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盧小波 記者:周羿翔 攝像:樊建恩)
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實行寬松貨幣政策的背景下,今年全國信貸規模出現超常規增長,僅一季度新增貸款就達到4.58萬億元,遠遠超過去年同期的水平。然而,如此龐大的資金流卻并沒有大量流入占中國經濟總量半壁江山的中小企業,融資難仍然是一個擋在中小企業面前的攔路虎。從今天開始,我們《經濟半小時》將用五天的時間,來調查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以及各地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創新性做法。今天我們就先到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珠三角地區去看看。
融資難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記者:“珠三角地區一直是中國經濟活躍的地區之一,以深圳為例,這里就有20多萬家中小企業,占到了企業總數的99%以上,如此數量眾多的企業,所獲得的信貸比例還不到30%,融資難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王永定是深圳安捷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公司主營監視器、攝像頭等安防產品,產品主銷歐美市場。由于金融危機導致歐美地區失業率上升,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家用及商用安防產品需求大幅上升,王永定的訂單不降反增。看著源源不斷的訂單,王永定很犯愁,由于上游企業需要現金購買原材料,他已經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來擴大生產。
深圳安捷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定:“我們在高速成長的時候,也碰到最多就是這種資金鏈問題,資金難問題。”
由于王永定的企業資金周轉速度快,因此他的流動資金缺口有1000萬元左右。王永定的公司有10多年的經營歷史和良好的信用記錄,他滿懷信心地首先想到了找銀行貸款,然而王永定卻一次次地吃了銀行的“閉門羹”。
王永定:“我們找發展銀行,工商銀行,他一說就要你什么的這樣抵押,那樣抵押。”
記者:“你們的抵押物是有哪些?”
王永定:“抵押物就是房子這些,因為我們的廠房都是租來的。”
記者:“你不是還有房子嗎?”
王永定:“房子才多少一點,比如你一百萬的房子,他就給你抵80萬,90萬,對不對?你就跟不上了,你自己的房子最多有一百來萬,你哪里夠啊,一兩百萬,對不對?特別是我們發展的后兩年,資金的缺口就上千萬了,你拿一兩百萬根本沒有意義。”
萬般無奈,王永定到處籌措資金,甚至不惜去借高利貸。記者了解到,目前王永定的公司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安防出口企業,但王永定想不通,為什么自己的產品這么好,去找貸款卻這么難。
王永定:“所有銀行不用這個做依據,稅收也不能做依據,海關的押稅也不能作為依據,沒有這個,銀行沒有這個項目,沒有這個,所以說銀行也有待開發一些新品種,比如說我們交了多少稅,前面稅收的記錄,我們出口的記錄都可以作為一種誠信的抵押物的話,OK,我們就有辦法了,問題是,銀行絕對不會要那個。”
同樣遭遇過貸款難的深圳雅圖數字視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敬告訴記者,深圳很多中小企業都是像他們這樣,從外地來深圳創業的技術創新型中小企業,很難會在深圳有足夠擔保的物業資產。因此,抵押品不足成為中小企業最為缺失,最感軟肋的心頭之痛和難言之隱。
深圳雅圖數字視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敬:“我們不可能是買一些,買一堆房子然后準備做擔保,這個是不現實的,我們核心的資產應該是我們一批知識產權,一批專利和我們這樣一個在技術、在市場上一個創新的團隊,我們為最重要的資產,所以使得我們每年高速增長,但是資金就像血液一樣,你這幾塊都需要資金,那你怎么辦呢?”
