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馬超彥
自創業板去年開閘以來,超募資金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近日有媒體報道,1月22日以來,創業板的招股說明書不再披露募投項目的投資總額,并且新增了“其他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項目”。同時,投資風險內容中也不再披露超募比例一項。對于監管層的上述舉措,該報道引用投行人士的說法,這是為了淡化超募比例的概念。
而昨日有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之前披露募集資金包括超募的詳細情況是為了加強信息的透明度,但是由于市場極為關注超募問題,并且對超募資金倍加指責,在這些壓力下,倒逼企業在上市過程中“編造項目”,以避免受到指責!霸诒O管的過程中出現過這樣的問題,非常不利于監管!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也告訴記者,在募集資金過程中,定價本身是一個市場化的行為,一家創業板公司最終募集資金的多寡也是投資者的選擇,但是反過來指責超募的問題會誤導市場,在不違背規定的情況下,監管層“采取較為柔性的做法”,或許是為了規避超募現象隨之帶來的市場問題。他認為,對于優質企業來講,募集資金越多越好,這對他們是“錦上添花”,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公司本來就不需要如此多的資金,在超募之后進行無效率投資等行為。
根據深交所發布的“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上市公司應當審慎選擇商業銀行并開設募集資金專項賬戶(以下簡稱“專戶”),募集資金應當存放于董事會決定的專戶集中管理,專戶不得存放非募集資金或用作其他用途,實際募集資金凈額超過計劃募集資金金額也應存放于募集資金專戶管理。
但是有投資者擔心,如果淡化超募資金后,企業實際超募的資金可能會被引入“與其他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這些較為模糊的項目,產生亂用等問題。
對此,上述接近證監會人士表示,“超募本身不是問題,關鍵是保證企業募集到的資金能合理合規使用,加強其透明度,這才是監管的落腳點所在”。畢竟,募集資金的多少是預測出來的,實際情況下很可能出現資金的使用量超過原先預計的數額。
也有投行人士告訴記者,無論超募概念存在與否,監管層對募集資金嚴加監管是不會“松綁”的。同時他們指出,申報稿中擬投資項目都有具體數額,雖然添加了一項營運資金項目,但是投資者依然可以自己計算出“超募”的比例。
對于上述舉措是否會擴大到中小板以及主板市場,上述接近證監會的人士表示,目前有沒有必要擴大使用范圍,還不能確定。
(本報記者崔丹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