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肖蓉) 4月28日早上九時,石家莊國際大廈酒店四層會議室,國際大廈(0600)2001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進入第二天。坐在主席臺中間的董事長呂毅華用沉靜的語調宣布股東大會繼續討論有關提案并強調大會秩序。
在她講話的同時,第二大股東開元公司派出的董事陳雷徑直走上發言臺,宣讀三位董事及一位監事關于董事會4月27日強行對國際大廈2000年年報中有關董事會決議的嚴正聲明。臺下斥責聲、質問聲四起,主席臺上開始沉默。緊接著臺下有幾個人走到呂毅華面前,指著她,讓她說清楚是怎么回事。臺下更多的人擁到主席臺前,旁邊的董事神情緊張地站了起來,會場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坐著的呂毅華被團團圍在人群中間,不一會兒聽見有人高喊“不準打人!不準打人!”。從門外突然沖進國際大廈的工作人員和保安,有的躥上主席臺,試圖將呂毅華與人群隔開。原本相差懸殊的兩方一下變得勢均力敵,在外圍觀望的人與沖進來的人互相推搡著,現場秩序立時大亂,場面一度失控。幾分鐘后,110警察也趕到會場,沖突平息了下來。透過散開的人群記者看到董事長呂毅華坐在地上,眼鏡也沒了,頭發亂蓬蓬的,樣子十分狼狽。
國際大廈第一大股東國大集團和第二大股東開元公司的股權恩怨早已公開化,上市公司的問題也被開元公司抖摟了出來。到底是什么事徹底激化了雙方的矛盾,將公司股東議事的股東大會演變成發泄怨憤的火并。
年報成了導火索
國際大廈2000年度的年報自4月10日起歷經董事會18天的審議,參會董事一直未能達成一致意見,進行表決。開元公司派出的董事質疑,國際大廈對世貿廣場的借款收取800多萬元資金使用費是否符合有關金融法規,并要求負責審計年報的注冊會計師到場進行解釋。由于互不讓步,后來董事會變成了開會后即宣布休會的狀態,最后拖到4月30日出年報的大限將至。上市公司如不能按期刊登年報,一則股票將停牌直至年報公布,二來面臨18個月內失去融資資格的懲罰。國際大廈的年報遲遲不能公布引起了當地省市有關部門的重視。
股東大會第一天休會后,即4月27日下午5時半,董事陳雷向在場人士通告,董事長呂毅華剛剛口頭通知各董事到酒店對面的國際大廈辦公樓八層,學習證監會石家莊特派辦的文件。由于開會形式不符合慣例,開元高層推測董事會將強行通過對年報的表決。因為,此前開元公司對付在董事會席位上占絕對優勢的國大集團的策略就是:提出疑義,得不到滿意答復,就不同意董事會進入表決程序。實際上,頭一天晚上開元高層得到消息,有五位省市級領導簽名批示,要求做好各方工作,依法如期公布國際大廈的年報。金牌令已下,如何做工作就看具體執行人的手段了。
6時左右,代表開元公司股權的董事陳雷、李瑞其、耿君彩,監事李明霞以及國際大廈董事會秘書韓金平,會同其他在場人員來到國際大廈辦公樓的樓梯間。大樓保安奉命只讓董事和董秘上電梯,但他辨認不出來,于是索性將電梯鎖上了,唯一通往八層會議室的途徑被切斷。記者問同樣在樓下等候的董秘,本次董事會是否同審議、表決通過年報有關。董秘回答說,董事長只是通知他們學習特派辦的文件。
7時多,開元高層告知記者們,稱董事會在部分董事、董秘受阻無法到場的情況下,強行進行表決,通過年報,有違《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并且當董事得以進入會場后,竟被董事長拒絕查看董事會會議記錄和決議。隨后,他們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表嚴正聲明,譴責國際大廈董事會的這一做法。在場目擊記者對事情的進展并沒有感到驚訝,也許是見慣不怪了,何況誰爭奪到控制權就意味著擁有上市公司的決定權。眾人紛紛猜測呂毅華是否會出席第二天的股東大會,因為年報已如期公布,股權(除所有權和處置權)也在幾天前移交給能夠信任的新掌門人,正如她自己所言,現在討論罷不罷免董事長的提案已經沒有意義。而且這一做法顯然進一步加深了開元公司激憤的情緒,躲還來不及呢。不過事后有人分析,國際大廈工作人員和保安對事發現場的快速反應表明呂毅華應該是有備而來。
開元想要什么
