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禪畫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3日 08:12 北京青年報 | |||||||||
李國文 朋友送了我一部《李苦禪畫集》,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書籍。 對于國畫,一竅不通,但打開這位藝術大師的作品集,那一幅幅水墨畫,精彩紛呈,目不暇給,使門外漢的我,有如撲面強風,一下子噎得連氣都透不出來。那粗獷的筆墨,
無論大師筆下的鷹、鷺、鶴、雉、雞、鳥、雀等各式動物,還是松、竹、梅、荷、蕉、蘭、蔬等多樣植物,既形似神肖,又渲染夸張,既栩栩如生,又放肆浪漫,而在畫面之中,更有實實在在的,能夠感覺得到的文人氣質,能夠琢磨得到的藝術魅力。 大師的每一筆,無不蘊含著意境,大師的每一字,無不透露出慧識,我特別注意到這本畫冊中,共收藏了六幅以蟹為題的作品,真是一頓藝術大餐,讓人對這種入秋以后令人饞涎欲滴的佳品,生出無限遐想。每幅圖中的主角,或一只兩只,舉螯揮戈,或大小不等,橫行無阻,或生氣勃勃,肆無忌憚,或翠竹為伴,雜以蓮荷,悉皆趣味盎然,別有情致。 其中更有兩幅,引起我的興趣。因為,畫面雖略有不同,但題詞卻是一樣,都為大師的自題詩:“君自橫行儂自淡,升沉不過一秋風!蔽也唤妓,為什么兩張圖畫,內容相異,卻都共用這兩句詩為題呢? 第一,他一而再地使用這兩句詩,不怕重復自己,不怕別人笑他詞窮意拙,顯然不是大師肚子里的才思用盡了,而是他的鐘愛。他之所以強調這兩句詩,還不僅僅在于詩意的深刻,而是能夠充分表達他這位藝術家對世界,對人生,對藝術的看法。 第二,在這本畫集的序言里,有其后人為他訴說的一大段話:“復因其耿直不諛而落得‘思想有問題’之罪;更恥于工巧社交,宣功邀位以攀附高山,遂頻遭不公正之待遇,因而報章難覓其名,顯然難見其蹤又十載矣!”從這里,我們體會到這位藝術家在那陰霾歲月里,所親歷的浮沉世態,炎涼人情。畫的是大自然,反映的卻是藝術大師的現實生活。 所以,任何作品,無論用書面語言表達的文學,還是以直觀形象出現的藝術,只要投入真感實情,那一定是有血有肉,只要有心血的注入,那一定引發讀者和觀眾共鳴。也許正是菊黃蟹熟之節,這幾幅以蟹為題的作品,更讓我愛不釋手。大師的蟹,雖然只是水墨渲染,但紙上數筆,那潑辣剛猛的橫行甲士,那自在自得的無腸公子,神氣活現,躍然紙上,一個個向我爬來,令人拍案叫絕。 河蟹,學名為“中華絨螯蟹”,屬甲殼動物。在中國人心目中,是毫無疑義的美味。早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就有“蟹藏法”一說,到了宋代,還出現了《蟹譜》一書,可見中國人吃蟹之早,吃蟹之精。 還有明代的李漁,他算得上是文人中食蟹的頂級吃客,吃到忘乎所以,吃到沒話好說的程度,可見其如何癡迷了。“予于飲食之美,無一物不能言之,且無一物不窮其想象,竭其幽渺而言之,獨于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與不可忘之故,則絕口不能形容之!笨戳诉@部畫集,我在想,也許李苦禪與李竺翁同好,有剝蟹之癖,否則,他不會熱衷于畫蟹。 人工飼養河蟹,是近年才有的事。早先,蟹是野生的,所以,饞蟹的李漁,早在春天,就打發人到水鄉的捕蟹人家,預交訂金,等到秋風響,蟹腳癢的時候,讓他們及時送來此物,供其享用。文人與蟹,大概有點緣分,曹雪芹在《紅樓夢》里,也專門寫過一回螃蟹宴的,這位貴族子弟,倘不是一位美食家的話,怕也寫不出大觀園里那酒香蟹腥來的。 在水族中,螃蟹不是什么龐然大物,但在河湖江海,沼澤水泊里,這種武裝到牙齒,有坦克車無堅不摧的勁頭,有推土機無可阻擋的威力,也是興風作浪,搗亂成性,糟蹋莊稼,為害一方的兇殘之輩。 它的橫行,注定了它的蠻橫,它的霸道,它的橫不講理,它的動不動就橫起兩只大螯,非要找你麻煩的挑釁。而且,它潛行水下,不易暴露行蹤,它覓光追亮,無聲無息而來,它一旦夾住了你,是絕不會撒手的,它口吐泡沫,總在虛張聲勢,它銳角滿身,讓你無從下手,人們常用貓吃螃蟹,無處下嘴,來形容它的不易就范,很難攻克,甚至在《白蛇傳》里,那個法海和尚,因為拆散人家的美滿姻緣,以致惹起眾怒,最后無處可逃,居然躲到螃蟹殼里藏身,足見他和它,也是沆瀣一氣之徒。 所以,人稱蝦兵蟹將,別看是一些不起眼的介貝之類,倘若讓你在現實生活里,遭遇到螃蟹似的人,或人也似的螃蟹,那八個長著金須的毛腳,那兩支碩大奇壯的茸螯,也夠你招架,夠你抵擋,夠你一壺喝的。 李苦禪大師畫蟹,是不是有感而發,那就不得而知了。但他這兩句詩的題詞,如同古人所云:“斜著冷眼觀螃蟹,看它橫行到幾時!蹦腔磉_開闊的胸襟,那登高望遠的視界,那把螯豪讀《秋水》的狂放不羈,那任君橫行我自淡的精神境界,倒是此時此刻食蟹賞畫的心得收獲了。 他在八十三歲高齡時,還曾畫過一幅螃蟹圖,那題詞寫道:“畫分兩派,作家畫,文人畫。文人本不張作一畫,舍其文詩之余,偶爾戲墨,即文人畫之由來,然其高雅之趣,嘗超出作家畫之上矣! 看來,讀中國畫中的文人畫,必須細細玩味,方入佳境。 2004年8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