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李嘉誠”如何俘獲中國中產階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8日 19:4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特約記者 李綺冬 香港報道 內地少數幾個賺錢的香港地產商 “香港公司在中國內地發展房地產,現在沒有多少家真正賺到錢。據我所知,真正賺錢的就只有中國海外發展0688.hk和我們了。”上海錦秋花園的發展商,遠東發展0
邱達昌說,遠東發展今后將集中力量在1000萬人口的城市中,發展成名牌TownHouse。他的理論是,“中國房地產大有做頭,香港現在700萬人,也‘養活’了幾大發展商。中國地產市場只是baby,還有很多成長空間。” 不論以何標準,中產階層正在壯大,已是論者的共識。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家庭財產15萬-30萬元之間為標準計,中國中產階層占總人口的19%。法國巴黎百富勤BNP一份《中國消費者前景》報告中提出,這個人群的家庭購買力達到75000至100000元,他們的消費者目標已經提高到10萬到100萬元的物品。一些經濟學家稱,這一消費群體的數量將會在2012年上升至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二。 錦秋花園的成功經驗,為邱達昌打下了強心針。邱達昌認為,除選對了客戶對象外,入市時間適當,懂得將馬來西亞經驗應用于中國,也是原因。 80年代、90年代是東南亞經濟騰飛之際,邱達昌看準中產階層冒起的勢頭,知道他們喜歡空間較大,私密性能好,但價格較便宜的房屋。因此,1994年他在馬來西亞買地興建大型排屋,動輒以千間計發展,取得驕人成績。1993、1994年間,中國實行宏觀調控,當時遠東系已在中國發展了一段時間,包括建立面粉廠、水泥廠等。邱達昌認為,中國樓市日后必定回升,便于1996、1997年趁低吸納,將他們在大馬的做法引入中國,在內地大建排屋,后來取得了比同行更大的利潤空間。邱達昌說:趁低買地,趁高賣樓,是干房地產生意的成功之道,在哪里都是一樣。排屋的概念在香港并不適用,因為以遠展的財力,不足以在香港購買到如此大的一塊土地。在中國內地的成功機會則要大得多。 遠東發展選取的錦秋花園所在地,剛好鄰近地鐵站,上海大學也選擇于附近擴建,這就使樓盤吸引力大增。 錦秋花園分16期,共8000套排屋(單元式住宅),已出售了2000多套,尚有5300多套房屋待建。遠展發展計劃今年出售800間,以每間平均售價100萬元人民幣計算,800間剛好是8億元的銷售額。估計未來6年,錦秋花園可為遠東發展集團每年帶來數億元的穩定收入。此外,由于這樓盤的土地是近十年前的價格,物業毛利可高達55%。在扣除其它費用之后,每套物業利潤約為40萬元人民幣。邱氏對此充滿信心:“我們一年約供應1000個單位,這對一年銷售上10萬套的整個上海而言,只是一小部分,不怕吸納不了。” 邱達昌最近在內地“再下一城”。今年3月份,集團公布成功在四川成都取得另一大型住宅項目發展權,落實在成都興建一個類似上海錦秋花園的巨型住宅區,目標建屋數目是6000間。第一期試盤將先推出100個單位,其后逐步增加。 邱達昌說:“我們正在研究天津、成都的市場,可行性與上海不一樣。在上海,所謂中上樓宇的價錢,我認為是約每平方米6000至10000元人民幣。超過12000元,在中國而言已是豪宅,低于4000元是‘低價樓’了。”成都樓價比上海低廉,與天津差不多,中高價樓盤是每平方米3000元至5000元。樓價雖不及上海,但毛利率可與之比美。 宏觀調控下如何面對競爭﹖ 遠東系早在80年代已在內地發展,邱達昌親眼目睹了內地地產商的進步,可謂“一日千里”。他說:“以前香港公司不論在宏觀、微觀方面都勝過內地公司,現在只可在宏觀方面取勝。”內地公司對當地熟識,在控制成本方面,有時比香港更有效果。例如他們知道當地哪個是最好的建筑商,哪家公司有實力,哪里能找到價廉物美的材料。香港公司的優勝之處是“真資本”公司較多,且在宏觀發展策略、經濟周期的掌握、建筑設計、包裝宣傳方面表現較佳。 邱達昌說,遠東發展已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我們的運氣好,今年5月宏觀調控開始,我與銷售部、發展部幾位經理開會。銀行收緊銀根,我問他們對公司有何壞處﹖同事回答,說錦秋花園最辛苦的5年時間已過去,已經不需要借貸來建設、發展,公司已賣了多期樓,賺了很多錢,還清了債項,宏調措施對遠東沒有多少影響。