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證券市場邁入新世紀的第一個春天之際,就在震驚市場的鄭百文事件余波未平之際,猴王破產事件又被引爆:上市公司大肆造假圈錢,大股東瘋狂侵吞上市公司資產,數十億資產“一破了之”。本報記者在猴王集團發布破產公告后,即對該事件進行了持續深入的報道,連續數周的現場報道已使猴王“真相”基本大白于天下,猴王事件的報道也可謂告一段落,但與此同時,由鄭百文事件,由猴王事件引發的一系列沉重的話題又令我們無法回避———
這些事件的發生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
它們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
如果說上市公司是證券市場的基石,那么,當這些基石一而再、再而三地動搖起來的時候,是否應引起我們足夠的警覺?
我們新興的證券市場到底需要怎樣的上市公司?我們的上市公司又需要怎樣的制度環境?
我們不妨從猴王事件中好好地找一找答案。
猴王股份為圈錢而生
按照股份公司的所有制涵義,猴王股份從上市那天起,就不再是哪家哪戶單獨享有的企業,而是所有股東共同擁有的企業,它存在的目的,本是為所有股東謀取利益。但數年后人們猛然發現,猴王股份這家企業,根本不以盈利為目的。自始至終,它只是一個融資“窗口”,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集團公司更方便地圈錢。
記者在宜昌當地采訪時,聽說在當地廣為流傳的一段“典故”:話說猴王股份獲準上市后,公司一位高層領導大宴賓客。酒過三巡,這位人士突然間拍桌子大笑起來,他說:“證券市場究竟是哪位高人發明的?我真得好好感謝他!以前借錢還要還,現在一上市就有那么多錢,可讓我怎么花?”
是啊,有了上市公司這個“窗口”,猴王自然可以很容易地從證券市場籌資。資料顯示,猴王股份對籌資一直非常熱衷,自1993年首發和1995年配股共籌資2億多元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公司還計劃發行B股,1997年還準備配股。另一方面,正是有了上市公司這塊“金字招牌”,大股東猴王集團更容易從銀行貸到款、從券商融到資金。公告顯示,猴王集團冒用上市公司的名義,為自己貸款3.3億元;上市公司為集團3億元貸款提供擔保。
悲劇終于上演了。7年之后,人們才發現,事實上,猴王股份只在帳面上有意義(而且連這個帳也是假的),上市公司連一塊完整的資產也沒有。
道理本來人人都知道———產權的明晰才是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前提。但圈錢者的邏輯也很清晰:唯有不分開,才有可能對上市公司的錢想拿就拿。幾年下來,猴王集團輕輕松松從上市公司拿走了8個多億。也唯有不分開,集團和上市公司的資產、利潤才能順順當當地劃來劃去,才能更為方便地造假,才能把這個融資“窗口”打扮得漂漂亮亮后繼續發揮圈錢功能。
有關資料已經充分表明,猴王股份的帳本完全是按照籌資需要來“做”的,其虛構利潤的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是向集團收取資金占用費;二是把建筑、土地、甚至向集團收購來的廠子又租借給集團,收取高額租賃費。1995年以來,僅此兩項利潤甚至超過了公司的利潤總額。帳面上看,這些買賣著實讓上市公司占盡便宜,但這些都是掛在帳上的觸目驚心的“白條”。截至2000年中期,上市公司對集團的應收款達到了4億多元,大量關聯交易虛掛帳上。連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也明白:猴王股份多年來的業績,幾乎都是做賬做出來的。
回顧猴王股份七年走過的歷程可以發現,在圈錢的陰影之下,上市公司的角色定位已經徹底異化。為了圈錢,企業要上市;為了圈到更多的錢,企業要大肆造假;為了更方便的圈錢,企業會把董事會、股東大會踢到一邊。猴王股份何其悲哀———它為圈錢而生,最終,也因為相同原因而迅速崩潰。
為了“光環”不滅
猴王瘋狂圈錢,是為了滿足其擴張的欲望,最后正是盲目擴張將集團和上市公司雙雙拖向絕境。在追究猴王悲劇根源的時候,我們避不開這個問題:為什么猴王會如此毫無理性、不計后果地擴張?
