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分析報告中,55家在“新三板”掛牌的中關村科技園區公司里,18家公司滿足創業板條件,并且均提出現金分紅預案。主營業務為焊機的北京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時代)就是這18家公司其中之一,該公司的分紅預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0元。
在“新三板”上表現搶眼的這家公司,現在也在預備沖擊創業板。
“沖擊創業板沒捷徑,但有優勢”
北京時代董事兼董秘皮檢軍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的財務狀況。根據該公司年報: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公司的凈利潤分別達到了1423萬元、2042萬元和2312萬元。“公司每年收入和利潤都保持了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速度。”皮檢軍說,這樣的增速雖然不是爆發式增長,但卻相當穩健。
這樣的財務指標,已經超出創業板財務門檻。皮檢軍也表示,北京時代希望能上創業板,也一直都在關注其進展。
“‘新三板’上市的這些企業,沖擊創業板沒有捷徑,但有優勢。”皮檢軍說,公司最大的優勢在于已經在新三板上摸爬滾打的3年里,累積了相當的經驗。這是比財務指標這些硬性要求更難得的“軟條件”。“比如上市的心理成熟度、公司治理、規范運作、財務公開,這些方面我們都是比照正規上市公司來完善改進。公司和券商、律師、會計師事務所也建立了直接聯系。”
“如果現在創業板就要提交申報材料,我們很快就能準備好,都是現成的。”在被問及上市前準備時,皮檢軍說,公司三年來的財務數據都是經過正規會計師事務所和證券師事務所審核的,公司有自己的董事會隊伍,有主辦券商,可說是萬事俱備,只欠創業板的東風。
籌備上市沒有“血淚史”
創業板之風從1999年至今,也吹了10年之久。10年間,不少急需融資的中小企業翹首以盼起起伏伏,北京時代很“幸運”,總能碰到剛剛好的時機。“上市融資方面,我們一直比較順利,雖然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有上市的想法,但沒有一波三折的血淚史。”皮檢軍介紹,2001年成立的公司,在2006年需要融資之際,正好中關村號召企業嘗試“新三板”,北京時代就此成為首批“新三板”掛牌的中關村企業。隨后該公司再度“響應號召”,做了“新三板”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在2006年底定向增發,融資5000萬元;2008年下半年,該公司又做了第二次定向增發,融資2000多萬元。
“我們已經通過新三板實現了融資,對上創業板并不著急。”皮檢軍說,北京時代希望首批上創業板,并不完全是出于融資需求,更多是看中了“首批創業板企業”這一光環帶來的示范效應和廣告效應。
創業板的推出,對中小企業而言是一個雙向選擇,既是創業板對有意向企業的考核,也是企業選擇上市板塊是否合適。
“我們希望創業板能夠對高科技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有所傾斜或側重,能夠有些引導性政策,選擇優質的企業作為第一批上市,起到更好的示范效應。”皮檢軍的這個希望,也是絕大多數關注創業板的企業的希望。
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員工告訴記者,他們對于創業板有所猶豫,是因為創業板的“財務門檻”并不高,可能會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所以該企業并不急于首批上市,而想等首批創業板名單出爐后再做打算。
■ 背景
新三板
“新三板”市場特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股權轉讓的試點場所。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掛牌企業在證券業協會備案后,可以通過定向增資來融資。
■ 樣本介紹
北京時代
北京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初。是由時代集團公司發起并聯合清華紫光、聯想集團、大恒集團、四通集團等公司共同創建的一個全新的股份公司,從事焊接設備的開發、生產與銷售。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張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