經濟學的原理,“交易先于制度”,我們不可能等制度全部完善了才進行交易,而是要在交易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制度。
本報記者 戎明邁 實習生 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