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先凱
通過為電子器件行業提供供應鏈服務,新寧物流(30013.SZ)這家甚至在蘇州當地并不為人熟知的企業,登上創業板并且股價攀升到令人咋舌的位置。
“未來我們會在深圳等地建立倉儲服務,建設期當年就可以增長盈利,”新寧物流證券事務處一位殷姓人士告訴記者。
“像新寧這類物流公司,最佳服務的領域主要為電子、醫療器械與IT類,因為這些領域可以給出相對高的費用,”正略鈞策咨詢合伙人呂謀篤表示,而新寧物流則正是選擇的電子元器件領域。
不過,目前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雖然公司去年營業額有所增長,但凈利潤卻略微下滑,今年也將保持去年的狀況。
因此,“公司募集的資金投完會產生凈利潤的提升,但后續的增長可能不會太快,”呂謀篤認為,雖然二級市場已給出了上百倍的市盈率。
創富之路
20世紀90年代,如果當時在機床廠上班的王雅軍及其夫人沒有放棄在國有企業的身份,就不會有今天的財富傳奇。
下海后的王雅軍與夫人在1998年與幾年后的2004年兩次出資,總共獲得了寧昆房地產開發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權,而其正是新寧物流的前身昆山新寧倉儲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新寧倉儲是成立于1997年的倉儲物流公司。
2000年,改名為昆山新寧公共保稅倉儲公司的新寧物流獲準從事公共保稅倉儲業務,并于2001年率先進入電子元器件公共保稅倉儲業務領域,為首批進駐長三角地區的全球第二大筆記本電腦制造商仁寶電子提供第三方保稅倉儲服務。此后,昆山的電子信息產業鏈日益完善,新寧物流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
發展到2007年,本土創投泰和、億文、寧和三家公司對新寧物流進行了投資;2008年1月11日,寧昆房產開發公司變更為錦融投資,仍然為王雅軍夫婦全權控制。
2009年新寧物流上市后,近日收盤價為37元左右,按王雅軍夫婦控制的百分之三十股權來計算,其賬面財富達到約6.83億元。
一個昔日的車間主任,就此成就了一段財富傳奇。
供應鏈服務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物流業在中國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支柱產業群,它涉及到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設備制造、物流設施建設、物流管理等多個產業。中國經濟信息網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物流費用為54542億元,占GDP的18.3%,這一比例高出發達國家1倍左右,而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物流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被列入政府推出的十大產業振興計劃之一。
而新寧物流則主要是其中的分支供應鏈物流,據其招股書顯示,新寧物流的主營業務是以電子元器件保稅倉儲為核心,并為電子信息產業供應鏈中的原料供應、采購與生產環節提供第三方綜合物流服務。
方正證券分析報告認為,電子元器件行業要求電子信息制造商在不影響生產需要的同時,實現零庫存管理,以降低存貨積壓和跌價風險。電子元器件的供應方主要為國際代理商,這些代理商能夠將不同生產廠商的同類別元器件作簡單分類,卻無法作精細分類,更難以實現與制造商的緊密銜接,而新寧物流則可彌補這個空缺。
而其發展的背景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保稅區倉儲的發展,如果沒有保稅區,這些生產商在進口元器件時要交一道關稅,出口時又要交一道關稅,為此他們把工廠建在保稅區內以免去關稅,但同時要想實現零庫存,新寧物流這種模式便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方正證券分析師李瑩瑩對本報表示。
既要實現零庫存,又要使這些進出口的過程必須在海關嚴格監管的保稅狀態下進行,這大大增加了供應鏈管理的要求和難度。新寧物流這樣的公司則提供了一個買賣雙方貨物順暢流轉和信息數據充分交換的綜合平臺,是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和核心節點。其在滿足海關監管要求的同時,能夠彌補供應商的不足。
“目前許多地區都在發展的保稅區,便是適應了這樣一種形勢,同時促使了這些物流企業的發展,”李瑩瑩認為。
而發展中的新寧物流營業收入持續增長,2008 年、2007年、2006 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均在 35%以上;近三年毛利率均在 50%以上;近三年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均在 25%以上。
成長放緩?
不過,雖然新寧物流的營業收入與毛利率表現均不錯,但有咨詢業人士認為其成長性很難得到保證。
首先是大行業增長的放緩,2008 年以來,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幅比上年下降 6.7%,全年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增幅比上年下降 4.5%。
而在這個背景之下的數據是,新寧物流2006-2008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828萬、2567萬與2333萬元,2008的凈利潤比前一年略有減少,而公司管理層估計今年的凈利潤與去年持平。
“主要是經濟危機使國際電子元器件行業受到沖擊,”新寧物流上述人士表示。
“目前新寧物流募來資金會加大倉庫的建設,但是國內具有長三角地區良好的產業集群的地方并不多,因此從長遠來看,在募來的資金投完且業績增長后,也許后繼乏力,這也可能是新寧物流未來增長的一個瓶頸所在,”呂謀篤表示。
他指的產業集群是指因為一個地區有眾多的生產商,因此海外的元器件廠商才同意支持,使得對于生產商而言“零庫存”的狀態可以達成,而如果一個地方沒有這樣的集群效應,則海外元器件廠商不會同意支持這種模式。
不過,李瑩瑩認為,“未來國內的電子元器件業與電子信息業將慢慢國產化,一些供應商未來主要會在國內,包括一些目前仍未實現零庫存的廠商未來將逐漸采用這種模式,因此這種模式的發展未來還有很大的行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