抵押物不足,銀行不給放貸,很多企業找到了擔保公司進行擔保,但他們發現,擔保公司也無法完全解決他們的融資問題。深圳好家庭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海生告訴記者,因為企業發展需要擴展營銷網絡,有5千萬的資金缺口。于是他們找擔保公司做擔保,經過嚴格的反擔保程序后,并繳納了擔保費、中介費等一系列費用后,他們公司也只拿到了1千萬的貸款。
深圳好家庭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海生:“剛才我說的一千萬,那也是有擔保機構介入,再加上我們自己的房產,因為房產實際價格并不高,這樣放在一起能做個那么一千萬,再大就基本放大不了了,因為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它擔保額度,每一家也都有額度限制的,也都高不了多少。”
記者:“而且事實上你們也去找擔保公司的話,它的成本也很高。”
于海生:“對,擔保費也是一個問題,因為越是額度小的,企業小的,它的成本可能越高,這也是我們一直在顧慮的問題。”
記者調查還發現,企業財務成本高,銀行貸款程序復雜、手續繁瑣也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因素。深圳耀群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仕明告訴記者,他們這樣的企業本來對資金要求是“短、頻、快”,雖然他們自己有土地可以做抵押,但辦起貸款也非常復雜。
深圳耀群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仕明:“說你的報表,不真實,要送到支行的,支行又送到分行,層層關卡,我覺得這個很羅嗦,而且講的東西,承諾東西,比如說一次性給你三千萬也好,或者五千萬或者什么借的話,講的天花亂墜,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推行。”
記者了解到,根據央行界定的標準,目前,我國約有99%的企業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對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超過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但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楊宇清調查發現,全市中小企業資金缺口依然非常大。
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楊宇清:“目前我們市60%以上企業都存在融資難困難,缺口達到1.2萬億這樣一個規模,普遍存在一千萬以下的流動資金,短期流動資金這樣的需求上。”
記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信貸增加了4.58萬億,但是增加的4.58萬億的信貸主要落在了政府基礎設施等大型工程上,中小企業在這里面受益很少。中小企業信貸余額的增加占全部信貸余額增長比重,幾乎是沒有多大明顯的增長,有的省份是貸款余額增加為零,有的省和市增加額甚至還是-0.5左右。到2007年底,全國中小企業貸款額占全部貸款額的比重只有約10%。深圳市銀監局政策法規處處長甘在斌也向記者證實,深圳也是出現了這樣的現象。
深圳市銀監局政策法規處處長甘在斌:“我們深圳整個500萬以下的小企業的貸款的話,一季度300來個億吧,300來個億,占我們整個全轄銀行貸款只有可能2%點多,這個占比是非常小的。”
銀行和擔保機構為控制風險、保證盈利嫌貧愛富?
一季度深圳中小企業資金缺口達1.2萬億元,銀行對500萬元以下小企業的貸款卻只有300億元,這對緩解企業的資金困境可以說是杯水車薪。按理來說,放貸收息、幫助企業周轉資金是銀行最起碼的業務,上萬億的資金缺口對銀行來說就是上萬億的市場。但為什么深圳的金融機構放著這么大一塊蛋糕卻繞道而行呢?我們再到銀行和擔保公司去了解一下。
作為中國的經濟特區,深圳吸引了越來越多各地股份制商業銀行前來設立分行開展業務。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中小銀行的到來非但沒有在中小企業貸款市場展開競爭,反而是對大客戶展開了更加殘酷的廝殺。
浦發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鐘明明:“我們感覺到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應該是在大的一些企業,一些非常大的國有的一些財政背景的這一些企業項目的貸款,比如深圳的地鐵等等,這些領域是競爭非常激烈,銀行甚至相繼下降,就是貸款利率一降再降,但是在中小企業領域當中,競爭并不激烈,中小企業貸款,各家銀行都是有一定的難度。”
而在2005年7月,銀監會出臺了《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要求對中小企業信貸增長速度要高于其他信貸增長速度,總量要高于其他項目貸款增量。但這些措施也就沒有完全得到落實。
