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周明4月1日表示,我國在籌備創業板過程中,除了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之外,很重要的就是要吸取國外的教訓。他說,“據我們的一些分析和調查,現在券商手里的準備到創業板的企業有300多家,我們在引導保薦人要優中選優,所以‘趕集’的現象不會發生。”
周明對此進行了解釋,首先,有的創業板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停滯,創業板資源匱乏,沒有成長性的公司進入創業板市場,也就沒有基礎;其次,創業板市場設立的時機和結構有問題。2000年前后正是網絡泡沫破滅的時候,很多市場都以這類公司為主來上市,結果出現高開低走;第三,準入的門檻設計不夠合理,監管不夠嚴格,有的門檻設置太低,沒有財務指標要求,有的創業板市場還出現了重大的財務丑聞,影響投資者的信心;第四就是在推出制度建設上,有的國家沒有嚴格的推出制度,“金礦、銀礦、銅礦、鐵礦都在一起,投資者根本分辨不出來”。
周明說,這四點教訓,我國在籌備過程中都要充分借鑒。“中國經濟潛力非常大,上市資源非常豐富,門檻設計適當,并且還有嚴格的退市制度,堅持從嚴監管。并且我們除了支持創新的企業,還兼顧其它成長類企業,結構也非常豐富,所以廣大投資者應該對創業板市場充滿信心。”
對于創業板推出后是否會出現“趕集”現象,周明認為不會發生。他說,我們的創業板市場有一些非常硬的指標,有的公司并不一定能達到。此外,還有的一些企業要綜合考慮,包括什么時候上市時機最佳。“據我們的一些分析和調查,現在券商手里的準備到創業板的企業有300多家,我們在引導保薦人要優中選優,所以‘趕集’的現象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