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Watch加州2月1日訊】汽車行業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上周,日產(Nissan)執行長高恩(Carlos Ghosn)悲嘆:雖然汽油-電力混合動力汽車正在興起,但高昂的產出成本并不能帶來經濟效益。
他對氫燃料電池汽車也不抱希望:“一輛燃料電池汽車的制造成本約為80萬美元。
隨便一算就知道,我們必須削減95%以上的成本才能獲得廣泛的市場認可。”這番話是在新奧爾良全美汽車經銷商協會(National Automobile Dealers Association)年會上說的。
這意味著,車廠為了從汽車銷售中獲利,仍然必須依賴汽油動力汽車(驕車和卡車)。福特(Ford)(F)和通用汽車(GM)(GM)融資部門的利潤甚至超出了實際的汽車制造業務。
同樣,過去一年來創紀錄的汽油價格也沖擊了一度熱銷的SUV(運動休閑車),F在,車廠把重點轉向CUV(多用途車)。
三年前,汽車廠商透過零息汽車貸款挖掘出了新的商機。這種策略吸引了一大批猶豫的購車者,帶來銷售的成長,F在,這種策略已不新鮮,曾經利用它購車的人可能暫時不會購買新車了。這已經沖擊了去年的新車銷售,除了上個季度推出的2005年新款之外,所有車型的銷售都下滑了。
盡管如此,全美汽車經銷商協會首席經濟學家泰勒(Paul Taylor)認為,2005年新車銷售的主要動力可能是優惠措施!叭榔嚱涗N商協會預計今年每輛汽車銷售的平均優惠至少為2500美元。如果制造商提高優惠額度,銷售達到1690萬輛顯然是可能的。”2004年汽車銷售為1686萬輛。
與此同時,福特上周聲稱,盈馀將因為銷售增加而成長一倍,但分析師對此表示懷疑。例如,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分析師就聲稱福特的評級前景為“中立(neutral)”甚至“負面(negative)”。
汽車廠商的銷售成長主要依賴于強勁的經濟。泰勒稱,去年,受失業人數增加的影響,二手車銷售下滑。就業下滑也影響了新車銷售,但程度較小。“銷售的關鍵┅┅將是持續的經濟強勁狀況和持續的優惠措施!
今年美國經濟狀況如何仍是個未知數,因此,作為對國內市場的一種避險措施,汽車廠商都在尋找更多的海外市場機會。例如,通用汽車來自中國市場的銷售在成長,而福特也急切希望從這個巨大的市場蛋糕中分到一塊。同時,別忘記豐田(Toyota)和其它車廠在亞洲的已有地位。
從各方面來看,美國的汽車廠商僅僅徘徊于盈虧平衡的邊緣。去年,通用汽車每1美元營收獲利不到2美分。而且,這還主要歸功于它的融資部門。那么,汽車制造將走向何方?
例如,通用汽車把賭注押在定向、交通和安全等駕駛輔助設備上。通用汽車發言人說,“我相信安全是一個賣點!
也許吧。但不管怎么看,作為汽車產業核心的制造部門正在弱化,而融資部門似乎正在成為新的核心:汽車廠商看到,可以利用龐大的客戶群來擴大其貸款業務的毛利率。甚至沃爾瑪(Wal-Mart)都準備介入銀行業務。
公司追求利潤無可指責,但投資者應當清楚他們所投資的對象:并非汽車廠商同時也是融資公司,而是融資公司碰巧制造汽車而已!這是有區別的,并可能改變汽車廠商看待未來的方式。
高恩關于混合動力汽車的評論就是一個好例子。汽車廠商的未來,也許并不取決于其產品外形優美、速度快捷和乘坐舒適,而取決于制造這些產品所能創造的經濟效益。
這對環境保護主義者和替代能源倡導者也許是個壞消息,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多年來占據著優勢的行業,一旦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就會持續走下滑坡路。
(本文作者:Thomas Kostig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