鐘行長告訴記者,到2008年末,小企業不良貸款率是11.6%,高于整個銀行業七八個百分點。而任何一個銀行來到深圳首要面臨的都是如何生存和立足的壓力,必須要控制風險。
鐘明明:“關鍵的一點在于,這一些(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比較大,難以把控,你像國有的大企業,一旦出了問題,國家還會來重組啊,還會來進行一些,解決一些貸款難的問題,但是這些中小的企業,特別小企業,一旦產生問題破產的話,就沒人管,所以銀行的貸款質量就沒有辦法得到保證。”
招商銀行總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助理雷財華同樣承認,嫌貧愛富是目前中國銀行業的普遍現象。
招商銀行總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助理雷財華:“坦白地說,作為一家上市銀行,又面臨著股東,面臨著整個業績的考量。那肯定我銀行是追求高收益,低風險的業務,這肯定是經營的方向。”
因此在這樣的經營體制下,銀行為降低風險,必然會要求中小企業在提供了足夠的抵押物后才敢放款,另外銀行從運營成本考慮,做中小企業貸款將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也不愿意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
鐘明明:“一個銀行經營的成本,有一半左右是勞動力成本,所以做中小企業特別是做小企業的勞動力成本非常高,無論是五百萬還是五千萬,還是五個億還是五十個億的一筆貸款,它的工作量,他所花費的工作量是相同的,但是它所產生的效益是成百倍的不同。”
雷財華:“那我銀行做這塊業務是虧損的,所以導致了銀行,因為現在都是上市銀行,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導致了銀行不會去做。”
銀行的門檻高,擔保公司的門檻一樣不低。深圳市銀監局政策法規處處長甘在斌告訴記者,正是因為政策性擔保機構缺失,造成了中小企業擔保無門。
深圳市銀監局政策法規處處長甘在斌:“從深圳來講,擔保公司大概有兩百多家,兩百多家的話,但是真正比較大型的,就是政策性的擔保公司也就有兩家,整個來講,它跟小企業就是做擔保服務,應該還是很不足的。”
記者來到了其中之一的深圳市中小企業擔保中心。董事長葉小杭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由原來的事業單位轉成了深圳市國資委下屬的企業。因此控制風險,保證盈利同樣成了他們的經營目標。
深圳市中小企業擔保中心董事長葉小杭:“過去我的目標主要是一個,當時叫不以盈利為目的,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為宗旨,所以我們主要是要怎么樣幫助中小多做,那么轉企以后,國資委這里,也要求我,你國有資產要保值增值,我對你,我是法定代表人,那么我給你簽訂目標責任書,你必須按照多少多少的凈資產回報率,你必須完成多少營業額,你必須完成多少利潤。”
葉小杭用金字塔來形容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而擔保公司只能解決中間這一層的企業。
葉小杭:“擔保機構做的是中間這一層,中間這一層,就是銀行又想做,但是又覺得不托底,如果有人來替他承擔擔保責任的話,我就干,那么還有一批是在底部的那一批,到至今為止,擔保機構也沒有為他擔保,銀行也沒有辦法給他做的。”
因此在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楊宇清看來,如今的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擔保要求與銀行審貸標準基本相同,客戶對象幾乎與銀行重疊,無法對銀行不敢貸款,但真正需要擔保機構擔保的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楊宇清:“這種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這樣的追求,這樣的話就導致目前我們擔保機構,要不就提出很苛刻的要求對我們中小企業,無形中又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
國內中小企業是否能突破資金瓶頸?
銀行和擔保機構為了控制風險、保證盈利,紛紛提高了自己的門檻,和中小企業融資的實際需要存在不小的差距。實際上,這是一個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問題,只不過在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發育比較健全,非銀行金融產品比較多,中小企業70%通過直接融資,只有30%的資金來自銀行貸款。那么,國內中小企業能不能也走直接融資這條路,突破資金瓶頸呢?
