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這句話許多投資者耳熟能詳。但在此,仍然有必要重申這句警言。因為與主板相比,創業板市場的股價波動更大,投資風險也更高,投資者不可不察。
系統風險
股市風險常被分為系統風險與非系統風險(見圖1)。其中系統風險主要指與整個市場相關的風險,也可稱為大盤風險,當市場中絕大部分股票都下跌時,就是系統性風險爆發。
系統風險與非系統風險最大的區別在于,由于系統風險涉及絕大部分股票,投資者無法通過分散投資進行規避。
典型的系統風險如2000年的納斯達克市場(見圖2),在投資者對網絡股、高科技股的狂熱追捧下,市場已在此前三年上漲了300%,整體市盈率飆升,市場聚集了大量獲利盤,系統性風險一觸即發。2000年3月10日,大盤終于跳水,在此后二年多時間中,下跌了77%。在此期間,市場中幾乎所有股票全部大跌,80%的股票跌幅超過了80%。
從全球經驗看,與主板市場相比,創業板市場的波動性明顯更強,系統性風險更大。對比標準普爾500指數(主要成份股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近十幾年的走勢圖(見圖3),可以看出,納指波動性要明顯大于標普500。又比如,英國AIM市場(英國的創業板市場),在2000年3月網絡股泡沫破滅時,股指也從最高點跳水,至2003年下跌了81%,而同期英國金融時報100指數(成份股為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只下跌了47%。
更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由于創業板市場更嚴格的退市制度,在大盤下跌過程中,已經淘汰了大量無法滿足上市條件的公司,如若不然,納斯達克與AIM的跌幅會更深。
創業板市場波動如此劇烈,主要原因在于,創業板公司普遍存在成立時間短、規模小、所處行業特殊,經營模式創新等特點,這就使市場對這些公司的估值缺乏較為可靠的標準,投資者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容易交替出現極度樂觀與極度悲觀的判斷,進而導致大盤整體振幅加大。
疊加效應
非系統風險主要指個股或部分股票下跌所帶來的風險。這類風險又可以分為兩種:基本面風險與炒作風險。前者是指公司基本面發生突變,導致股價下跌;后者是指上市公司股價被炒作虛高導致的下跌風險。基本面風險與炒作風險是投資者經常遇到的風險類型。
當然,系統與非系統風險很多時候并非單獨存在,而是相互疊加相互影響產生共振。
比如說,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前夕,納斯達克市場中,既蘊含著大盤的系統性風險,也包括了個股業績突然“變臉”的基本面風險,也有投資者對個股瘋狂炒作的風險。當這些風險一起發作時,破壞力驚人。
在疊加效應的作用下,創業板公司的振幅很可能會非常大,超出習慣于主板漲跌幅度的投資者的經驗范圍。例如,搜狐(NASDAQ:SOHU)在2000年7月上市后,其股價便從起初的13美元左右,在不到一年時間里跌至0.71美元,跌幅高達95%,而到了2003年,股價又攀升40.9美元,漲幅高達5660%(見圖4)。
高成長泡沫
證券市場中,不少投資者容易產生一種誤解,認為炒作績差股、概念股存在風險,而追捧高成長股、績優股風險并不高。
但事實并非如此。即使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炒作風險依然不容忽視。以納斯達克最耀眼的明星股微軟為例,該公司在1999年底時,股價漲至58.7美元,每股收益0.71美元,市盈率達到83倍。這家堪稱偉大的軟件公司,其業績并沒有隨著網絡泡沫破滅而縮水,時至2008年底,公司每股收益達到1.87美元,業績較之9年前,有了大幅提升,但此時,股價也僅僅只有19.1美元,較最高點下跌了67.5%。(見圖5)
從中不難看出,即使對于績優股、成長股的高估,也同樣蘊含重大風險。這主要是因為,公司的高成長,只會發生在一段時期內,隨著公司規模加大,業績基數增加,高成長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一旦增速下滑,原有對高成長的預期將回落(表現為市盈率下降),導致股價下跌。
我們以A公司的業績、市盈率變化為例,可以清晰地體會出對高成長股票高估的危險性(見圖6)。當A公司業績在前四年出現加速增長時,市盈率也逐步走高,股價被推至168元的高點,而當第五年業績增幅回落時,市盈率便大幅跳水,公司股價也下跌了76%。
A公司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第五年 |
每股收益 |
0.5元 |
0.75元 |
1.2元 |
2.4元 |
2.64元 |
每股收益同比增幅 |
50% |
60% |
100% |
10% |
|
市盈率 |
30 |
50 |
60 |
70 |
15 |
股價 |
15元 |
37.5元 |
72元 |
168元 |
39.6元 |
概念炒作
與追捧高成長股相比,盲目跟隨概念炒作對投資者傷害更大。畢竟,追捧高成長股尚有公司原有的業績表現作支撐,而概念炒作往往是空中樓閣。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概念支撐下暴漲的股票,鮮有將概念真正化為利潤大增的奇跡,最終的結局,往往是從夢想回歸現實。
例如,2007年11月20日,全聚德(002186)上市首日以36.81元開盤,在隨后的20個交易日,由于受奧運概念的影響,股價最高漲至78.56元。此后股價一路下跌,三個多月就下跌超過50%,2009年4月13日收盤報28.3元,比最高點下跌近64%。
全聚德奧運概念的“邏輯”很簡單:奧運會期間,將有眾多外賓光臨北京,而全聚德作為北京的“標志”,將是外賓必到的飯店,全聚德的業績將會有大幅提升。咋一聽,仿佛很有道理,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奧運概念。但結果究竟怎樣呢?從全聚德2008年的年報數據看,公司全年接待賓客人數僅增長了不到8%,凈利潤同比增長17.6%,遠低于當初的預期。
再比如,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時,一些制藥公司借非典疫苗等概念股價大漲,但之后不久,便又紛紛大幅回落。事后看,非典疫苗的開發周期相當漫長,截至2008年,疫苗尚處于臨床試驗階段,距離最終研制成功仍相距甚遠。
事實上,大多所謂概念只是對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空間將迅速擴大的模糊預期,從預期到最終化為現實,中間充滿了不確定因素。更何況,還有一些概念本身只是配合莊家操縱市場的工具。(深交所投資者教育中心,本文由袁克成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