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息 永生股份近日宣布將退出制筆行業轉向信息產業,此舉為上海上市公司產業結構大調整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上海有關部門提供的最新數據表明,在上海100多家較早上市的公司中,約有40%的公司通過資產重組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完全轉型,轉型的主要方向則是信息、醫藥和新材料等新興行業。
難怪一些市場分析人士斷言:近一時期上海本地股的走強與一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變化有密切關系。
據介紹,上海本地較早上市的一大批上市公司,通過國有股劃轉、協議轉讓和回購及增發等各種形式的資產重組,將原來處于一般性競爭行業的資產從上市公司置換出去,然后再將具有技術、人才和資金等優勢行業的資產置入進去,初步完成了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產業結構的大調整。
據統計,上海較早上市的100家上市公司約90%原先屬于地產、交通運輸、商業、輕工、鋼鐵、紡織和機械制造等一般性競爭行業,真正屬于信息和醫藥等優勢行業的僅為10%。經過近兩三年來的產業結構大調整,除了地產和能源類行業外,上海上市公司的產業結構實現了由輕工、鋼鐵、紡織和機械制造等一般性競爭行業逐步向信息、醫藥、傳媒和新材料等新興行業的戰略性轉型。目前,屬于信息、醫藥、金融、傳媒和新材料等新興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近50家,所占比重上升到約50%。
另據一項統計顯示,產業結構調整后,進入信息產業的上市公司約有13家,如方正科技和宏盛科技等;進入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約有7家,如望春花和膠帶股份等;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資本+科技”的運營模式來改造原有產業,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如龍頭股份和廣電股份等;另外一些上市公司在提高傳統行業競爭力的基礎上,又把經營視角轉向了信息、新材料、醫藥和風險投資等優勢產業,如鳳凰股份和上海三毛等。
通過產業結構的大調整,這些公司的綜合競爭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經營業績也隨之穩步提高,如廣電股份、真空電子、上菱電器和方正科技等。據統計,上海上市公司2000年度凈利潤平均值和每股收益平均值分別比1999年度增長了30.93%和55.16%。(記者 樂嘉春)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