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雄文:管理是全球性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7日 16:13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張夢穎 彭朋 上海報道 商學院教育與傳統教育體系的關系并不像其他學科那么緊密,由于學科本身的性質,以及注重實踐和國際化的特點,使商學院相比其它學科的教育具備了更大的獨立運作能力和空間。時下,國內也已經出現一些知名的獨立商學院。在傳統教育體系和獨立商學院并存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好奇在傳統教育體系中的商學院與獨立商學院的兩種路徑究竟有何差別
作為一個體制內的商學院的管理者,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陸雄文在接受記者專訪的時候認為,這兩種路徑可以說各有所長,獨立商學院在對資源的靈活掌握、市場化程度等方面略勝一籌,但是類似復旦管院這樣的傳統教育體制內的商學院在教育與研究并重的道路上可能會走得更遠——研究能力是體制內商學院實力上的重要加分因素,這為體制內運行的商學院的未來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管理教育可以上溯到1920年,復旦管理學院是中國最早從事管理學教育的商學院之一,雖然中間由于歷史原因這種教育傳統一度中斷,但是他們卻在隨后的發展道路上找到了一個很好的促進工具——國際化。陸雄文表示,復旦管院的國際化工作是多方面、多層次開展的,而且已經形成了傳統,國際化的工作幫助復旦管院成功地轉型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國際化的工作本身對管理理論的現實發展也產生了促進作用。 傳統與轉型 復旦管理學院所在的李達三樓是管理學院1947年畢業的復旦商學院校友李達三捐建的,事實上,復旦的管理教育傳統可以一直上溯到1920年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系。1929年復旦大學就組建了商學院。 “復旦歷史中就有管理教育的傳統,雖然1952年到1977年因為歷史的原因被阻斷了,但是這方面教育傳統中無形的東西還是存在的。而這種無形傳統的綿延也是1977年我們成為中國最早恢復管理教育的學院之一的原因。”陸雄文說,“但是初期我們的管理教育發展很慢。這個大家也可以理解,那個時候,管理學在中國簡直就是空白,是全新的東西。從企業的認識角度來講管理學是公共的、行政的。” “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幾乎全國所有高校管理學院的師資都是來源于其他院系,數學系、經濟系,甚至物理系、系統工程系。”陸雄文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況。在師資缺乏專業化、系統化的前提條件下,復旦管院的時任院長非常富有前瞻性的眼光,他開始不斷派遣學院的青年教師到國外去進修。但是,特定的歷史時期中有些結果可以想見,外派教師常常有去無回。可貴的是,這位院長還是堅定不移地走這條路,復旦管院終于慢慢地形成了正規的管理學科教學體系。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復旦管院完成了一個轉型。陸雄文說,“如果說管理學屬于傳統的文科,可是它融入了大量的數理工具;如果說它屬于傳統的理科,它卻充斥著大量的應用。”最終,在學科教學體系的構建過程中,他們超越了對管理學科的初步探索階段,從最初認為管理學科是偏門的爭議中走了出來,形成了管理學科是一門多學科融合成果的認識。 相比于國內的其他很多大學的管理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較早地完成了這一轉型,從而形成了較好的基礎。 雙向的國際化 與國際一流的商學院展開教學方面的合作應該是國際化的一條快捷高效的路徑,但是剛開始的時候這條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 上世紀80年代初,復旦管院當時的老院長就經歷過一個四處尋求合作,但別人卻不那么客氣的階段,因為國外的很多商學院在那個時候普遍認為中國離他們很遙遠,很陌生,和他們根本沒有什么關系。但幸運的是這種局面很快就發生了改變,90年代起,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少人對中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都希望來了解中國。