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創業板 > 中國創業板大幕正式開啟 > 正文
創業板的開啟讓吳建的心“亂”了——到底是上創業板還是中小板?這樣的抉擇確實讓人“傷透腦筋”。
本刊記者 樓方芳
經歷十年的等待,創業板終于來了!2009年5月1日,對許多中小民營企業和創投公司來說注定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這一天,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隨著創業板上市規則等后續政策的陸續頒布,創業板漸行漸近。
2000家企業完成“盡職調查”
“創業板終于來了,我離夢想又近了一步。”說起創業板,陳浩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陳浩是浙江四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SEE)的董事長,20年來一直執著致力于水處理技術研發、設備制造、水處理系統解決等工程。陳浩一直有個夢想:通過到資本市場上市融到資金,并用專業的水處理技術,還人們一個青山綠水的生活環境。但是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陳浩實現夢想的“心頭病”。雖然陳浩的公司運作得比較好,也有自己的科研專利,但由于企業資產規模不大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要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似乎不太現實。陳浩一直對創業板寄予厚望,創業板的“開閘”無疑給他帶來了良機。
據深交所粗略統計,為了上創業板,目前全國已有2000家企業完成了保薦人對企業財務和經營狀況全面摸底的“盡職調查”。經過十年磨礪,國內的小企業終于可以在絢麗的資本舞臺上一展身手。
創業板:有近憂也有遠慮
“創業板上市規則出來了,我們到底上創業板好還是中小板更好?”這是創業板上市規則公布以來藍天(化名)接到的第三個電話了。
藍天原是一家國內知名創投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因為工作原因結識不少公司老總。自創業板即將推出的消息發布以來,這樣的咨詢電話明顯多了起來。
“這段時間來問創業板的特別多,尤其是監管力度和風險方面的問題。畢竟創業板在中國還是新鮮事物,掌控風險的度還有待市場考證;況且第一批上創業板的企業不會很多,后面排隊的企業什么時候能上市也是個未知數;再加上周邊國家的創業板成功比例屈指可數,所以很多企業家心里還存有顧慮。”藍天向《浙商》記者道出了企業的隱憂,“有些企業家擔心投機者惡炒,到時企業就要在‘天堂和地獄間蹦極了’。”
在有著十幾年券商工作經歷的資深投行專家陸成淵看來,企業對創業板的猶豫主要還是在創業板的退市機制上。陸成淵認為,現在能上創業板的企業一般都是優質企業。這類企業的上市目的不僅僅在于融資,也是為了解決企業一部分原始股東和發起人股東財富增值和退出的要求,這是他們在創業板上市的主要目的。然而恰恰在這個方面,交易所對于創業板制度的規定是很嚴厲的,例如其鎖定期就要比主板長,基本要三年或三年以上。再者處于成長期的創業型企業,盈利模式、市場開拓都處于初級階段,經營穩定性整體上低于主板上市公司,一些上市公司經營可能會大起大落甚至經營失敗。
“也許三年后等到發起人股份可以轉讓、流通時,卻發現企業不行了,或者股價跌了很多,這個時候套現就顯得毫無意義了;甚至可能過了幾年或者用不了幾年,企業就到了退市的邊緣或被摘牌。上市公司如果被強制退市,其股票的流動性和價值都將急劇降低甚至歸零。”對于到創業板上市的風險,陸成淵直言不諱。
創業板、中小板各有定位
“我們一直是按照中小板的要求排隊上市的,沒想到一波三折的創業板來得那么快,創業板的開啟打亂了我們原先的步伐。”一家公司的老總吳建(化名)坦言他們目前所處的狀態是“吃著碗里的中小板,看著鍋里的創業板。”
吳建的公司主要從事機械設備制造等業務,但是一直致力于新技術的研發,這樣的企業同時符合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上市要求。然而創業板的開啟讓吳建的心“亂”了——一方面,關于創業板的未來以及創業板的經營風險、退市風險等問題讓吳建們“不放心”,但另一方面,像納斯達克這樣的創業板的魅力卻又足以讓吳建垂涎。到底是上創業板還是中小板?這樣的抉擇確實讓吳建“傷透腦筋”。
“我們現在還沒有想好到底上哪個板,等專業機構的評估報告出來后再做決定。”吳建說,他們的狀態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企業的境況:一邊在中小板排隊上市,一邊密切關注創業板的進程。
作為浙江本土資深的創投人,浙江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宗佩民則對創業板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他認為能上創業板的企業往往具有領先的行業地位、創新的模式、技術以及影響力,在他眼里,這類企業代表的正是未來中國主導產業的新興力量。宗佩民堅信,未來創業板的好股票一定會大漲。
宗佩民所說的“大漲”也并非個人的空想,在納斯達克歷史上,大漲的股票案例不在少數:1997年5月亞馬遜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時的價格為每股3美元,到1998年年底股價已高達209美元,僅僅18個月時間,價格接近最初的70倍;另一個叫做TIE的企業,是在美國和歐洲唯一有主要鈦生產設施的綜合生產商,在其上市的4年時間里,股價漲幅超過200倍。
“創業板好雖好,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宗佩民補充道,“無論是主板還是中小板或者創業板,國家在設定相關板塊的時候會有不同的定位。中小板適合一些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如主板品牌企業的零配件供應商、代理商等產業鏈中的中堅企業,這類企業規模較小,有特色,行業地位高。而創業板是給新經濟、新技術、新模式等代表中國未來經濟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準備的,適合像互聯網、工業服務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的優秀企業。”宗佩民同時強調,“當然上創業板的企業存在技術、模式容易被模仿或被同業并購等,風險相對要大些,這些風險企業需要事先考慮。”
對于徘徊在創業板和中小板十字路口的企業,陸成淵也給出了建議。他認為,風投最終是以實現資本市場的順利退出為前提的,有風投的企業在上市的時候要考慮不同板的資本市場平臺。從這個角度來說,能上中小板的企業還是上中小板比較穩妥。而企業上創業板一定要謹慎、理性,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成就市值暴漲的神話,企業一旦退市的話搞不好會傷及自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