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之前紐約證交所主席格拉索被迫辭職的情景尚歷歷在目,而如今,又一位美國證券界的大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唐納森也遭遇了同樣的厄運。在度過了短暫而不平凡的28個月的任期后,74歲的唐納森本周三正式宣布辭職,并將于本月30日離職。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當初正是因為唐納森在監管方面的種種努力,才間接導致了格拉索的下臺。所不同的是,格拉索是因為攫取巨額薪酬而引咎辭職,而唐納森的離職卻顯得
壯烈了許多,相比近期曝光的SEC巨額預算缺口而言,唐納森在大力推行改革時觸怒了相關利益群體才是他被迫引退的主要原因。
受命于危難之際
進入21世紀以來,華爾街遭遇了史上罕見的丑聞危機,安然、世通事件的爆發,使得民眾對政府監管部門的信任降到了最低點。作為證券市場和上市公司的看門狗,SEC因未能及時發現問題而備受各方指責,當時的SEC主席哈維·皮特不堪巨大壓力而辭職。
就在此時,有著豐富學術底蘊和商業經驗的唐納森進入了布什的視野,他也很快在2003年2月走馬上任。就任伊始,唐納森很快以其廣開言路和當機立斷的作風贏得了下屬和上司的支持。
在很短時間內,唐納森就取得了令投資者競相稱道的成績。在打擊公司違規方面,SEC制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對共同基金行業,SEC大力推進基金公司董事會的獨立性;對于對沖基金行業實行對沖基金經理人注冊登記制度;要求經紀商在處理客戶買賣指令時必須遵循最優成交價格原則等等。這些措施無疑對重塑市場信心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唐納森在推行新政的同時不可避免地也激怒了基金公司和其他利益群體。
栽倒在和平年代
在贏得榮譽的同時,唐納森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在推進改革時的鐵面無私以及與SEC內部部分共和黨同僚的不和,讓他遭受了不小的非議,這些指責有的來自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有的來自行業協會,還有的來自政府部門。
去年年底,美國商會將SEC告上了法庭,稱后者要求共同基金引入更多獨立董事的做法有越權嫌疑;美國財長斯諾也在公開講話中提醒SEC要注意監管過嚴的問題;甚至連格林斯潘老人家也不顧與唐納森的私交,在公開場合指責對沖基金經理人注冊登記制度。
唐納森最終離職,與他和兩位共和黨同僚保羅·阿特金斯和辛西婭·格拉絲曼的意見相左也有很大關系。作為SEC五人管理團隊的成員,他倆一直認為唐納森的監管理念過于嚴厲,但由于還有另外兩位民主黨委員的支持,阿特金斯和格拉絲曼在很多重大問題的表決上都以2比3的劣勢失去發言權,這也堅定了他們要扳倒唐納森的決心。
可以說,唐納森已到了腹背受敵的絕路上,而最近曝光的SEC巨額虧空只是加速了他離任的步伐。
正如美國商會主席托馬斯所言,唐納森的離職只是為了(在過去一段時間實施的嚴厲監管之后)找回一些平衡,畢竟,美國投資者的信心已有所恢復。但不管是對布什政府,還是對已經被提名為SEC新任掌門的共和黨人克里斯托弗·考克斯而言,要處理唐納森留下的攤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既要稍稍放松監管,又不能給市場太多好說話的暗示,以免違規行為死灰復燃,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記者 朱周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