反而我們的對手沒有資金蓋房子,對我們更有利。”不少資金不足的發展商已向遠東求助,愿意出讓股權。 “目前國家政策是不鼓勵建別墅,但錦秋花園總規劃圖已經批出,因政策有規定,別墅減少了供應,而我們卻可以建,樓盤變得奇貨可居。”邱達昌說,政府規定,樓盤要封頂才可賣樓,我們的三層樓別墅封頂只需三個月時間左右,不像那些建30層樓的項目,可能要等兩、三年才可收樓。“換言之,我們在新例下無不利。” “每天都有問題” 邱達昌可能是最早進軍內地房地產市場的香港發展商。早在1988年,他就已買下國內最早投標出讓的廣州花地灣住宅地,計劃發展成高尚住宅區。后來因合作伙伴廣東信托破產,由政府方面接手,經過馬拉松式談判,終于收購了對方的股權,遠東發展全資擁有該項目,近期將重新開始動工。 遠東發展還有一個廣州“新時代廣場”項目,也是因為1999廣東信托倒閉,內地多家銀行隨即收緊對中資公司的借貸,遠東的合作伙伴越秀企業受其影響,合資開發的這個工程因而受延誤。經過一連串商討,現在已重新啟動。 邱達昌說,“在中國開發經營真是好辛苦,每天都有新問題”。對發展商來說,最簡單而“典型”的問題出在物業管理公司。在香港,客戶欠交物業管理費,物業管理公司可控告他們。中國也可以,不過,客戶們會找很多借口。 銀行的態度在改變 邱達昌說,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近年地產市場的最大變化是國際化,即市場化了。“五、六年前,中國分期付款制度還未完全成熟,目前已成熟了。”以前銀行對發展商是認人再認樓,目前銀行對客戶是“認樓加認人”,先認樓再認人(即了解物業的價值,再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可借給發展商20-30年發展的資金。 他解釋說,錦秋花園第一期發展時,銀行也是認人再認樓。認人,對我們不大方便(因為當時遠東在上海知名度還未夠),當時銀行不是評估樓的價值,而是人的價值。現在是認樓認項目。 遠東成功之處,不單在于懂得控制成本,而且深懂資金滾動式發展策略,投資巨大的項目只需小量前期資金,即可開動,銀行的上述變化對遠東發展十分有利。以成都項目為例,初步投資款項是1.5億至2億元之間,即可開發一個占地1200畝、建屋6000套的項目盤。為保證發展資金來源,遠東已獲得一項款額達6699萬美元的2009年期到期的零息可換股債券,這樣可確保發展資金供應正常。 邱達昌坦言,現在比以前更難取得土地,地產商成本增加了。地產商當然希望地價愈便宜愈好,但對中國長遠發展而言,這是健康的。“中國應該停止土地的無限量供應。”邱達昌說。但他認為,政府應要想清楚是否準備實行“高地價政策”,如果不是的話,土地供應減少,成本增加,地產商會盡量把成本轉移至購房者身上。 邱氏家族 論財富與名望,相對于長江系的李嘉誠、新鴻基地產郭氏兄弟,新世界發展鄭裕彤等家族,遠東系的邱氏可謂小巫見大巫。但其創辦人邱德根的名字,在香港卻甚為知名。因為他曾經營帶給香港人無數歡樂的荔園游樂場,80年代入主香港兩大電視臺之一的亞洲電視。 邱德根原是上海小資本家,租了一家小戲院經營度日。1949年,只有25歲的他,帶著數百元身家,南闖言語不通的香港,開辟當時人口僅得兩萬的荃灣及新界元朗等荒蕪之地,經營戲院及荔園游樂場。33歲時,邱德根已是遠東銀行的創辦人。到了70年代,又創立了遠東發展0035.hk、遠東科技0036.hk、遠東酒店0037.hk三家上市公司。其后因投資失利,遠東系業務大滑坡,而邱德根在1988年又被控造假賬,審訊長達5年。后來,醫生證實他患老人癡呆癥而免于被控告,但自此對香港無心戀戰。 邱達昌是邱德根次子,畢業于日本上智大學工商管理及經濟學。1970年只有16歲,便奉父命只身到印尼策劃興建游樂場。1973年加入遠東發展,1978年升任董事總經理。1980年年僅26歲的他從“香港金王”收購上市公司利興發展0068.hk,數星期內轉售即賺2000多萬,被香港證券界冠以“老虎仔”稱號。 邱達昌也受到1988年始的官司纏繞。1993年獲停止起訴后,次年離開香港到馬來西亞發展,曾以6000萬馬幣購入吉隆坡廣場,兩年后出售該物業,賺得8000萬馬幣,掘得第一桶金。他以私人身份成立的公司馬來西亞置地,成為當地五大發展商之一,平均每年有四五億港元利潤。因此部分當地人士稱邱達昌為“馬來西亞李嘉誠”。1997年,邱達昌更獲“拿督”頭銜。 邱達昌曾于90年代中積極參與遠東發展業務,出售公司非核心業務,把資金集中發展大中華的住宅及酒店業,改善公司業績。目前,遠東發展在香港有“三星級酒店大王”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