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創業板不會出現“趕集”現象;將實行嚴格退市制度,企業經營失敗就直接退市
證券時報記者 肖 漁 賈 壯
本報訊 中國證監會市場部副主任歐陽澤華與深交所副總經理周明昨日就創業板熱點問題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歐陽澤華表示,創業板是一個新鮮的事物,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其市場風險需要向投資者講透。為防范風險,創業板將實行適當從嚴的企業準入標準。周明則強調,深交所會引導保薦人優中選優,外界擔心的創業板上市“趕集”現象不會發生。
歐陽澤華說,投資者需要把握的風險包括:一是創業企業自身存在的風險。創業企業作為中小企業,對管理層和核心技術有高度的依賴性,尤其是在某一項技術的開發階段可能要面臨這種風險,會導致公司業績的大幅波動。二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更加突出,因為企業的規模小、核心的財務指標、重要的經營信息可能掌握在少量經營者手中,容易產生與人合謀謀取不正當利益。三是中介機構可能面臨不規范運作的風險。四是創業板企業股本規模小,可能導致股價的大幅波動。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搜狐、網易和新浪三家門戶網站,從其90年代上市后到2004年期間的上市交易情況看,期間最低的時候跌幅超過90%,最高的時候漲幅超過20倍,創業企業股價波動的幅度比較大。
歐陽澤華表示,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任何市場只要推出必然有相應的風險。風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預防的機制和應對措施。為防范這些風險,他認為應該多角度、多維度的采取措施,多管齊下予以應對。首先應該把好企業準入關,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從源頭上切斷風險,采取適當從嚴的準入標準。二是要加強對保薦機構的要求,加強督導和培訓。從上市前對創業企業的輔導和上市后對創業企業的督導這兩個環節,明晰他們的職責要求。三是通過相關創業板交易制度的安排,防范上市首日的暴炒。同時通過證券監管隊伍加強對市場的稽查和查處。
歐陽澤華說,在整個多層次市場體系中,創業板的基本定位是起到承上啟下、促進各個層次市場間良性互動的作用。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規劃大致分三個層次:在金字塔的塔尖上是主板市場,塔腰是即將建立的創業板市場,塔基則是統一監管下的場外市場。
歐陽澤華強調,創業板市場的定位是以具有自主創新性和成長性的創業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至于創業板企業掛牌的具體時點,他表示,這完全取決于企業和保薦機構的準備情況。
周明介紹說,根據深交所的分析和調查,目前證券公司儲備的準備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有300多家,全國29個開發區的900家企業中有300家符合上市的財務指標要求,其中有意登陸創業板的企業有100多家。深交所會引導保薦人優中選優,外界擔心的創業板上市“趕集”現象不會發生。
周明說,2002年底全球共有44個創業板市場,到2008年底余下32個市場,6年間有12個市場關閉。在32個保留的創業板市場中,有部分市場運作非常成功,比如美國市場、韓國市場、日本市場等等。另外,在2002年到2008年間,又有13家新設立的創業板市場,截至2008年底,全球GDP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只有中國未設立創業板市場。這幾年來,創業板的形象和投資者的信心都有所提升。
“創業板的發展過程中有失敗的教訓,我們在借鑒成功經驗之外,很重要的內容是吸取教訓”,周明將境外部分創業板市場失敗的教訓概括為四點:一是一些創業板所在國家地區經濟發展停滯,上市資源匱乏;二是市場設立的時機和結構有問題,2000年前后正是網絡泡沫破裂的時候,很多以此為主的上市公司高開低走;三是上市公司的準入門檻不夠合理,監管不夠嚴格,有的門檻設置太低,沒有財務指標要求,有些創業板市場出現財務丑聞,影響投資者信心;四是有些市場的退市制度不夠嚴格,好壞公司混在一起,投資者難以分辨。
周明還表示,深交所中小企業板的成功經驗對于創業板市場發展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一是堅持誠信為本,規范運作,中小企業板設立后所發布的第一個指引就是關于誠信建設,深交所特別注意規范上市公司關鍵人的行為;二是堅持從嚴監管和注重創新,對違規現象一旦發現從重處罰;三是制度設計上不斷完善,注重保護投資者利益。
周明還提醒投資者要充分了解創業板的特點,這樣才能增加防范風險的意識。一是創業板公司經營上有很多風險,可能不太穩定;二是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可能會面臨風險,技術領先可能會被超越,并且有是否成熟的問題;三要防范退市風險,創業板有很嚴格的退市制度,并且退市程序上快捷高效,有的企業經營失敗就直接退市,投資者要考慮這個風險;四是要防范股價波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