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捷 上海報道
財富故事:“南漂”實現資本原始積累
“我有很多夢想,但唯獨沒有財富夢。這一切都是努力把企業辦好,自然而然的結果。”對于富豪榮耀,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硅寶科技”)董事長王躍林如是說,“我是技術人員出身,對于技術派企業家而言,財富只是紙面的,不應過于追求。”
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王躍林持有硅寶科技1026萬股的股份(持股比例為發行前27%),以發行價每股人民幣23元計算,其身價已達2.36億;而總經理王有治和董事郭弟民,以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東身份,分別持有940.50萬股和769.50萬股的股份,擁有2.163億 和1.77億的身家。三人將共同躋身億萬富豪的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王躍林并不是公司最早的創始人。
“我是2005年6月,公司第6次增資擴股時,以現金出資的形式進入硅寶科技的。王躍林表示“他們之所以選擇我,一是因為我在廣州也從事硅膠行業的工作,經驗相對豐富;另一點和我的工作經歷也有關”。王躍林說。
1988年四川大學高分子專業研究生畢業后,王躍林被分配到化工部成都有機硅研究中心(又稱“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簡稱“晨光院”),從事科研工作。拉王躍民入伙的王有治和郭弟民是他在晨光院認識的同事。
但是在1992年,王躍林卻突然離開晨光院,南下廣東打拼。
王躍林透露,“在1992年,我的一位老師受廣東南海嘉美公司的邀請,去做玻璃膠的項目。他年紀比較大,需要一個助手,請我一起過去,就跟著老師去廣東了。”
據接近公司人士稱,“王董事長有股不服輸的精神。”在廣東南海嘉美和廣州白云粘膠廠工作期間,他和他的團隊先后攻克了“玻璃膠”和“結構膠”的技術難關,促進了這兩樣還處于進口壟斷的產品國產化。
由于在工作上表現出色,2002年廣州白云粘膠廠改制為白云化工實業有限公司時,王躍林以副廠長的身份出資幾十萬元獲得改制后白云化工的一筆股權。隨后其又被委任從事“氣相法白炭黑”項目,轉職進入從白云粘膠廠分離的企業“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而其手上的白云化工股份,也置換成相應的廣州吉必盛公司股份。
王躍林至今擁有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13.75%的股權,在企業的出資額為481.368萬元。
“原先在廣州白云粘膠廠的薪酬并不低,跟外企差不多,后來通過在吉必盛賺的錢,才有資本入股硅寶科技。”王躍林說。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5年6月20日,王躍林向公司繳存了120萬元作為對硅寶有限的出資;2005年12月7日,王躍林向硅寶有限繳存了240萬元,作為對公司的出資。兩輪360萬出資后,王躍林實現了從百萬到億萬的財富質的飛躍。
“不過當時誰會想到能在創業板上市呢?”王躍林表示。
商業模式: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對于身處傳統化工行業的硅寶科技而言,開創好的商業模式需要另辟蹊徑。
“我們屬于新材料行業,是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唯一的一家新材料企業。”王躍林說。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集有機硅室溫膠生產、研發和制膠專用生產設備制造于一身的企業。
王躍林承認,公司本質上仍屬于傳統的一般制造業,“行業中各公司的商業模式,差別不會太大。”
據悉,我國有機硅室溫膠在低端產品呈現充分競爭格局;而中高端產品,特別是高端產品,其競爭關鍵取決于企業是否具有針對不同的用戶和不同的應用條件提供適當的產品和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的能力。
由于國內大部分企業因自身研發能力不足,無法參與到高端產品競爭中,目前僅有為數不多的國外企業和國內少數廠家能參與到國內高端產品的競爭。通過了解下游客戶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借助自身強大的研發力量尋找有機硅室溫膠解決方案,從而推出專門針對客戶具體問題的高價值產品體系,這將成為有機硅室溫膠生產企業新的經營模式。
“我們正朝這個方向努力,而目前公司在做產品的同時,也會偏向于全套解決方案的運用。”王躍林介紹,比如客戶要求做一個車燈的膠,做好會涉及到該怎么用?這就需要專業的設備,我們配了專門的設備,以及培訓和應用,將產品與服務相結合。“事實上,我們也生產專門的配套設備。”
全套解決方案的另一層模式在于,和客戶共同開發新的產品。
“客戶會告訴我想要一個什么樣的膠,國外也不一定有,能否幫助我開發?硅寶就有這個能力,我們可以將原有的產品進一步改進,以滿足客戶的要求,在這過程中會與客戶共同實驗、共同調整配方與改進工藝,直到滿足對方要求為止。這樣我們的客戶就很穩定,硅寶有這樣的競爭力。”王躍林說。
而招商證券化工研究員廖振華向記者透露,硅寶科技在銷售上也有獨到之處。“他們是直銷與經銷商相結合的模式,把更多的銷售源外包給經銷商,而公司分派技術人員駐在經銷商,為經銷商提供技術支持,這對于規模還不大的企業而言,可以少雇用員工、節省一筆的管理費用,而將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中。”廖振華說。
機構觀點:技術創新需持續領先
機構對硅寶科技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
招商證券化工研究員廖振華表示,“公司主要有三方面的優勢:一是行業市場廣闊,2002~2008年,消費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8.4%;二是公司技術積累深厚,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突出,市場占有率較高,目前在電力環保膠、汽車燈膠和建筑幕墻用膠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分別居第1、第1和第3位;三是制膠工藝設計與自主研制設備配套的創新模式獨一無二。”他預測公司的目標估值在23~27元。
而東方證券研究員楊云在其研究報告中認為:“公司的技術核心和市場核心層持股比例占50%以上,這杜絕了核心人員被高薪挖角的危險,也保證了公司高層人士利益與股東利益的高度一致性。目前化工新材料板塊的市盈率普遍在25倍左右,考慮到創業板公司一定的估值溢價,我們認為公司的合理價格在25-30元左右。”
然而,與大多數券商看多公司相比,一些基金對該股持相對謹慎的態度。
在本輪網下申購中,廣發基金旗下共有三家基金獲得了該股的配售,其中包括兩只股票型基金和一只債券型基金。
廣發基金投資總監朱平告訴記者,“3只基金配售不代表我們非常看好,如果是我們中意的公司,至少會有八九只基金獲得配售。”朱平表示,硅寶科技感覺更偏向于傳統制造業,所以基金公司對這只股票不是很“興奮”。
另一家獲得配售份額的券商自營部人士分析,現在創業板上市公司一下出來這么多,機構面面俱到的去分析研究各家公司不太可能,“有時不一定看公司或者看行業,申購新股時一看市盈率是不是合適,二看整體市場環境好不好,至少我們就是這樣做的。”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研究員向記者表示,雖然硅寶科技掌握了相當的技術專利,但事實上該行業技術壁壘并不高。“關鍵看細化經營做得好不好,產品上能不能每次趕在最前頭,說實話,專利靠守是守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