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的途徑有證券市場、包括中小板和創業板;還有私募股權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以及債券市場等等。2007年底,深圳市首次組織20家中小企業集合發行10.3億元企業債券,深圳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這20家發債企業之一,獲得了4000萬的直接融資。公司金融中心總監黃濤提起這個事情還覺得十分幸運,畢竟深圳有20多萬家中小企業,這可是萬分之一的機會。
深圳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中心總監黃濤:“上次應該是搭了政府的順風車,因為本身發行企業債要進入門檻,你比如說像資產規模和這些東西,中小企業是肯定達不到的,所以想自己獨立,想自己獨立發債,中小企業是基本不可能的。”
到目前為止,我國也僅僅只發行了這三種中小企業集合債,而且銀監會不讓銀行做擔保,中小企業發債一定要有一個一級擔保機構保證它們的信用,這才能發債,這等于給中小企業發集合債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入圍企業要求很高,以深圳為例,進入集合發債名單的企業,規模至少要達到6000萬元,發債還有額度限制。現行的制度已經約束了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的可能。
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楊宇清:“你還是原用大企業的標準,或者政府項目,這樣的一個標準來衡量,就好象我們出的卷子,面對著小學生你卻拿出了一個大學生的卷子,你讓他答,他肯定答不出來。”
為了能讓其他企業也能擠上這個幸運列車,黃濤被告知他們企業將不會再被入選到下一次集合發債的名單當中。由于飛馬國際已經在中小板上市,再加上證監會頒布實施了《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于是黃濤準備申請發行公司債,然而面對苛刻的條件和繁雜的手續,他心里一點底都沒有。
記者:“據你所知,像你們中小板的,有沒有從中發行公司債的?”
黃濤:“現在還沒有,基本上就是只有大型國有企業發行企業債成功的這種例子。”
記者:“等于說其實這條路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這條路應該算是被,這條路是很難走通的?”
黃濤:“很難走得通,這個路很難。”
而自從2008年9月25日,中小板市場華昌化工發行之后,證監會便關閉了IPO大門,截至日前,已有近8個月沒有新股發行。而創業版也是“十年磨一劍”,到現在才呼之欲出。記者了解到,盡管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的中小企業不少,但真正能夠上市融資,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仍然是一種奢望。
楊宇清:“我們認為我們市基本符合創業板上市這種財務數據條件的不下一千家,目前我們市按照,如果創業板8月份設立的話這樣的一個時間點,我們篩選了,8月份就能上報材料,登錄首批創業板這種審批程序的企業有38家。”
記者:“那這個比例對于整個中小企業來講還是很低?”
楊宇清:“對,還是很低。”
在海外,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的融資不僅僅依靠銀行的貸款,很多時候是獲得風險投資或者創投的幫助,然而記者了解到,我國的中小企業在成長中,基本無法獲得這樣的融資。深圳擁有3000家創投公司,注冊資金達6000億,但沒有公司愿意投資給創業初期的企業。這些公司更多的時候只是看中比較成熟、能上創業板和證券市場的企業,用一句通俗的話形容就是看到企業果實快成熟了才參與進來,短期目的和利益性很強。
楊宇清:“他們目光都放在那種,就剛才我講的,很快就可以上市,發展態勢勢頭非常好的市場,所以我覺得存在一種所謂就是說,用一句話來講,急功近利那種現狀。”
半小時觀察:中小企業融資難 根在金融體制
和我們的調查不謀而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中國社科院剛剛聯合發布了《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09年春季報告》。這份報告在分析當前工業運行的主要問題時,也著重指出,在信貸規模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授信額度仍然總體偏小,目前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實際上,中小企業融資難并不只是體現在具體數額上,更大的阻力來自我們的金融體制。如果不對現有的這套體制作出調整和補充,即使資金龍頭開得再大,也不會有多少水會流到中小企業的桶里。
在我們現有的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特別是大中型商業銀行占據著主導地位,以銀行為媒介的間接融資是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出于貸款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慮,大中型商業銀行沒有也不可能對中小企業融資給予足夠重視,這是商業銀行作為贏利性企業的天性所決定的。所謂嫌貧愛富,這個詞對商業銀行來說,并不是貶義,而是它必須恪守的游戲規則。這里面真正出問題的不是商業銀行,根源在于我們的金融服務體系脫胎于計劃經濟時代,主體架構仍然瞄準了大型企業,并非針對中小企業而設計。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多年來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都嘗試了不同的辦法,但大多都根植在現有的金融體制上,所以也很難走出融資越改越難,門檻越改越高的怪圈。現在看來,在現有金融體制架構以外,建立專門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的金融體系,可能才是一條根本出路。客觀的說,大型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手掌心,中小企業則是中國經濟的手背,只有它們都健康成長,中國經濟這一拳頭才能更有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