在這種變化下,復旦校史上非常著名的校長謝希德(早年留學麻省理工學院)促成了后來讓復旦管理學院獲益匪淺的合作項目——與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合作項目,斯隆管理學院當時的想法是希望到中國來樹立影響。 陸雄文回憶說:“那是1992年的時候,在謝校長的引薦下,斯隆管理學院的人來到我們這里。一見面他們就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你們懂不懂MBA教育,我們回答說,有一點點懂,他們說,我們來幫助你們。”在當時的情況下,在中美管理教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的前提下,斯隆管理學院要在中國樹立影響幾乎不可能通過開班辦學的方式。于是,斯隆管理學院首先選擇的方式是通過募捐,資助復旦管理學院的師資到美國半年或一年,去看看斯隆的老師怎么上課,和斯隆的老師一起討論課程的發展,先把美國的教育實踐搬回來,然后再本地化。從1996年下半年開始,復旦開始派出師資,陸雄文也在1997年的時候得到了這個學習的機會,他說:“我們當時得到的贊助津貼是很高的,所以我們可以專心地學習、教學、做研究。周游列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到那邊去呆一兩個學期,和美國的老師一起去教學、研究、討論,對我們快速提高MBA教學水準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對教師的培養,復旦管理學院的學生也從這個項目中直接受益,斯隆商學院的著名教授會來復旦做講座,這對學生是完全免費的,而且MIT(麻省理工學院的簡稱)還會給復旦管院的學生提供國際的實習、招聘機會,讓學生有機會去世界一流的公司工作。 有了與麻省理工合作的成功案例,復旦管院開始不遺余力地去尋找新的合作機會,很快,包括挪威管理學院、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在內的多家一流的商學院都與復旦管院有了多種形式和多層次的合作和交流。到今天為止,與他們建立合作交流關系的世界著名商學院的名單上已經羅列了數十家。 陸雄文說:“我們的夢想不是簡單的國際化,我們在每個國家找最好的學校,我們不同項目的發展都有其內在價值。”廣泛的國際合作并不是漫無目的地撒網,陸雄文這樣解釋他們的國際合作戰略:“為什么我們要和美國學校、歐洲學校、香港學校分別建立合作,因為我們認為管理是全球性的,每一個國家的文化、管理哲學和管理思想都對管理學科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美國很多企業都非常的全球化,但是美國企業想要打敗歐洲企業卻很不容易,這就是因為歐洲企業有其獨特的文化。” 此外,這種國際化的師資交流還有另外一層很重要的含義,當這些各種膚色的老師回到他們所在的國家時,他們已經很了解中國的情況,等于又做了一個逆向的國際化。 而對于國際化帶來的好處,陸雄文總結了三點:首先是廣泛的國際合作讓復旦管理學院始終在教學理念、體系、內容上跟蹤世界一流水平;培養了師資,教學手段和研究水平都有了發展;通過這些合作項目,復旦管理學院還有一些資金可以用于改善教學設施,而這些合作方還拿出額外的資金來幫助復旦管院改造樓面,裝修教室,對管理學院在硬件上向國際一流水準接近提供了機會。 規模與發展 在管理學教育需求飛速成長的背景下,復旦管理學院卻在考慮縮小教學規模。事實上,學生規模與師資力量的不適應是復旦管理學院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復旦管理學院目前每年保留著招收200名本科生、120名研究生和40名博士生的規模,MBA招生每年秋季360名,春季170名,這樣加起來平均在校學生已經達到了 2500名,再加上每年200名EMBA,在校生已經超過了3000人。這個人數還不包括國際合作項目的學生。 “實際上我們這兩年一直想縮小規模。”陸雄文這樣說,“無錫、寧波的教學點要撤了,深圳也想撤,有關這方面問題我和我的同事還發生了很大的爭論。”他堅持縮小規模的理由是,大量的優秀人才早已不像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的時候那樣涌向南方,相反的是,現在很多人都回到了上海。“我這個人比較保守,喜歡固守上海,因為我認為,大學的選址很重要,一所大學的發展和輝煌與它所在的位置、城市、區域的發展很有關系。你看美國的名校都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所以我個人認為資源緊缺的條件下,攤子不宜鋪得太大。” 控制規模的根源在于教育者的責任心,在盡己所能提供教育資源供給的同時,控制質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