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銷售管理 > 財經雜志秀之《成功營銷》 > 正文
 
“藍領品牌”提升中國產品競爭力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7日 18:00 《成功營銷》雜志

  引言:一方面跨國品牌在白領金領市場酣戰正歡,還來不及在藍領市場上攻城地,國內品牌還擁有先發優勢;另一方面,藍領群體并不像白領群體那么推崇國外品牌,理性、樸實、沉穩的消費觀讓他們對國內品牌的接受度非常高。

  中國典型藍領形象、藍領品牌的缺失,中國藍領群體的特征,為中國品牌一個最契合、最難得的市場機會。如果中國企業視而不見,或者僅僅是因為“羞于”等心理因素而放
進入伊妹兒的網絡豪宅 新浪點點通個性smsDIY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哪里可以免費發短信?
棄了這塊市場,實在是可惜!

  “新藍領品牌”國內品牌突圍的最佳機會

  在目前的中國市場上,不論是家電、手機、服裝還是日用品等產品類別,藍領所認知、購買和喜愛的品牌都十分分散。例如,服裝行業在藍領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李寧牌也只達到了3.2%,藍領定位較為鮮明的大寶在藍領化妝品市場的占有率也不過15%左右。即使在品牌消費相對集中的一些產品類別中,藍領的品牌選擇多數情況下只是處于價格等方面的被動消費,和品牌的情感關聯度及粘合度不緊密。

  分析目前國內相當一部分產品市場的構成,高端定位已經被洋品牌占據,他們不僅財大氣粗、營銷費用充足,而且多年的經營已經給品牌賦予了很多高端的情感、文化等內涵。國產品牌要打入這一領域,難上加難。如飛亞達手表的董事總經理徐東升就曾坦言,“瑞士制造”是飛亞達在定位高端市場時幾乎無法跨越的一條鴻溝。

  于是,很多國內品牌面臨的窘境就是:明明主要消費者是藍領,卻非要把自己拔高成白領和金領品牌,結果是既得不到白領們的光顧,也得不到藍領們的忠誠。

  實際上,“新藍領定位”實在是國內品牌突圍的一條捷徑一方面跨國品牌在白領金領市場酣戰正歡,還來不及在藍領市場上攻城地,國內品牌還擁有先發優勢;另一方面,藍領群體并不像白領群體那么推崇國外品牌,理性、樸實、沉穩的消費觀讓他們對國內品牌的接受度非常高。試想一下,在一片細膩、柔美、甚至花哨的廣告宣傳片中出現一個樸實、陽剛、大氣、熱心、對家庭和社會富有責任心的藍領形象,將引起多大的關注和震撼。甚至極有可能引發當前過于女性化的中國社會新的消費潮流。

  啟動藍領消費中的配合營銷

  藍領擁有很高的組織化水平,具有統一的技能與生活方式,對自己的社會地位有清晰的認知,群體內部的成員受其他成員的社會聯系和影響比較大。根據前進策略、零點調查與深圳飛亞達2004年合作進行的藍領研究表明,中國的藍領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品牌搭配是使用摩托羅拉手機,身著李寧或真維斯服飾,電器用海爾,化妝品用大寶,佩帶飛亞達手表。這些品牌都是國內著名品牌或者已經本土化的國際品牌,它們在價格與品牌上的完美結合與藍領的實際情況恰好形成一種緊密契合,因而出現藍領人士選擇消費品時在這些品牌間形成較高搭配集中度。

  藍領群體在這類產品上體現出的自發的、較為集中的品牌選擇,其實是歪打正著的結果,但是卻啟發了零點調查&前進策略與飛亞達手表的營銷管理人員創立了藍領定位的“配合營銷系統”。配合營銷正是基于對消費者實態生活中這一特點發現基礎之上,主動將消費者現實或預期的搭配選擇體現在營銷運作之中。“配合營銷”原理的主旨在于“配”,它認為消費者是依照在某個角色狀態下實現特定價值的需要去“配”出一系列的商品與品牌來的。

  研究還發現,消費者在“配”的過程中,必然會引發鏈動消費。所謂某一物品的鏈動消費是指由該物品的消費引發的對其他物品的消費。這種被引發的鏈動消費既有方向性也有強弱性。本次調查發現,藍領人士的手表消費對于西服、手機、皮包、首飾、皮鞋、汽車、領帶、錢包等多種物品的消費具有較強的鏈動作用,在“配合營銷”的原理下,針對藍領這一共享的消費群體,手表行業可以與西服、手機、皮包、皮鞋、首飾、腰帶、汽車和領帶這八大行業形成行業聯盟。

  配合營銷系統需要有一個有著長遠戰略眼光的領導企業,聯合其他企業組成品牌組合或品牌聯盟,發掘出隱藏在藍領群體背后的價值特征,以此為藍領配合營銷的基礎,運用配合營銷的思維方式,引導藍領階層的消費文化,開發這個巨大的、幾乎空白的市場空間,享受配合營銷所帶來的共享的營銷調研、共同的整合營銷策略以及共享的信息傳播與渠道等優勢,共同掌控市場、分享市場。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法文化年精彩紛呈
2003年審計報告
薩達姆受審
馬龍-白蘭度病逝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歐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國治理超限超載行動
鳳凰衛視中華小姐大賽
青少年教育 網絡媽媽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