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盈率及超募資金令機構認購者卻步
本報訊 記者韓平報道:今天是創業板首批10家公司網上、網下同時認購的日子。但從網下初步詢價結果來看,不少機構投資者,尤其是保險類機構,對這些市盈率最低定在40倍、且全部超募資金的新公司興趣不大。而券商則相對積極,成為首批創業板網下打新的頭號主力。
從率先披露詳細信息的特銳德、上海佳豪以及立思辰3家公司來看,網下有效配售對象家數最高為88家,最低僅為42家,平均為65家,相比今年中小板近300家的平均水平出現不小的差距。
而在全部10家公司的詢價中,保險公司僅參與了其中6家公司的詢價,而且參與最多的樂普醫療也只不過4家保險對象參與了詢價。不僅如此,保險公司給出的詢價價格普遍偏低,在除神州泰岳的其余9家公司中,保險僅在樂普醫療和探路者2家公司中提交了有效報價。按照證監會有相關規定,不參與詢價或者是未能提供有效報價的機構不得參與網下認購。可見保險機構對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非常謹慎。
從已披露數據的6家公司來看,參與詢價的基金對象平均只有62家,與中小板的數百家相距甚遠;而在保險幾乎退出的情況下,基金總體申購數量占比也僅為40%左右,與券商基本持平。同時,基金的有效報價比例也偏低。以上海佳豪為例,30個基金配售對象中,僅有3個對象的報價落在了發行價之上。
目前來看,只有券商參與幾只新股網下申購的數量較為穩定,申購規模也和基金打了個平手。其有效申購比例也遠高于基金。
首批創業板公司的最終發行價表明,其市盈率均超過40倍。其中發行價最高的是神州泰岳,為58元;發行價最低的是萊美藥業,為16.50元。發行市盈率最高的是南風股份,為71.53倍;發行市盈率最低的是上海佳豪,為40.12倍。10家公司的實際募資量均超過計劃的資金需求量。其中,募集資金最多的是神州泰岳,為18.33億元;最少的是探路者,為3.37億元。10家公司合計募資額達到66.76億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