結果,僅僅數年,猴王集團所屬企業就達300多家,遍及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這些企業絕大多數是以兼并、聯營等方式取得的。無休止的擴張已令企業危機四伏、債臺高筑,但經營者為了面子(股份公司董事任宏杰語),繼續延續著包裝———圈錢———擴張———負債———再包裝———再圈錢的———再擴張。一個企業最終淪為滿足領導者和有關部門種種“非市場”目的的工具。
猴王股份現任董事任宏杰說,以前每次開董事會議,都有宜昌市政府的人參加并發表意見。在當地政府的干預下,上市公司完全成為擺設。
猴王集團是長時間造假又一典型,為什么能夠長時間被掩蓋?宜昌市市長助理陳華遠對記者說,猴王集團是全國512家重點企業,名氣太大,光環在上,上面對猴王集團期望很大,認為猴王集團是一個典型,在這樣情況下,即便有人有心,也不敢多說什么。
事實上,1992年,湖北省政府就派出省審計人員下猴王集團進行調查,結果無功而返。對于處理猴王集團,政府有關部門歷來有不同意見。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國家有關部門派員從1999年3月對猴王集團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調查,僅僅是抽查結果表明,當時猴王集團資產損失接近10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當地政府方才知道事態的嚴重性———猴王集團這個窟窿實在太大了。宜昌市當地審計局對猴王集團的資產狀況,自2000年3月21日起,進行了全面審計,50多人共花了176天時間進行審計。陳華遠稱:“審計報告令宜昌市政府大吃一驚、大驚失色。”而他又說,猴王集團衰敗自1996年起便已成定局,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回事。
而在猴王集團破產前后當地政府一些部門的所作所為,包括隱瞞諸如剝離資產的重大事實等等,其種種邏輯,更令人感到荒唐。在猴王集團破產前后,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一直對法院、審計部門發揮著影響。宜昌市中院辦公室負責人對記者說,在審理猴王集團破產案中,受到當地政府的指示意見。而當記者搜集有關猴王集團破產前剝離資產數據時,當地審計部門也表示,此事應由政府有關部門出面回答。
猴王股份的董事們說,在目前這種局面下,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不應該再推卸責任。但大股東董事長則這樣說:事實是殘酷的,但不得不接受。這樣的殘酷事實,真的應該由千千萬萬無辜的中小股東來承擔嗎?
上海財經大學的張銀杰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猴王事件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我國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工作中,原有的工廠制的治理結構在向現代的公司制的治理結構轉換過程中出現了“體制真空”,出資人不到位,強化了內部人控制,使代理問題更加突出,股東權益難以受到保護。但危險還不僅來自于此處———大環境出了問題?
猴王集團泡沫被戳穿,新聞輿論的積極介入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如果沒有新聞監督,猴王事件的許多事實恐怕直到現在仍被捂著。但恰恰是這一點,反而令人感到后怕:難道一個社會的監督職能要由新聞輿論來一力承擔嗎?這只能說明,監督的制度安排還需不斷完善。
在猴王集團破產案中,司法地方化的傾向相當明顯。當地法院不會不知道,破產案一審判決就是終審判決,他們也不會不知道猴王集團破產案一旦裁定,債權人以十數億元計的債權將付之東流。眼下,債權人包括上市公司被猴王集團破產這道繩索勒緊了脖子,但宜昌市當地司法部門還是以符合法律程序的借口搪塞。
在猴王事件中,當地審計部門亦扮演了尷尬的角色。截至目前,一份完整的審計報告尚未公布。而且,有關數據僅是通過當地政府渠道對外公布,人們不禁想問: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何在?而且審計數據前后有好幾個版本,重要財務數據有數億元的出入,主要當事人難以自圓其辭。上市公司的一家股東單位負責人對記者說,上市公司需要受到監督,但作為當地監督部門同樣要接受監督,否則層層相護,使真相被不斷掩蓋。
還有我們的法制環境。猴王造假的苗頭早已出現,為什么不能及時司法介入、徹底調查?為什么要一直拖到猴王集團和股份公司都要破產的那一天,種種事實才半遮半掩浮出水面?那些把企業搞垮、弄虛作假的始作俑者,為何仍逍遙法外?難道我們的法律、執法機關,真的拿他們沒辦法?猴王問題有沒有普遍性?
對上述一系列問題的追究也帶出了猴王悲劇的普遍性,因為有不少上市公司的生存環境都與猴王無異:企業是地方經濟的命脈,地方利益總是高于國家利益,中介機構乃至于司法部門都要為當地政府負責,就是沒有人為其它股東負責,為債權人負責,為證券市場負責。
所以,猴王悲劇滲透著普遍性,猴王悲劇的很多情節,其實也正由許多上市公司在出演。比如去年曝光的粵金曼,這兩天曝光的南華西等等。這一切都值得我們對十年證券市場的定位問題、監管問題提出一系列反思——當初發股上市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監管部門能不能做得更多?地方政府、司法機關能不能為杜絕此類行為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十年證券市場留下了大量遺留問題,表面看,是一些諸如國家股法人股問題、A、B股市場分割問題、轉配股問題等等,深層次看則是上市公司質量問題——也是一個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正如專家謝平日前所言,經過十年的發展,中國證券市場的快速成長期已經過去,各種風險、問題正在逐漸暴露,猴王事件的出現,無疑敲響了警鐘。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