如果確定國際大廈對世貿廣場的借款收取800多萬元資金使用費為非法收入,那么國際大廈2000年度將淪為虧損(年報表明去年的凈利潤僅為373萬余元),作為第二大股東的開元公司也是臉上無光、利益受損。開元自暴家底,到底是抱著玉石俱焚的態度,一泄數年積怨,還是借此向國大集團發難,如呂毅華早先所言,從中獲取更多的股權,達到控股目的。
據知情人士分析,開元公司及其所有人李勇會在這場持久而復雜的紛爭中,力求達到的目標是多層次的。第一層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雖然1999年李勇會被監視居住100天,增持國際大廈的股權被終止,是由于當地某些政府部門用行政手段進行干預,但據李勇會后來了解并認定,政府部門采取這樣的措施源于呂毅華向有關領導呈交了一份報告,報告中將李勇會收購股權的行為描述成涉嫌詐騙國有資產。李勇會和他的五位屬下(包括他的弟弟)被抓、被關的情形至今在他們心中仍是難以愈合的傷痕,所以李勇會對呂毅華很難做到“相逢一笑泯恩仇”,如果不是開元的窮追猛攻,呂毅華能退出得更體面一些。這是私怨。
其次是保全自己的股權投資并使其增值。開元公司自1997年購入國際大廈的法人股后,只在當年中期有每股0.20元的股息收入,上市公司近幾年投資項目混亂,經營業績每況愈下,根本談不上對股東的回報。李勇會認為國際大廈靠大量拆借資金,收取資金使用費這種“咬掉手指頭充饑”的弄虛作假方式,無疑是自毀前程,遲早都會出問題。這樣的收入要了,對公司的發展沒有任何意義;不要,公司的問題得以徹底暴露和引起關注,各方才能正視和重視。
李勇會早先曾以提案的形式指出過公司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也預見到公司的滑坡,他若認輸出局,那么這項股權投資便是失敗的投資。當時李勇會賭當地政府一定會在公司出現危機時出手相救,進行重組,這樣開元還有機會成為第一大股東,再不濟也能借公司狀況優化,將持有的法人股賣一個好價錢。李勇會的做法是把被動等待重組變成主動促進。
最后是對有關部門施加壓力,要求公正待遇,獲取相應的股權補償,致力于成為第一大股東。李勇會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多次向市政府有關領導提出,相關部門應該就當年的監視居住給他一個結論:對或錯,有沒有權利行政復議和上訴。私下里,李勇會也表示最好能用經濟方式進行補償,比如在政府的撮合下,出資受讓一部分股權,實現對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的相對控制。
李勇會的前兩個目標基本已經達到,能否進入第三層次雖然取決于市政府的意愿,但是政府部門可不可以這樣做,還要考慮來自各方面的因素和利益。李勇會或進或退,還要伺機而動。他已經做好了各種結果的打算,開元已從單一的汽貿業務淡出,發展成生產新型門窗、房地產開發、軟件開發和風險投資的綜合型企業集團,李勇會通過各種努力力圖將這次歷經波折的股權投資收益最大化。
尷尬入場的準第一大股東
股東大會前兩天,國大集團與省建投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和《股權托管》協議,省建投受托對國大集團持有的國際大廈的國有法人股進行管理,代其行使股東相關權利,權限為處置權及收益權以外的全部權利。
建投的有關負責人第一天還盛贊股東責任感強,會議民主氣氛濃,次日面對失控的股東大會蹙起了眉頭。建投雖應急入場,但也是有準備而來,然而事情的發展多少出乎他們的意料。目前,各方和多數投資人對建投公司寄予厚望,希望借其實力能解決好國際大廈的問題,建投是開弓的箭沒有回頭路。市場人士分析,大股東更替是國際大廈重組之路的開端,重組方案的實施依然存在不確定因素。
據知情人士透露,建投緊張的不是開元所持股權是否會超過自己,因為雙方都面臨著30%的政策門檻,而是因為國際大廈采用累計投票的表決方式。開元持有股權的接近意味著其在董事會的席位比例有所變動,隨之變動的是開元在上市公司的說話分量和參與經營的深度。在這種格局下,雙方一旦不能達成共識,建投的舉措就會遭到掣肘。建投和開元當然希望能夠友好合作,共同搞好上市公司,但是,目前誰敢確信對方沒有私心。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